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在山的那边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2013年第3版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积累“痴想、隐秘、诱惑、喧腾”等词语。
2、初步了解诗歌常识。反复朗读,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领会诗中“山”与“海”的艺术形象蕴含的意味,培养欣赏诗歌的能力。
2、品味诗歌语言,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
3、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悟诗歌表达的信念和哲理,学习诗人对人生的思考所得到的启迪。
2、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如何面对人生中遇到的困难、挫折和相关的人生问题,热爱生活,关爱生命。
1、朗诵课文,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2、品味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意味和感情。
3、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鉴赏诗歌寄寓哲理的形象美。
4、体会诗歌语言凝练,意味隽永的特色。
同学们,当你进入中学,跨入人生道路一个新的起点时,你一定对未来充满了新的憧憬和向往。追求美好的人生,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道路中共同的目标。《在山的那边》这一课的作者王家新以自己的情感体验给我们非常有益的启示。首先请同学们欣赏群山的图片,想想山的那边会是什么?
1、出示学习目标并板书课题
2、出示重难点
1、作者简介
王家新(1957— ),出生于湖北,诗人、诗歌评论家 。著有诗集《纪念》(1985)、《游动悬崖》(1997),诗论集《人与世界的相遇》《夜莺在它自己的时代》。另有编著及翻译多种。现任教于北京教育学院。
2、读准字音
痴想( ) 隐秘( )
诱惑( ) 喧腾( )
一瞬间( )
3、词语解释
痴想:
隐秘:
凝成:
诱惑:
喧腾:
一瞬间:
本诗分为两节:
第一节:描写小时候,我发现山那边并不是海。
第二节:描写今天,我追寻海,并相信一定会看到海。
《在山的那边》是一首诗歌,诗歌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在诗中,诗人要用形象而精练的语言来表达他反复体会的情感。我们要理解诗人的情感,就要有感情地朗读,体悟“海”与“山’’的象征意义,领会它们所蕴含的意味。学生先自由朗读,再听老师朗读,并进行读诗的指导。
1、朗读要求读音准确
读音准确 停顿恰当
语气和谐 感情饱满
2、 朗读指导
教师讲授朗读知识:重音(重读、轻读)、语速、停顿。
教师指导朗读,把朗读和品味结合起来,通过反复品读,更好地领悟诗歌所蕴含的意味,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感情。
学生可在教师指导朗读的基础上齐读、分读。
(一)、朗读第一节诗,思考:
1、“我常伏在窗口痴想”,“痴想”的是什么?在这里有什么意义?
2、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 ?
3、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
4、“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二)、朗读第二节诗,思考:
5、“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6、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是什么意思呢?
7、“是的!人们啊,请相信……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怎么理解? )
1、在山的那边是什么?“山”和“海”的含义是什么?
2、概括诗歌两部分的内容。
3、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请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体会它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2、遇到你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也勾画下来,一起讨论!
诗人成长中的艰难探索一定早已打动了成长中的你。在你的生活学习中,一定也有无数座山,等着你去征服或已被你征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这首诗给你的启示,把自己的人生体验与同学们分享吧!
最后,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首诗歌----《走向远方》(汪国真)
1、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丰富语言。
2、课后练习:读一读,写一写,积累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