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我是什么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冰、冷、江、坏、极、常、冬”7个生字和1个新偏旁。
2.了解水的不同形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激发学生观察和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我是什么》是一篇常识性课文。本课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和对人的利弊联系。课文内容生动有趣,语言朴素而生动,是一篇寓科学知识于趣味故事的优秀教材。通过学习引导学生知道只有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才能造福于人的道理,从而达到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观察大自然的能力的目的。
水对于学生来讲并不陌生,所以教学过程中,应根据课文的结构特点,积极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获得创新活动的感性经验和简单方法,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使外在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得到升华 ,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重点:
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变化成各种不同形态。
1、教师:出示谜语课件
①学生猜谜
教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很长很长的谜语,有好几个自然段组成,必须读懂每个自然段才能猜出来,你们有信心猜吗?
生:有
教师出示课件《我是什么》并板书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懂课文读通句子)
2、教师出示生字词课件
①学生自由读
②找同学读
1、学生自由读(教师要求把这些词放到课文中读准确)
①找同学读课文
②教师出示第一自然段课件
教师要求学生个别读齐读
③教师出示第二自然段课件
找同学个别读齐读
师:你怎么记住“碰”字
生回答
④教师出示第四自然段课件
生齐读(教师表扬)
⑤教师出示自然段中加上音节的生字
生齐读
⑥教师出示池塘的图片
师:池塘里长植物必须有什么?
生:水和土(教师表扬)
教师引导记住“池塘”一词并总结记字方法,可以联系实
物
⑦教师出示第五自然段课件
学生自由读,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词语
学生自由读齐读
教师出示课件生字词,不带音节读一次生字词,开火车读,自由读
1、师:边读边想“我”到底是什么?
生读课文回答:水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回答
师:想欣赏水吗?
生:想
教师出示课件找学生读
教师范读
(生齐读师表扬)
2、师:真是个快乐的水娃娃,看,他来了(出示课件)。他还有个了不起的本事呢,会变(出示课件)
生读,教师强调“极小极小”
师:他还爱漂亮呢,(出示课件)
生读(教师评价)
师:我又变成了什么?
生回答(教师板书“云“)
师:我又变成了什么?
生回答(教师板书“雨,雹子,雪)
师:雹子是什么样?
生回答(教师出示雹子课件)
教师强调落,飘,打怎么读,并范读
师:小水珠再一次变身了(出示课件)
生齐读
师:小水珠变成什么了?(板书露珠,霜)
师:观察黑板上的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学生回答
教师强调“雨”和“雨字头”的差别,并让学生再写几个雨字头的字
(教师出示课件)提问:你有什么节水妙方?
生回答(教师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