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清澈的湖水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引导学生认识12个字,通过观察、范写、描红、练写、点拨易错点的方式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扔、掉、眼、睛”这4个字。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合作交流、点拨、总结的方式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课件
预习要求:
①借助课文下方的“小苹果”和“小树叶”读通课文。
②圈出课文中的生字,读一读,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一记。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自觉地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比如,认真书写的习惯、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自觉的阅读习惯、一定的积累习惯、大声的朗读习惯等。
通过一学期的练习,学生的写话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多数学生都能按要求写一段较通顺,内容完整的话,并能把自己学过的词语运用到自己的写话中。
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大多数同学都能读懂短文,并能根据短文内容回答简单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
1、在阅读中,有一部分同学不能结合短文内容拓展到实际中。
2、学生的认真做题的习惯有待提高。
3、学生分析、理解题意的能力较差。比如学生学过、背过不少李白的诗,但是让学生写出李白的诗,很多学生就不懂得题意了。
4、学生在短文中找错别字的能力有待提高,很多同学不明白题意。
今后改进的措施:
1、 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阅读,还要指导学生根据短文内容回答相应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2、 在识字教学中,注重区分形近字、形声字,减少错别字的出现。
3、 加强学生的知识积累,并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4、 在训练学生做题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认真做题 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 “扔、掉、眼、睛”这4个字。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导入揭题
PPT画面导入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一)检查预习
出示句子,检查预习。
(1)一只游船在湖面上行驶,船头两侧卷起白色的浪花,船尾拖着一条长长的波纹。
(2)她一边吃面包,一边欣赏两岸的风景。
(3)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
(4)突然,一个小孩把香蕉皮扔向小鱼。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出示学习要求(一)
(1)同桌认读12个生字,读准字音。
(2)给生字标注拼音。
2、学生自学,教师指导。
3、检查学习效果。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检查生字的字音。
(2)去掉拼音后指名交流记字方法。
(4)指导写“扔、掉、眼、睛”这四个字。
换偏旁:请—(睛) 奶—(扔)
“掉”的右边不是“桌”
(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过渡:这些生字躲在课文里面,我们带着他们去读课文。)
1、出示学习要求(二)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朗读第1、2自然段,你感受到什么?
2、学生自学,教师指导。
3、检查学习效果。
(1)指名填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完成当堂训练一)
(2)指导朗读第1、2自然段,并说一说感受到了什么。
四、当堂训练。
1我会填。
课文讲了( )坐在游船上,被( )所吸引,不忍心丢掉手中的( )。当她发现一个小孩把( )扔进湖水里,吓跑了( ),污染了环境时,她对小孩的行为十分不满。船靠岸了,小洁急忙寻找( ),并把面包纸扔进去。
2仿说比喻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