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回声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认识“呱、圈”等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亲切,奇怪、欢快的语气。
3.读懂课文,通过读回声、玩回声、创回声,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这是一篇科学童话。它通过小青蛙在石桥洞里听到自己的回声以及和妈妈对话,生动有趣地说明了什么是回声和产生回声的原因,深入浅出地告诉了我们一个科学知识。课文语言浅显,情节生动,引人入胜,内容充满童真童趣,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但大多数学生对回声的了解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甚至有的同学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因此,教学中应从文章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充分读课文,通过多形式的朗读,联系生活经验,运用多媒体等手段,理解课文内容,揭开回声的奥秘,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奇怪、欢快、亲切的语气。重点理解第四和第五自然段。
2.读懂课文,通过读回声、玩回声、创回声,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启回声
1.小朋友,在这个晴朗的日子里,我们一起到郊外去看风景好吗?赶快背起旅行包,戴上旅行帽,踏上旅行车,出发吧!音乐起。不知不觉到了郊外,哇,这里的风景真美!瞧,(看课件)这里有弯弯的小河,有——
出示句子: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像一个大月亮。
谁来读?我们一起读。
这么美的景色引来了小青蛙和他的妈妈。(播放flash)在桥洞底下,小青蛙还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儿,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读回声
1.认认真真地读一读这有趣的事,尽量读正确,读通顺。
2.(巡视),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这几句话特别难读。
出示句子:他捡起一颗石子,扔进河里,河水被激起一圈圈波纹。波纹碰到河岸,又一圈圈地荡回来。
你在桥洞里叫,声音的波纹碰到桥洞的石壁,也要返回来。
先自己练一练。
出示生字卡片,谁来当当小老师?学习生字:碰、返、圈、纹
纹:波纹,一圈圈波纹,(播放flash),你看,向河里扔一颗石子,河水就被激起一圈圈波纹。纹除了波纹,还有什么纹?(皱纹、花纹、斑纹、指纹)拿起你的大拇指,你看,这一圈一圈的就是指纹,警察叔叔还可以根据指纹来破案呢!
齐读生字。
3.指名读,齐读句子。小结:水的波纹碰到河岸,一圈圈的荡回来,声音的波纹碰到石壁,也要返回来,声音的波纹和水的波纹真像!
4.分节读课文
5.读了课文,你知道小青蛙在桥洞里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三、研读二三段,玩回声
1.小朋友,回声可有意思了,我们一起跟着青蛙玩玩回声好吗?赶快打开书自由读读二、三段。
2.找找这两只青蛙说什么话?用“ ”划出小青蛙说的话,用“ ”划出看不见的小青蛙说的话。
“呱呱呱,多好看哪!” “你是谁?你在哪儿?”
“呱呱呱,多好看哪!” “你是谁?你在哪儿?”
3.出示句子:
男女分读两只青蛙的话,你发现了什么?(说的话一模一样,连标点也一样)
谁来学学青蛙叫?出示卡片:呱。学着青蛙高兴地叫一叫,出示:呱呱呱,指名读,其他动物怎么叫?(汪汪汪、哞哞哞、喵喵喵)像这样表示声音的词叫拟声词。(出示词卡)
青蛙高兴的时候叫声变化可多了,他还会怎么叫?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你的叫声不一样,再叫一叫,我们跟他学一学。)
6.这变化多端的叫声回到句子中叫一叫。出示句子:
小青蛙跟着妈妈游到桥洞底下,看到周围美丽的景色,高兴得叫起来:“呱呱呱,多好看哪!”这时,不知哪儿有一只小青蛙也在叫:“呱呱呱,多好看哪!”
引读,一起读。
7.师生玩回声:学生当桥洞里的小青蛙,我来当那只看不见的小青蛙。听着听着,你发现了什么?(那看不见的小青蛙声音由强到弱,由重到轻,有一种余音缭绕的感觉。)
8.生生玩回声:想不想玩得更有意思点?谁愿意上来当小青蛙!(导:你会青蛙不同的叫声吗?加上动作就更棒了!)我们都是看不见的小青蛙,先三大组读,再两大组,再一大组。声音由强到弱,会吗?
9..小青蛙,听到有人跟你说得一模一样,你心里想怎么想?引读第3、4句。
10.这时,出示句子:
小青蛙奇怪极了,他问妈妈:“桥洞里藏着一只小青蛙吧?他在学我说话哩。”
学习生字:哩,注意轻声。
哩在句子的末尾有什么用呢?听老师读两句话,1、他在学我说话。2、他在学我说话哩。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哩在句子的末尾可以帮助我们加强语气。像这样的字还有哪些?出示:
吧 吗 啊 吧 呢 哪 呀 呗
齐读,你发现什么?(它们都是轻声,都是口字旁)这些字在句子末尾都能帮助我们加强语气呢!这样的词叫语气词(出示词卡)。
我们一起奇怪地读读这句话——引读。
四、初学第六段,创回声
1.在妈妈的帮助下,小青蛙知道这看不见的小青蛙就是回声。后来,出示句子:
小青蛙又游回桥洞里,呱呱地叫个不停。桥洞里立刻响起一片呱呱的回声。小青蛙欢快地说:“多好玩啊!”
