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坐井观天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朗读中感悟寓意。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看、说、读、思结合,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3.理解“井”“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坐井观天》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寓言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的一场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然就会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文章语言优美,对话部分生动有趣,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既有很强的吸引力,又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所以不容易把握文章的情感,在教学中应该通过多种方法来解决。
1.课文二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2. 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
1.(出示课件1“蔚蓝的天空”图片)同学们,你们认为天大吗?说说天有多大?可是,
有一只小动物却不这么认为呢?同学们想知道他是谁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
习《坐井观天》(出示课件2)。
(课件出示课题,生读题,师板书课题)
1.播放课文情景演示,要求如下;
A.边听边思考:课文写了谁和谁的故事?它们各自在哪儿?它们为了什么事争论起来?(出示课件,5)
⑴.课件出示“井”图,师简笔画“井”。
⑵.理解“井沿”,并指名学生上台指“井沿”。
⑶.生上台贴青蛙和小鸟的图片位置。
B.青蛙和小鸟为了什么事而争论?(出示课件6)
1.(出示课件7)速读2--7自然段,找一找课文中写了青蛙和小鸟的几次对话?用
“﹏”画出青蛙的对话,用“‗‗”画出小鸟的对话。
2.学生按要求合作学习。
3.学生交流汇报。(出示课件8)
1.(出示课件9)学习第一次对话。
A.分角色读第一次对话。
B.辨析“渴”“喝”。
C.“一百多里”说明了什么?
D.男女生分角色读。
2.(出示课件10)学习第二次对话。
A.男女生分角色度第二次对话。
B.“大话”是什么意思?请联系实际说一说。
C.青蛙认为小鸟说的那句话是大话?
D.青蛙为什么认为小鸟在说大话?
E.(出示课件11)读一读,比一比,把句子换个说法。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F.小鸟同意它的看法吗?它是怎么回答的?
G.(出示课件12)理解“无边无际”。()
H.(出示课件13)动画演示:小鸟漫游,体会天的无边无际。
J.朗读指导:青蛙的话要表现出自以为是,不相信的语气;读小鸟的话要表现出诚
恳,突出天的大。
3.(出示课件14)学习第三次对话。
A.分组读第三次对话。
B.青蛙笑了,它为什么笑?
C.青蛙为什么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做实验:观天)
D.小鸟也笑了,它笑什么?
E.它是怎样劝告青蛙的?
F.指导朗读第三次对话,注意读出它们不同的语气。
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它会对小鸟说些什么?小鸟会对青蛙说些什么?
道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然就
会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教师寄语: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
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把《坐井观天》这则寓言故事表演给爸爸妈妈听,课后续编这个故事。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