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坐井观天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坐井观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个短小的寓言故事,虽然只是青蛙和小鸟简短的三次对话,但却告诉孩子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要全面,千万不能像青蛙那样被眼前的实物所遮蔽而变得目光短浅、自以为是。
课文内容较为简单,蕴含的情感也相对较少,这就可以主要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来丰富和加深孩子们对青蛙和小鸟这两个生动角色的体验,进而获得感悟。 值得我们仔细推敲的一点是,青蛙和小鸟不停地争论,为什么都无法让对方相信呢?原因就在于它们所在的位置不同。小鸟每天飞翔在天空,看到的天当然是无边无际;青蛙坐在井里,井口挡住了青蛙的视线,看到的天确实只有井口那么大。如何实现课文的现实意义,这一点是比较难以把握的。但是,通过拓展训练“青蛙跳出了井口,会看到什么?小鸟飞入井底,又会发现什么呢?”最后通过情景式对话这一形式,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少一些固执己见,多听取一些别人的意见,可能就能看到和原来不一样的新天地。这样就水到渠成地实现文本价值。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故事,通过青蛙和小鸟简短的三次对话,告诉了孩子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要全面,千万不能像青蛙那样被眼前的实物所遮蔽而变得目光短浅、自以为是。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方式更多的表现为片面性,因此这对于指导二年级学生如何认识事物和看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同时,课文内容较为简单,蕴含的情感也相对较少,这就主要可以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来丰富和加深孩子们对青蛙和小鸟这两个生动角色的体验,进而获得感悟。
而成语“坐井观天”,学生在第四单元第一课《识字4》中已有接触,所以有不少孩子在课前可能已经接触过这个故事。如何让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提升认知水平,“加强课堂练习有效性”便是本堂课的设计重点和亮点所在。低段的教学应是从演绎到认识的一个完整过程,本堂课的教学着力落实在字词上。故事的内容仅仅是为词所用,在初读时读准字词,在语境对话中理解字词,在课外拓展中学会运用字词,本堂课让字词教学扎实而有序。 这是一篇通俗易懂并且易读的故事,朗读教学在情境中进行,学生便更能入情、入境、入心。本人认为可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一次次进行情境对话,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还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解决问题。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因此,让字词教学贯穿始终,让课堂练习来提升教学有效性,这是本堂课的教学重心。
1、认识“信”、“错”2个生字”,根据图示理解“井沿”,用动作演示理解“落”, 通过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理解“大话”,通过拓展补充理解“无边无际”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创设故事情景,分角色有感情地读好三次对话。
3.结合要求书写的生字,借助板书,了解故事内容,感悟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1、通过卡片翻转等各种方式,读准并理解要求认读的词语。
2、结合要求书写的生字,借助板书,了解故事内容,感悟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1.前测一:课前游戏——看图猜故事
对牛弹琴、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坐井观天
2.前测二:检测孩子们对于故事《坐井观天》的了解
《坐井观天》这个故事你读(听)过吗?( )
①听爸爸、妈妈、老师讲过。
②自己在课外书里读过。
③从没听说过。
预设1:大多数选1和2。看来大部分的小朋友都听过或读过这个故事,那么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什么呢?(做下一题)
预设2:大多数选3。看来还有不少的小朋友都不知道这个故事呢,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这个故事,读好这个故事,结交更多的生字朋友。(不做下一题)
《坐井观天》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 )?
①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大得很。
②青蛙和小鸟在争论,天有多大。
③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④青蛙和小鸟都认为天很大。
预设1:全对。看来大家对故事的内容已经有了了解,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这个故事,读好这个故事,结交更多的生字朋友。
预设2:错误较多。看来大家对故事的内容还不是很清楚,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这个故事,读好这个故事,结交更多的生字朋友,相信你对故事的内容会有更多的了解。
3揭题导入
( 1)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来写课题“坐井观天”。(板书:13、坐井观天)
( 2)“井”是后鼻音,一起读。(齐读课题)
(一)自读 请小朋友打开书本,翻到第60页。
自由地读读课文,圈出生字,标好小节号。完成任务后,再捧起书本大声朗读,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检查朗读,随文识字
1.出示第一小节,指名朗读
(1)学生边读边点红ppt【井沿】,指名读词。
(2)电子白板出示井、青蛙和小鸟的图片,请学生上台将青蛙和小鸟拖动,移到正确的位置,并借此理解“井沿”。
(3)再次指名读、齐读。
(4)翻页词卡扩展:井沿就是井边。那么桌子的边叫什么?(桌沿);床的边呢(床沿);小河的边(河沿);帽子的边(帽沿);(齐问齐答,同时卡片翻出相应的字)
(5)齐读。【翻到:井沿,再次齐读巩固】
2.指名同桌对读2、3小节
(1)【出示词卡:喝、渴】指名读、用不同方法区分。
(2)齐读。
3.指名同桌对读4、5小节
(1)【出示词卡:无边无际】指名读。
(2)让学生用自己的办法记住“际”字。
(3)开小火车读、齐读。
4.指名同桌对读6、7小节。
(1)读到第7小节时:【出示词卡:信】齐读。
(2)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指名答)
(3)做人啊,要言而有信,难怪这个信字的左边是(单立人),右边是(言)。
(4)能为“信”找找朋友吗?(相信、信赖、信号、短信、信息)
(5)再来读读这个字。(齐读)
5.小结 读故事,交生字朋友,小朋友学得很认真。那么听着听着,你发现青蛙和小鸟在干什么?(对话、争论)他们争论的过程中进行了几次的对话?(3次)
(一)学习第一次对话
过渡:那就竖起小耳朵,听听它们的第一次对话,和同桌练练吧!(自由读)
1.谁来做做青蛙?(指名读,一男一女)
点评:真是一个有礼貌的青蛙。这只青蛙说话真亲切。
2.小鸟在哪里?赶紧回答呀!(指名读) 小鸟是累坏了,它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变红) 相当于绕着我们操场飞200多圈哪!谁还想读?——那只小鸟,请你吧!