引读,小青蛙还会欢快地怎么说呢?(预设:生1:太有意思了!生2:好玩极了!生3:我以后常来玩呀!生4:我要请好朋友一起来玩呢!)
2.四个学生当小青蛙,你们当回声,我们再来玩玩回声好吗?桥洞里立刻想起一片呱呱的回声。
3.小青蛙在玩回声中不仅体会到了快乐,还学到了不少知识呢!那回声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五、巩固字词,指导书写。
1.谁来读?他读对了,我们就当他的回声。出示:
倒 倒影 美丽的倒影
纹 波纹 一圈圈波纹
碰 碰到 碰到石壁
圆 半圆 半圆的桥洞
出示:倒 游,发现什么?左中右结构的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游:出示图,在古代,如果有大型的活动要出游,都要大张旗鼓以壮声威。你看,(出示课件)这一撇一横就是小方旗,这个子就是这个人。我们把这个字送进田字格里。
出示:围、圆,发现什么?注意笔顺,课件演示。
师范写,生练写,点评,写的好的打颗星,写的不好的再写一个。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复习巩固字词。同桌互考;看老师的口形说字,带读。
二、抓住动词,揭示方法
1.导:青蛙妈妈听了小青蛙的话是怎样做的呢?自己读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2.老师找到了一个表示青蛙妈妈动作的词“跳”,你还能找到吗?
老师来读这段话,同学们来做做青蛙妈妈的动作。
3.大家快看,河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练习:青蛙妈妈( )着小青蛙( )到河岸上。她( )起一颗石子,( )进河里,河水被( )起一圈圈波纹。波纹( )到河岸,又一圈圈地( )回来。
小结:作者用一连串的动词写出了青蛙妈妈的动作和河水的变化,所以我们在说话和写话时,也可以用上连续的动词把意思表达得更准确。
三、实验演示,突破难点
1.实验演示:在投影仪上放一个圆形水盆,里面放适量淡红色的水。打出画面后,先让学生观察水面静止的样子。然后,教师把一颗小石子轻轻投入水中,再让学生观察水面的变化。最后,让学生口述观察到的情形。
2.朗读课文第四段,并指导学生将文中的词语和老师实验时引用物品、所做动作的词语加以比较,捡—拿,扔—投,河岸—盆壁。
3.结合词语比较,复习“捡、扔、碰、圈”等字,并相机进行字义的理解。
四、抓住标点,体会心情
1.导:水的波纹和桥洞里的回声有什么关系呢?青蛙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做?咱们一起来听听它是怎么说的,指名读第五段。
2.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妈妈?能用一个词来评价一下吗?(和蔼可亲、亲切)是啊,妈妈对孩子说话就是亲切的,你能像青蛙妈妈一样也用亲切的语气来读读这段话吗?
3.小青蛙听完妈妈的话高兴吗?是啊,他高兴得一蹦老高。谁来读读他的话?
4.同桌之间互相扮演青蛙妈妈和小青蛙,注意他们说话时的不同语气。
四、抓住因果关系,突破难点
1.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课件,同桌互相讲解。
声音的( )碰到桥洞的( ),要( )回来。这样,小青蛙就能听到( )啦。这返回来的声音就是( )。
2.你能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小青蛙为什么能听到自己的回声吗?
五、再学第六段,体会快乐
小结:明白了为什么,得到了知识,让小青蛙感到无比的快乐,接下来他又去做什么了呢?谁来读读课文最后一段?(桥洞底下又响起了欢快的叫声)
就让我们再次齐读最后一段,体会小青蛙那快乐的心情吧!
小青蛙“呱呱”叫,听到回声好奇怪。
妈妈带它跳上岸,扔下石子做实验。
波纹圈圈去扩散,碰到崖边又返回。
小青蛙,开心哩,蛙声回声连成片。
四、生字迁移、巩固识字:
1.老师把这篇课文编成了一首小儿歌,里边藏着这篇课文中所有要求会认的字。看谁能正确地读出来。
2.举一反三、指导写字:岸、纹、洞、影
六、拓展阅读、启发思考
你还在哪些地方听到过回声?讲讲当时的情景。相信同学们都明白回声是怎么回事了,可是在回声中还有许多奥秘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这篇文章《山会说话吗》相信你会从中了解更多有关回声的知识。
板书设计
回声
碰 遇
水波 ) ) ) )河岸 声波 ) ) )障碍物
荡回来 返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