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四季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及本班学生实际,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儿、九、无”4个生字。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这篇课文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诗歌。本首诗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诗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学习了本文能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优美,从而让环保意识悄悄地在他们心里萌生,使他们养成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激励他们去参与环保活动。课文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及学会本课生字词,并且美观地写字。
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和本单元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和心理特点,确立本课教学重点为:识字写字教学与朗读教学。教学难点: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模仿课文自创诗歌。
通过训练学生朗读、背诵课文,自创诗歌及识字,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使知识和思想教育互相渗透。
第一课时
一、带学生走进生活,初步感受四季美。
1、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你最喜欢什么季节呢?
2、春夏秋冬各有各的特点,老师要带同学们去欣赏这四季美丽的风光,(课件播放四季美丽的风光图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四季的儿童诗。
3、相机板书:四季,(用笔要慢,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充分挖掘学生拥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在观察图中整体感知四季的景物,培养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最大程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二、读中学识字,读中感悟美。
1、我们欣赏的图画美,课文描写的更美。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四季,去欣赏四季的美丽景色吧!
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认认真真地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来学习,边读的时候把今天要认识的汉字娃娃用圆圈圈出来,多读几遍。
2、识字,这些生字宝宝可调皮了,他们一个个都跑出来想考考大家呢!今天老师把它们请到了大屏幕上,我们来认认看吧,如果你回答正确,老师要奖他一个红红的苹果,同学们有信心吗?
(1) 出示课件显示“圆、秋、雪、肚”等生字让学生一个个认读,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的,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摘苹果的设计符合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为识字还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了再次学习的平台)
(2) 这些偏旁你认识吗?你是在哪里认识这些偏旁的?这些偏旁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生字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交流已有的识字经验,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培养学生对知识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通过仔细观察偏旁的变化,养成对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3) 拿出的生字卡片认读词语,(先说怎样记住这些字,再互相检测)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三、朗读感悟:
⑴ 将这些生字送回课文中你还认识他们吗?请你试着读一读。(自由练读课文)
⑵ 指名读文,听听他读得怎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教会学生评价的方法,加强学生的间的互相评价,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⑶选读:选读自己喜欢的内容,注意读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把握阅读教学以“读”为本的特点,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⑷感悟:反复读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如。每小节讲的是一个季节,课文讲了四个季节,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都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重个体差异,保护学生感悟。)
三、写字指导。
1、 出示“七、儿”两个字,认读。
2、 这两个字宝宝都有一个共同的笔画,你知道它是什么吗?这个笔画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新的笔画:竖弯钩。(教师示范竖弯钩的写法)在你喜欢的地方书空,每个笔画各写两遍,注意笔顺规则。
3、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问:这两个字怎样写好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实践。)
4、 练写。(老师示范竖弯钩的写法:折角运笔的方法,要写得圆润。)根据观察所得先描红,再自由练写,想写几个就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的收获真不少!认识了11个生字,写了两个生字,读熟了课文。为自己祝贺祝贺!下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进四季。
(设计意图:既对整堂课的学习有了一个归纳和总结,体现了课堂结构的完整性,又是对下一环节的引出。)
板书设计
2、四 季
春 夏 秋 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