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坐井观天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学会本课7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分角色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了解故事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二年级同学年龄小,他们经常把局部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他们在生活中却经常犯这样的错误。比方学艺,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刚接触时,自俺感觉特别好,以为自身会了,待到用时,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学无止境。这异于“坐井观天”啊。因此,进行本课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懂得“坐井观天”寓意,明白本词含有贬义。
1、认识本课中的生字新词,正确书写。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1、学会本课7个生字。
1、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谜语:大眼睛,宽嘴巴,说起话来呱呱呱,会捉害虫人人夸。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考虑到低年级的孩子认知比较直观的特点,上课开始,我先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一则谜语。让学生猜谜导入新课《坐井观天》,轻松自然地进入对课文的学习。)
2、质疑课题。(谁坐在井里看天呢?在井里看到的天是什么样子呢?)
3、解释课题:坐井观天,就是坐在井里看天。
二、整体感知,多样识字。
(一)初读课文
1、自由读。
小朋友们,下面大家就自己读读这个小故事。(鼓励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可以拼读拼音、查字典、问老师、问小朋友……)
(在刚刚打开课本的时候,我鼓励学生自己尝试着读课文,争取读正确。具体要求是不认识的字可以可以拼读拼音,可以问前后桌的同学,可以查字典,生字要多读几遍。)
2、同桌读。
同桌两个互相读读课文上的生字,要相互交流一下识字方法,再多读几遍。
3、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随机评价。
小朋友们刚才读得非常专心!哪位小朋友能勇敢地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听?(课标中指出: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学生读书和识字这一环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的合作能力也得到了培养与提高。)
(二)多样识字。
1、带拼音读生字。
通过刚才的朗读,大家现在一定能准确叫出生字宝宝的名字了吧!瞧,他们正向我们招手呢!谁先来?(点击课件:带拼音读生字)如果小朋友读对了,我们就跟着读一遍。
2、去掉拼音,自读生字。
这次,摘掉了拼音帽子,你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点击课件:去掉拼音读生字)自己读读看。谁会读?
3、交流识字方法
大家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生交流:通过观察插图,了解‘井沿’指的是什么地方,认识‘沿’;用熟字加偏旁认识了‘际、信’;际和信字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忆……)看来大家掌握地识记生字的方法还真不少,真是些细心的好孩子!
4、魔方游戏巩固词语。
老师快速旋转魔方,学生抢读魔方上的词语,看看谁读得又对多快。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我设计了形式多样的识字方法:个人拼读、小老师领读、去掉拼音自渎、交流识字方法、游戏巩固识字等,有层次地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识字。)
三、写字教学。
1、出示要写的生字,读一读,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2、“信、抬、蛙”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答”上下结构 。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写,注意书写姿势。
1、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
2、辩证地认识“井底之蛙”。
3、懂得对有缺点的人,应当给予帮助。
理解并朗读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
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读了《坐井观天》这个故事,故事中讲述了( )和( )在争论( )的问题。板书:天有多大?
今天,老师把青蛙和小鸟带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找到青蛙和小鸟的准确位置,待会儿请同学上来贴。
二、品析课文,感悟理解
师:请你来贴,请问,你为什么这样贴呀?书上有哪儿告诉了我们?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哪个小朋友能告诉老师,井沿指哪?谁能告诉我你还见过什么东西的沿。(拓展:桌沿、书沿、碗沿……)
讲读第一次对话
师:小鸟落在了井沿上,谁来当青蛙和这只小鸟打招呼。
(学生说)
哦!我听出来了,你是在问小鸟(课件出示第一次对话)瞧!这是个句子的标点是什么?这样的句子我们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谁来读一读。
师:你读得真棒!让我们学着他的语气把这句话再读一读。
师:谁来当小鸟回答青蛙(指名读小鸟的话)
师:一百多里远吗?飞这么远的路,小鸟一定很辛苦,该怎么读?(指名读)我从你的朗读里感受到小鸟飞了很久、飞得很辛苦,你真是个朗读能手,大家也学他的样子读读小鸟的话。
师:小朋友,像这样青蛙说一句,小鸟说一句,就叫一次对话。要想读好对话,老师教你两招:刚才我们在读青蛙的话时关注了标点,在读小鸟的话时,抓住句中“一百多里”这个重点词,仔细体会,就能读好对话。(课件出示:我能读好对话)
讲读第二次对话
现在,请大家自由读后面的课文,看看文中还写了青蛙和小鸟的几次对话?
师:没错,是两次
请内当家们好好读读这次对话,用上方法肯定能读得更棒!请大家在小组内分角色读一读。
(老师随机指导:青蛙、小鸟的话里要抓哪个重点词去体会,关注哪个标点才能读好)
小朋友们,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读几遍,一定能越读越好。
师:老师也找到了这次对话请一个小组的同学来展示一下他们的朗读(课件出示第二次对话)
你读青蛙的话读得太棒了,你是怎么读好这句话的?
抓住重点词:大话(是指吹牛,不切实际,不可信的话),我还关注了一个“?”哦!还用飞那么远吗?意思就是——(课件出示:比一比)大家读读这组句子,发现了什么?(一个问句,一个不是问句,说的意思相同,但问句表达的语气更强些)
再读青蛙的话,他认为天只有井口大(板书:井口大)
你能反驳青蛙吗?(指名)说说你抓住什么来读好小鸟的这句话?(重点词:“无边无际”、标点“!”)
无边无际就是指——天很大,大得看不到边(板书:无边无际)
你能加上动作再读一读这次对话吗?(嗳,真不错!越读越精彩了!)
同学们,想象一下,小鸟在无边无际的天空中飞,它飞过了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美丽的景色?(学生说)
是呀!小鸟飞过的地方可真多!让我们也随上鸟去看看广阔的世界吧!
大海——草原——高山——树林——沙漠
哇,天真是无边无际的呀!还有什么也是无边无际的?(学生练习说话)
讲读第三次对话
青蛙和小鸟都坚持自己的看法,大家快看看他的第三次对话又说了什么?(课件出示第三次对话)
在这次对话中,老师发现有两个“笑”字,他们都笑什么呢?(学生说)
到底谁弄错了?错在哪儿?(学生说)
哦!是吗?大家都知道青蛙错了,但不知道为什么错,我们来做个小实验,一下子就能明白。
(卷纸筒看天花板)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的天花板有多大?
老师小结:看到的天花板圆圆的只有纸筒那么大,青蛙坐在井里,所以看到的天也只有井口那么大,可青蛙还不知道呢?让我们一起来劝劝它吧!(读第七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求异创新
师:后来,这只青蛙真的听了小鸟的劝,它跳出井口,会看到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大家先想想,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课件出示我会说)
四、总结全文,揭示寓意
1、师:大家说得太好了,青蛙和小鸟争论天有多大,进行了3次对话?(课件展示这三次对话)
2、我们一起来分角色读一读。
3、故事学到这里,同学们都明白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吗?(指名说)板书:见多识广、目光狭小
4、总结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