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汪伦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教学目标:
1、认识“踏、赠”等6个生字,会写“乘、舟、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从读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展开自己的想象。
这首古诗是二年级上册的内容,古诗教学对于执教低段来说,在理解和朗读上,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使用浅显易懂的儿童化语言,不过多地走进对诗句内容的理解。把着力点放在让学生通过朗读、想象等方式来体会情感。创设意境,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朗读中有所进步,让低段的古诗教学也能彰显个性。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了解写作背景
讲故事《十里桃花、万家酒店》
[评析:简单的写作背景的介绍,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的情感。用讲故事的形式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介绍了写作背景,让学生一下子就被当时李白写作的情境所吸引,对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解题。
1、师生共同书写课题。
2、注意“赠”的读音,平舌音和后鼻音要读准确,指名读。
3、读得好的学生,教师赠给学生小花,理解“赠”的意思。
4、强调书写“汪”字时,左右结构的字,偏旁在左,要写得左窄右宽。
5、齐读课题
[评析:在板书课题时识字并写字,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对于生字的掌握情况。联系生活实际赠送小花,来理解字词的意思,让低段的字词理解变得简单而多样。]
三、初读课文,集中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2、课件出示红色字体为“我会认”的生字 。学生认读生字。
3、识字游戏:青蛙跳伞
4、书空“舟”字,注意笔顺。
5、用拆字法记住“乘”,教师范写,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
[评析:首先明确读的要求,这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很必要,这样可以提高读书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游戏是孩子们很喜欢的方式,学生在游戏中积极主动的识字,达到了寓教于乐的识字目标。]
四、多种形式朗读古诗
1、师:让我们一块把生字宝宝送回家,自己再读几遍古诗。读通诗句了之后,就让同桌来检查检查你吧!
2、教师巡视时,抽查学生朗读全诗。
3、指名读诗。
[评析:“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多种形式、反复诵读,让学生自读自悟。]
五、结合画面,明意悟情,品读韵味
1、看图说话,大致了解古诗所讲述的故事。
2、师:你们是从古诗的哪一句知道船上的人就是李白?读第一句诗。
3、发挥想象,师:李白要走了,他与汪伦刚结下了友情就要分离,此刻,他一个人站在船头,会想些什么呢?
4、体会诗人依依不舍的心情,指导朗读第一句。
5、师:就在李白依依不舍的时候,瞧!谁来了啊?理解踏歌:一边唱歌,一边用脚步踏着节拍,这样的表演就叫做踏歌。
6、理解“忽闻”。指导朗读第二句。
7、发挥想象,此时的李白看到汪伦踏歌而来,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小组讨论。
8、师生表演场景。
9、学生齐读后两句,找出桃花潭水深的特点。
10、通过“不及”感受情更深。
11、配乐反复诵读这两句。教师相机引读两次
第一句引读,师: 此时,我们就是李白,看着小船渐渐离岸了,让我们对着岸上的汪伦深情地说——学生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第二句引读,师:船越行越远,看不清汪伦的脸了,也听不见他的歌声了,让我们大声对着汪伦说——学生再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2、齐读古诗。
[评析: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想象的过程中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促进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提高,锻炼学生想象、表达和表演的能力,让语言文字运用不走过场。小组讨论,自由发挥,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
六、回归课题,深入理解。
师:李白赠给汪伦的,仅仅是这首诗吗?还有什么?——深深的友情。
[评析:回归课题不仅是对课题的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更是学生对于诗人写作意图的一个深入探究。通过深入理解课题,从而让学生了解赠诗也可以成为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
七、巩固背诵
闭上眼睛,随着音乐,试背古诗。
[评析:背诵、积累古诗已经成为新课标对各学段提出的阅读要求。通过反复读、反复悟,加深对诗句的熟记程度,当堂完成古诗的背诵任务。]
八、课堂总结,激情结束。
师:我们通过交流,已经成为好朋友了。你们会记住娄老师吗?谢谢大家,我想一定会的。因为有份深情还在我们心间流淌。让我们一齐齐背一次古诗吧。让这深情,永远埋在我们的心底。
[评析:通过学习这首古诗,让我和孩子们的友谊也埋下种子,情感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