3.小鸟,小鸟,你们飞啊飞,飞了一百多里,飞过了——
(1)句式:小鸟飞了一百多里,飞过 ,飞过 ,飞过 。(横线上出示图片:高山、原野、森林,由整个屏幕到小图片)
(2)指名按照句式说:校园、公园、马路、树林、小溪、小山坡……
4.小鸟,你们飞啊飞,飞了那么多路,怪不得——【切换到课文ppt第一次对话】口【再示词卡:渴】,下来找点水【再示词卡:喝】。看到一口井就落在井沿上【出示:第一节】
(1)【走到ppt旁,标红】这个“落”字能给它换个词吗?
(2)预设:飞、靠、停、降。小朋友,小鸟飞了一百多里,用上这些词语好吗?(指名说)
(3)点评:瞧,一个落字多么形象啊。小鸟太疲惫了,实在没气力了。
(4)谁再来读?那青蛙在哪里呢?(指名对读)
5.现在我就是那只青蛙,小朋友来做做那只疲惫的小鸟吧!【引读:你从哪儿来啊?】(齐读)
(二)第二次对话
过渡:接下来,他们又说了什么呢?赶紧和同桌继续合作着读读这次对话吧!开始吧!
1.青蛙小鸟,你们在争论什么呢?(指名说)(天有多大)。【词卡、板贴】
2.那么,对于天有多大他们是怎么认为的?你能在文中把词语圈出来吗?
3.找一位学生的课本展示。来,就请你说一说: 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出示词卡、齐读、板贴】 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出示词卡、齐读、板贴】
4.青蛙是怎么说的呢?谁来做做那只青蛙?(指名说)
(1)“说大话”【出示词卡】,能给它换个词吗?(吹牛皮)
(2)看来,他一点也不相信小鸟的话。谁还想读?(男生齐读)
(3)情境对话:青蛙呀,你们凭什么说小鸟在说大话呢?(指名说)
5.是啊,在青蛙的眼里,天只有——请这位学生读。请你也来读!
(1)哦,原来青蛙的意思是——【出示“不用飞那么远”】(齐读)
(2)你瞧,有了这个小问号,句子的语气更强烈了。咱们一起再来做做青蛙吧。 (引读: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生接)
6.小鸟说——【出示小鸟的话】(女孩子读)
(1)是啊,小鸟认为,天——【出示词卡:无边无际】谁来读? 谁再来读好读这个词语?
(2个) 第一个1:——不够大。 第二个2:——听出来了,这无边无际就是——(很大很大)。是的,大得没有边际。
(3)还有什么也是无边无际的呢?【出示:( )无边无际】 预设:稻田、草原、大海……无边无际 (4)小朋友和小鸟一样真是见多识广啊,谁再来当当那只小鸟?(指名读2个) 点评2:——你瞧,他们你一言我一语,不停地在争论。
7.那么1、2两组就是那只飞来的小鸟,你们就当坐在井里的青蛙,老师来读提示语。(齐读)
(三)读第三组对话。
1.师生合作朗读。
(1)对话还在继续着【出示第三组对话】刚才小朋友读得那么起劲,老师也想读,我来当青蛙,你们当小鸟吧!(合作读)
(2)合作得真不错,换一换吧!这一次你们是青蛙,开始吧!(再合作读)
2.青蛙,青蛙,你在笑什么呢?谁来读?(指名读、齐读)
3.小鸟也笑了,——你来说吧!(指名读) 小鸟,在笑什么呢?(指名说)
(四)对话练习、拓展。
1.天有多大,他们争论不休,小鸟和青蛙都认为对方——【出示词卡:弄错】了,而且也——【出示词卡:不信】对方的话。
2.那就请1、3、5、7组起立,做做落在井沿上的小鸟,2、4、6、8组小朋友就坐着当当那只井底之蛙!注意在说话的时候要眼睛看着对方哦!开始吧!(分角色朗读)
3.它们谁都说服不了谁,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对方相信?(换个位置) 师:这倒是个好办法,那就让青蛙跳到井沿上,哎,他会看到些什么呢?
4.出示景物+青蛙跳出井口图:青蛙跳出井口,看到 。
点评1:它会说——(生接)还看到了什么?
点评2:哦,此时此刻,它明白了——(生接)
点评3:它忍不住大声喊道(生接)
5.出示景物+小鸟跳进井口图:小鸟跳进井口,看到 。
点评1:哦,那此刻你明白了什么?
点评2:你能用学过的词来说说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贴词卡在黑板上)(齐说)。
后测一:《坐井观天》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 )?
①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大得很。
②青蛙和小鸟在争论,天有多大。
③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④青蛙和小鸟都认为天很大。
后侧二:这个寓言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①我们要相信自己看到的,不要去管别人怎么说。
②我们要听别人的话,不要相信自己的看到的。
③我们千万不要被眼前的事物所遮蔽,变“井底之蛙”。
拿出课堂练习纸,师生合作,完成。
(一)写一写
1.教学“蛙”字,教学识记方法,通过翻转女子旁、口子旁、三点水等,利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住蛙。
2.观察生字“沿、错、际”,找出共同点,提醒要注意的地方。
3.完成书写。
(二)根据板书,说一说,填一填
学到这,老师希望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不要一只被眼前事物遮蔽而目光短浅的青蛙,多看课外书,多出去走走,做一只见多识广的小鸟,好吗?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