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一株紫丁香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清新活泼的儿童诗,讲的是小朋友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表达了小朋友赞美老师、热爱老师的一片真情。诗歌意境优美,易读、易诵,情感丰富。本课学习中共有8个生字“株、踮、院、除、疲、倦、牵、困”,其中“株、踮、院、除、疲、倦”都是形声字,如何能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来识记本课生字是本课识字教学重点。如何让学生快快乐乐地朗诵童诗,在读中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在读中感受诗歌的浓浓师生情,是本课的教学的重难点。
二年级的学生对这篇课文中的生字掌握起来难度不大,但是其中“院、除”二字中为何以“双耳旁”为形旁,就需要教师的点拨。整首诗在字面理解没有太大难度。但尽管这首诗,语言生动,意境优美,而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的激发、对诗歌情感的感悟,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感受诗的意境美、语言美是教学的重点。
1.运用形声字特点认读本课的生字,通过游戏、观察比对、字理,学会“院、除、疲”等生字,重点理解“疲倦、挂牵”等词语的意思,学会正确书写“院、除、甜、歌、”四个生字。
2.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把诗歌读流利,读出感情。
3.在情境中诵读诗歌,了解诗歌的大意,发现诗歌的语言美,感受儿童诗学习的趣味。
1.运用形声字特点等识字方法认读本课的生字,利用联系生活实际与找近义词,词语拓展等方法理解疲倦、挂牵等词语的意思,指导孩子正确书写“院、除、甜、歌、”四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诗歌,引导孩子发现诗中押韵等特点。
1.学生对诗歌学习兴趣的激发。
2.在读中感受诗歌的浓浓师生情。。
学习活动一:识花入题, “株”字为先
1. 孩子们,你们喜欢美丽的花吗?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一种美丽的花。瞧,(播放图片)美吗?这美丽的花还有着浓浓的好闻的香味呢!它的名字名字叫做紫丁香。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就和这种花有关——《一株紫丁香》。
2.学习“株”字,重温形声字构字规律。
学习活动二:快乐识字,学字明文
1.把生字读正确
(1)指名读,重点正音:踮和儿化音
(2)去掉拼音,开火车读读对了其他同学跟读。
2.借助词语分类,梳理课文
师:课文讲的就是,几个小朋友(踮起脚尖儿),走进安静的(小院)在老师窗前栽下(一株)紫丁香。孩子们希望紫丁香绿色的(枝叶)和老师夜夜(作伴);孩子们希望枝叶沙沙歌唱为老师(消除疲倦)孩子们希望紫丁香的花儿替他们向老师表示(感谢)感谢老师的( 挂牵)。深夜,当星星(困得眨眼)的时候,孩子们希望老师早点(休息)——让花香飘进她的梦里。(课件依次出示括号中的词语,学生读)
3.游戏辩字形,明字理。
(1)游戏: “我说偏旁你说字”。
(2)看着黑板上的这些字,你有什么发现?你又有什么问题?
(3)学习“院”与“除”的形声字字理。
通过图画理解“院和除”的双耳旁分别指的是围墙和台阶。拓展词语“扫除、清除、大扫除”。
学习活动三:快乐读诗,读中发现
板块一:对比读诗,读中发现
1.读自己喜欢的小节
2.朗读并观察对比2、3小节,发现“老师,老师”与“老师——”的不同。
3.个性朗读:“老师,老师”与“老师——”
一声声亲切的称呼,一句句深情的呼唤,包含着孩子们对老师的爱。
板块二:字文结合,相辅相成
1.学习“疲倦”。疲倦两个都是形声字。瞧,疲的偏旁是病字旁,你们还学过哪些病字旁的字呢?(出示:病、痛、疼)病字旁的字都是说人的身体不舒服对吧?说说看,疲倦了会有哪里不舒服呢?你可以结合这几个字来说一说。
2.老师到底为学生们做了什么才会如此疲倦呢?
3.用你们的朗读让绿叶的沙沙声帮老师消除疲倦吧。
师:老师喜欢和我作伴的片片绿叶,喜欢听绿叶沙沙的声音消除一天的疲倦,但是更喜欢你们那一张张笑脸,让我看看,你们的笑脸在哪里?可是老师如果在家里那就看不到你们的笑脸喽,怎么办?
板块三:感受牵挂,发现押韵
1.读第四小节
2.谁给挂牵找个近义词?
3.你有被老师挂牵过吗?
师:看到你们一个个活泼的孩子,一张张可爱的笑脸,老师怎么能不把你们挂牵呢? 花朵是你们的笑脸在对老师表示感谢呢,齐读。
4.发现押韵
师:既然挂牵就是牵挂,那为什么不直接用牵挂呢?
5.感受韵律美,找找、读读4、5小节中的押韵。
6.押韵不仅藏在4、5小节,其实整首诗中都有呢。同桌对读感受押韵美。
7.配乐师生合作朗诵
学习活动四、比较发现,正确书写
1. 观察“甜”与“歌”字形,范写。
2.出示“院、除”与“甜、歌|”比较结构的不同
3.书写,评价。
①甜、歌:“甘”与“欠”是否正确。
②甜、歌:左右同宽
③院、除:左窄右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