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酸的和甜的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乐学,积极投入其中。
2.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在朗读指导、以文为本中,让学生感悟道理,积累语言。
1. 认识“酸、葡”等九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3.通过读、演来学习课文,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本文属于连环画故事,教学时,可以借助连续的插图,阅读课文,感知生字,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通过仔细观察每幅图中几个动物的神态、动作,想象他们的语言,猜猜他们的心理,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以达到体会深刻道理是本课的宗旨。
教学重点:
在阅读中识字、学词,对故事内容有所感悟。
教学难点:
在朗读感悟故事中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1.同学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呀?
(课件出示葡萄图,认读“葡萄”)
有多少葡萄呢?
扩词:一串葡萄(认识“串”)
2、一串串葡萄多诱人呀,把远处的小狐狸吸引过来了。
(出示狐狸图,认读“狐狸。”)
3.激趣导课:葡萄这么诱人,该有多甜多好吃呀!可是狐狸却说葡萄是酸的,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非常有趣的新课文。
3.板书课题:17 酸的和甜的
指名读题,认识“酸”,强调平舌音。
这会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赶快去看一看。
1、激趣引读,感知课文。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74页自己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课本下面的树叶。开始吧!
2、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学生自练带拼音的生字。
4、合作识字,交流方法:你认为哪个字难记啊?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个字?
5、检测生字掌握情况。
这个有趣的故事发生在葡萄园里。葡萄园里可爱的字宝宝正想和大家交朋友呢!看,它们出来了,你会读吗?(指名读,领读。)
6.、去拼音识字:生字宝宝把帽子摘下来了,你还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游戏:开火车)
7、老师评价认读情况。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同学们,下面请听录音朗读课文,大家边听边想:
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这篇课文里边一共讲了几种小动物?
3、指名学生回答(师相机贴四种动物的图片,生读。)
这四种小动物,谁说葡萄是酸的?谁又认为葡萄是甜的?
(教师整理贴图)
看图读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1、现在我们一起去葡萄架下看看吧!
仔细看看第一幅图,这只狐狸在干什么呢?画出表示狐狸动作的词。
2、这只小狐狸,看到了这样紫红色、亮晶晶的葡萄,他想吃吗?
3、这里面哪个句子可以看出狐狸很想吃葡萄?
4、指导有感情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狐狸非常想吃葡萄的感情来。(指名读,挑战读。)
5、全班边读边做动作,读出狐狸的心情。
6、葡萄摘到了么?小狐狸?
7、哦,一颗也没有摘到!大家请坐!那狐狸忙乎了半天,没摘到葡萄,它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指导朗读句子)
8、这个狐狸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你弄明白了么?
(它吃不到就骗人,哦看来狐狸真狡猾。)
学习第2 、3自然段:
1、引语:小松鼠和小兔子听了狐狸的话是怎么想的呢?
2、指名读二三自然段。
3、小松鼠和小兔子是怎么知道葡萄是酸的?
4、它们俩都是听别人说的。自己去试过吗?
3、总结引读:傻小兔,傻松鼠轻易相信了狐狸,太老实了,(师边说边板书:轻信,老实)
这时来了一只小猴子。它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对小松鼠和小兔子说的呢?请自由读4-7自然段。
学习4-7自然段:
1、分角色朗读
读后你觉得小猴子怎样?(聪明)聪明在哪儿呢?(它尝了呀)小猴子真聪明(边说边板书:聪明 敢于尝试)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4-7自然段,并用“——”画出表示小猴子动作的句子。
好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猴子来时的表现。
理解句子:
(1)他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
迫不及待:联系生活理解。
(2)小猴子听了,大口大口得吃起葡萄来。
请两个小组汇报表演读。在评价中指导读出感情。重点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迫不及待”和“大口大口”。
学习第八自然段:
1、引语:当小兔子和松鼠吃着甜甜的葡萄时,他们头脑里还有一个小小的疑问,它们不明白什么呀?让我们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⑴ 议一议: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你能告诉小松鼠和小兔子吗?
(读顺口溜)
⑵ 说一说:假如你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你会怎么做?
(指名学生说,从而引导学生无论遇到什么事情,自己应该亲自尝试一下,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
2、 总结全文,揭示文意: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1、课文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不喜欢谁?为什么?
2、学了这个故事,你一定还有许多心里话想跟这些小动物们说,你想对他们说
点什么呢?
3、小结: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够像小猴子一样,勤于思考,大胆尝试,那你们一定会有许多新的发现!
自选伙伴,把文中的故事编排成童话剧,再演一演。
17、酸的和甜的
狐狸贴图 狡猾
松鼠贴图
轻信 老实
兔子贴图
猴子贴图 聪明 敢于尝试
《酸的和甜的》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是一篇以连环画形式编排的童话,文中8个自然段配有8幅插图,除了叙述松鼠、兔子的轻信、猴子的敢于尝试外,还涉及到了狐狸的“精神胜利法”。教学重点是在阅读中识字学词,难点是在阅读中渗透“做事要敢于尝试”的道理。我选择的是执教第一课时。刚从课堂上走下来的我仍然充满了激情和自信。回想起我和学生一起走过的这难忘的四十分钟,静静回味我们的真心交流,品味学习过程中感情的碰撞和思维的火花,我感到了快乐,同时也激动不已。现在,我将结合课堂教学环节,谈谈我的本课设计中想体现的教学思想: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并积极投入其中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课件、葡萄及小动物头饰等把学生带进了有趣的童话世界。使学生乐学,积极投入其中。识字中,学生认识葡萄园里的生字朋友,并积极组词,在游戏中自主识字,合作交流。在指导朗读时,让学生带上动作进行表演,他们进入角色,在读读演演中积累语言,自悟道理。在课堂小结拓展延伸时,我激趣引入:“学了这个故事,你一定想给这些小动物们说点什么?这样,课堂自始至终都充满了情趣,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投入其中。
二、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课标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于是,我努力将这一理念体现在识字和阅读教学中。
1、自主是合作的前提和基础:
因此我先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再引导他们合作识字,交流方法。通过循序渐进的识字过程,学生在自主、合作、游戏中,识字能力有所提高。
2、在阅读教学中,我大胆把时间放给学生,鼓励进行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然后再进行小组展示读,评读,赛读。这样,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更好学习的引导者。
三、朗读想象,加深学生情感体验,使学生积累语言,感悟道理
朗读是低年级的训练重点。在学生读得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指导他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他们读出不同角色的特点,读出不同的情感体验。在这节课上,通过自由读、指名读、表演读、交流读、比赛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有重点地指导学生读好描写小狐狸、小猴子等语言、动作的语句,使学生充分地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小狐狸和小猴子的心理活动,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学生的感情朗读做好铺垫。
当然,本节课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1、激励评价的语言应更丰富:
好的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知识点,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在评价语言的艺术性上,语言有些贫乏,在以后教学中仍需加强。
2、加强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在学生合作学习这一环节中,由于学生年龄小,教师应特别关注学生合作学习的情况,以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3、读书指导上有点不到位,过渡型语言不简洁明了,有些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