漫游语文世界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2013年第3版
1、了解古诗词的四种声情表达方式。
2、学会诵读古诗词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这堂课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有一定难度,他们普遍没有对古典诗词吟唱的基础。因此,次课只基于让学生欣赏以及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和学习兴趣。
古诗词的吟诵。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如同璀璨的宝石,点缀了语言文学的宝库。诗歌语言生动凝炼、隽永优美,很多名句我们都能出口成诵,说到“诵”,朗诵、背诵似乎已经成为现在人们品鉴诗歌最主要的方式,但中国诗文化博大精深,除了平时大家最熟悉的“诵”这种方式,大家知道诗歌还有哪些声情的表达方式?
二、诵
含义:根据诗歌的平仄、节奏,吟声读之。
(一)教师摸底:以《静夜思》为例,了解学生对诗歌“诵”这种技巧的掌握程度。
(二)四声平仄:所谓四声指的是中原古音的平上去入,平声就是普通话的一声和二声,仄声是三声四声和入声。
明.释真空《玉钥匙歌诀》: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三)节奏划分:五言诗之句式为“上二下三”,“下三”亦可分为“二一”或“一二”。同一句式内的最后一个平声字需吟声读之。七言诗之句式为“上四下三”,“上四”可分为“二二”;“下三”亦可分为“二一”或“一二”。同一句式内的最后一个平声字需吟声读之。
含义:根据作品内容和四声平仄规律,曼声长吟,低回咏叹,有一定的曲调规律,但是高低音落差起伏不会太大。
(一)教师示范吟《静夜思》
(二)带领学生学习吟《清明》
1.教师示范
2.逐句教授
3.带领齐吟
4.自由练习
5.全班齐吟
含义:强化节奏,缩短平仄差距,即兴放开声音唱出来。
教师教唱《清明》
含义:强化节奏,缩短平仄差距,即兴放开声音唱出来。
教师教唱《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