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一分钟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随文认识本课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通过结合动作演示理解“闹钟、哈欠、叹气”等词语。
2.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体验元元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朗读基础上,想象成元元,讲第一、二、三段故事。
《一分钟》讲述小朋友元元由于多睡了一分钟,使自己带来了上学路上的焦急和叹息,使自己上课迟到了20分钟,而深深的后悔。课文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体验,让学生在朗读感悟的同时懂得时间的宝贵,引导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时间观念不强,对于如何珍惜时间缺乏感性的认识。本文正是一个优秀教材,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创设情境,在读中感悟,从中体会元元的焦急与尴尬,也使这件事成为宝贵的教训,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对自己严要求,珍惜时间。
板书算式,引发兴趣。
(板书:一 = 20)
生:怎么可能;错了;不对!
质疑算式,引入故事。
师:大家都认为老师写的是错误的。可是有一个故事里,确实是一等于二十哦!这样吧,请大家现在开始读课文,多读几遍,我相信一定会有很多小朋友认为“一等于20”是正确的!不过,大家读书的时候,老师要看谁读书的姿势最端正,要听谁读书的声音最甜美!开始读书吧!
1.回归算式,引出“分钟”
那现在谁能告诉大家,这里的“一”指的是什么?这个20就是——
2.书写分钟、迟到
师:请注意老师写字,钟是左窄右宽的字,右边的钟要写得瘦长些。请大家拿出练习纸,写一写,要写和一遍比一遍好!
(生在练习纸上书写:分钟)
师:老师在一分钟上面写了多睡两个字,想想看,“20分钟”的上面应该写什么字呢?(师在“一分钟”上面板书“多睡”),
师:对!来,小朋友们,请拿起笔和老师一起写这个词语。注意,写“迟”字的时候,要先写里面的“尺”字,尺的捺要变成点,再写外面的走字儿,走字儿的捺要平,要长,把尺包起来。
(板书:迟到;学生书写。巡视中发现“尺”字捺变为点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3.整体感知。
师:在这一课里,为什么一等于20了?元元多睡了一分钟,怎么导致他迟到了20分钟呢?
师:同桌之间也像他一样说一说。
第一段:
1.自由朗读第一段。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他多睡的一分钟。请大家读一读第一段。
2.指名朗读。
师:谁愿意来读一读第一段。
3.理解“打哈欠”
师:哪个在打哈欠呢?
(出示图片——打哈欠 打喷嚏 打瞌睡)
4.把自己想象成元元加动作朗读。
5.加上动作讲讲这一段。
师:再来一个元元特别号,到讲台前面来讲一讲。
6.小结学法
师:不知不觉间,我们每个人就变成讲故事大王,把第一段讲下来了呢!
你看,我们先把这段读熟读,然后把自己当作元元,想象着他的心情,做着他的动作,就这样一步一步地当成了故事大王。
第二段
1.自由朗读第二段。
师:现在我们要用这样的方法来讲第二段呢!自由读读,看谁读得好。(出示课文第二段)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小朋友们不但读书的声音很甜美,而且读书的姿势很端正啊!来,咱们一起读一遍!(生齐读课文)
2.指名朗读。
师:谁能单独读一读让大家听听?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随时指导:“元元”的后一个字要读轻声;“很快地”的“地”字要读de)
3.指导读好“叹气”
师:请大家看看这一句:“他叹了口气,说……”元元这时候的心情怎么样呢?你把自己当成元元读一读。
师:听到你们的叹气声,再看看你们显得特别伤心的表情,此时,我觉得你们一个个都是元元,正在那里叹气呢!
讲第二段。
师:会读还不够,还要会讲呢!像刚才一样,把自己当作元元,加上动作,同桌之间相互讲一讲。
生同桌之间自由练习讲故事。
请一组同桌上台来讲。
第三段
再次加快讲故事步骤。
师:大王们,我们刚才又用了先读熟读,再把自己当元元的方法,讲了第二段,现在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讲一讲第三段好吗?
生自由练习
请两位学生上台来讲,评价。
1.做游戏复现生字
师:你们把课文一、二、三段讲得那么生动,那课文中的字词嘛,对于在座的几十位聪明的小朋友来说,就是小儿科了!请看,这些就是本课的生字词!(出示:丁零零 闹钟 叹气 哈欠 决定 迟到 后悔)
师:下面咱们做个游戏,喜欢做游戏吗?
师:请拿出抽屉做的生字卡片,一张一张地读,读完后就摆在课桌上。看谁读得准,摆得快!
书写:叹、哈、欠
师:哈欠、叹字的叹,都是需要我们来写一写的。仔细观察哈和叹,你发现了什么?
书写、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