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坐井观天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知事物要像小鸟那样,站得高看得全面,才能见多识广。否则就会像青蛙那样目光短浅,却自以为是。这一寓意,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分角色朗读课文,给小朋友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
二年级同学年龄小,他们经常把局部当整体,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他们在生活中却经常犯这样的错误。比方学习,常会有这样的感觉,自我感觉特别好,以为会了,待到用时,方才明白,学无止境。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知往往是片面的。因此,进行本课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理解对话的意思。
3.了解他们对天产生不同的观点以及原因,从中受到启发。
4.理解“坐井观天”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
了解他们对天产生不同的观点以及原因。
理解“坐井观天”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
1.复习青蛙和小鸟的位置。
2. 提出问题引入新课。(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我们听听吧)
1.播放朗读。
2.指名回答。(他们在争论天有多大)
3.出示问题(青蛙和小鸟各说天有多大?)
4.带着问题读课文。
5.学习青蛙的观点
(1)青蛙认为天有多大?谁读懂了? 指名回答,找出句子读一读.
(2)出示句子。(齐读,动作体会读)
(3)说大话是什么意思?(夸大的话,吹牛)举例子说说。(我能一口吐下一头牛。我能推动火车。)
(4)青蛙认为小鸟说了什么大话?(出示句子齐读)
(5)一百里说明什么?(小鸟飞了很远)
(6)青蛙认为小鸟要飞那么远吗?(不用飞那么远)
(7)出示对比的句子,齐读----学生对比。
(8)指导朗读。(要读出不相信的语气)
过渡: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小鸟又认为天有多大呢?
6.学习小鸟的观点
(1)小鸟认为天有多大?指名回答,找出句子读一读(你真会读书).
(2)出示句子,齐读。
(3)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大的没有边)
(4)那还有什么可以用无边无际来形容呢?(大海,沙漠······)
(5)看图说话。(组图)
(6)读小鸟的话。(谁来告诉青蛙,让它明白天是无边无际的,你用感叹的语气读出了天的大。)
7.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我们一起来争论争论吧!
8.出示对话,读对话。(男女分角色读,分组读,加动作读)
1.出示问题,指名读。
2.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3.小组讨论
4.学习青蛙的原因
(1)指名小组代表汇报。(注意用因为······所以······句式)
(2)从课文那个句子感悟到的?说出句子,齐读,分组读。
(3)做小实验体会。
青蛙天天坐在井里,为什么看到的天就只有井口那么大呢?老师呀想一起和我们同学做个小实验。我们现在就当一回井里的青蛙,我们把课本卷成圆筒,一只手捂住眼睛,一只手举起圆筒看黑板,看到了吗?现在请把书平放在桌面上,现在请看天花板,谁来说说,你刚才看到的天花板和从圆筒中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评价:你很会观察,)
(4)师:谁知道为什么呢?:正因为这样青蛙笑了。
(5)青蛙笑什么?(笑小鸟错了。)
(6)表演笑
(7)你们喜欢这只青蛙吗?为什么?
(8)自由回答,得出结论。这是一只目光短浅的青蛙。
5.学习小鸟的原因
(1)小鸟又为什么认为天无边无际的呢?
(指名回答,因为小鸟·····所以······)
(2)小鸟还飞过那些地方?(引导:城市,大海,外国,阳春·······)
(3)你们喜欢这只小鸟吗?为什么?
(4)自由回答,得出结论。这是一只见多识广的小鸟。
6. 联系生活说说怎样才能成为见多识广的人。(小精灵说明白了,它也要像小鸟学习)
7. 现在同学们知道谁错了吗?(青蛙错了)
1.出示句子,读句子。
2. 青蛙听了我们的劝告,在小鸟的帮助下,跳出井口。
3. 小鸟带着青蛙去旅行,青蛙会看到什么?它们又会说些什么呢?
1.造句。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