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走一步,再走一步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2013年第3版
知识与能力:
1、感知课文内容,准确复述课文内容;
2、通过对重点语句的理解把握本文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把握本文的思想内涵。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
刚上七年级的学生,社会经验不足,社会实践少,社会阅历当然也少,所以引导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来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是行之有效之法。
教学重点:
1、复述故事情节。
2、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教学难点:
1、领悟课文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并体会其作用。
2、体会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一、导入新课:
二、走进作者,重温记叙文,明确目标。
莫顿·亨特,美国当代作家。他早年曾加入美国空军,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战斗,曾经驾驶飞机深入德国完成极其危险的侦察任务。
出示课件
三、认读词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了解大意,用一句话概述课文所写的内容。
本文记叙“我”悬崖脱险一事,告诉我们要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最终是会取得成功的。
四、弄清课文结构,复述课文
1、本文可以分四部分,具体如下:
(一)、起因(1――3)游戏玩厌,去爬悬崖
(二)、经过 (4——15) 中途被弃,进退两难
(三)、结果(16——22)父亲指点 ,摆脱困境
(四)、启示( 23 )走一步 , 再走一步
2、要求学生能够复述课文冒险、脱险内容
(提示复述要点: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五、合作探究,品读感悟
1、找出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加以体会。
课文第二部分中,当“我”被弃于悬崖,文章用了“全身颤抖”、“冷汗直冒”、“心在瘦骨磷峋的胸腔里面冬冬乱跳”、“吓得几乎要晕倒”、“软弱地哀求”、“头晕目眩”、“啜泣”、“恐惧和疲乏”、“全身麻木,不能动弹”等大量词句刻画主人公处于险境中的心理状态。这里有委屈、羞辱、迷惘、悔意,以及强烈的恐惧感。
第三部分,孩子在父亲的指点下,终于征服悬崖的过程中,作者详写了“我”的心理变化:最初是毫无信心(“我下不来……我会摔死的”),继而是信心萌发(“这似乎是能办得到的”)。随后是信心大增(“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这使“我”第一次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潜在力量,从而激起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2、“我”心理变化过程怎样?分角色感情朗读父亲指导脱险部分
最初 毫无信心(“我下不来…··我会摔死的。”)
继而 信心萌发(“这似乎是能办得到的。”)
随后 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
最后 巨大成就感
3、齐读最后一段,说说“我”从悬崖上的一课学到了什么人生经验,这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困难,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的困难,一个一个的认真解决,终会取得成功。
小结:
本文这种用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说明道理的记叙方法是一种以小见大,以实寓虚的写法
一个人在旅途中,不可能坦坦荡荡,一帆风顺的,遇到困难,感受挫折,都是正常的。只要我们不失自信,牢记“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那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将被你踩在脚下。
六、拓展延伸
课文是一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写的。请你变换视角,从杰利或“我”父亲的角度改写“悬崖脱险”部分。注意写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同时人物动作、效率、语言要切合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