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河中石兽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2013年第3版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通过学习本文,告诫人们不可主观臆断,要明白“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七年级学生好奇心重,文言文刚刚接触,应该扎实进行文言文字词教学,并要灌输思想教育。
对于石兽逆流而上的因素分析,以及理解本文的道理:告诫人们不可主观臆断,要明白“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是本文的难点。
同学们,生活中遇到问题,如果我们不从实际出发,自以为是,一知半解,主观臆断,就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甚至会闹出笑话。今天我们学习的“河中石兽”,就证明了这一道理。昨天我们已经布置了预习作业,本课的导学案同学们都完成了吗?
下面请同学们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全文的内容,用“谁做了什么,结局怎样”的句式表述,开始!
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
圮(pǐ) 募(mù) 棹(zhào)柿(fèi) 湮(yān) 啮(niè) 溯(sù) 欤(yù)
2、解词
授新
一)、边读边译:读(个人读、齐读,男女读)——自己试译——同桌互助——点名翻译——纠错
二)、课堂探究:
1.思考文中描述了几种寻找石兽的方法?请完成下表
寻找的位置 理由 结果
寺僧
讲学家
老河兵
2、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办法?
3、石兽逆流而上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流水、石兽、松沙、长时——逆流而上(板书展示)
4、文章中写到了两次“笑”,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
讲学家的“笑”,是自以为懂得“物理”、自视清高的笑。他盲目自信、自以为是、轻视他人、好为人师却又一知半解。老河兵的“笑”,则是因为富于实际经验,笑讲学家主观臆断,他是真正的自信,是对妄言者的否定。
5、结尾句的作用:以议论的方式,反问的修辞,点明了主题,告诉我们不能脱离实际,主观臆断,要从实际经验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懂得“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实践出真知(板书)
五、据板书小结
这则故事讲了寺僧、讲学家和老河兵为了寻找河中石兽采用了不同方法,得出了不同结果的故事,我们知道了河中石兽之所以逆流而上的原理,也懂得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勾画出“上”字)这是逆流而上的“上”,更是教导我们所有同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上”,元旦马上到了,老师在此真诚盼望同学们在2015年力争上游,迎头赶上,更上一层楼!
一)、边读边译: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个人读、齐读,男女读,采用的形式一般为:自己试译——同桌互助——点名翻译——纠错
二)、课堂小组讨论
1.思考文中描述了几种寻找石兽的方法?请完成下表
寻找的位置 理由 结果
寺僧
讲学家
老河兵
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
圮(pǐ) 募(mù) 棹(zhào)柿(fèi) 湮(yān) 啮(niè) 溯(sù) 欤(yù)
2、解词
四授新(25分钟)
一)、在边读边译环节展示ppt出示重点字词和句子的翻译。
二)、课堂探究环节,分小组完成请完成下表
寻找的位置 理由 结果
寺僧
讲学家
老河兵
课后作业:
1、你还知道哪些“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却主观臆断,以致犯下错误或闹出笑话的事例?写出来与同学们分享吧,再写写学习了这篇课文之后的收获。
2、背诵课文
3、做同步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