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活化石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掌握第一课时所学的生字词,能够迅速、准确读出。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看视频,采用互动方式,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我校学生来自于城市、乡村及民工子弟,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学生所接触的事物及思考问题的角度也有所不同,个性差异较大。但源于学校较完善的现代化教学设施,较好的教学资源,学生能在入校之际,就能享受到现代化教学资源,弥补了家庭教育的差异。因为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生动的画面,喜欢尝试新事物的心理特点,我根据教材内容,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挖掘教材及学生的潜在因素,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本节课主要采取师生互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同时养成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乐于与同伴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增强学生关注科学、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激发兴趣
1、学生认读第一课时所学的生字词。(课件一张一张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学生能够迅速、准确读出,实现知识与技能这一教学目标)
2、师请学生回忆:课文里写了哪几种“活化石”?(课件出示问题,并且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事先隐藏好的三种活化石的名称)
3、师提出问题:这三种活化石,你们对哪种最感兴趣,想最先了解,就认真读读相关段落,看能从课文中了解到哪些知识?(以下内容按照学生回答的先后顺序出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 银杏树
1、师提问:课文第几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银杏树?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标出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都讲了什么?
(师提问,并指生朗读相关段落。学生做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完成知识与技能这一教学目标)
3、请同学思考,通过这四句话你都知道什么了?(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完成过程与方法这一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回答师相机出示关于银杏树的图片并讲解相关知识。当学生说出银杏树的叶子时,逐一出示练习题,进而区别“一片”与“一片片”的不同)
4、师补充有关银杏树的课外资料,让学生自读、指生读。(补充古生物知识,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
5、师提问:如果你就是一棵银杏树,你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师把有关银杏树的图片显示在屏幕上,给学生提示,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 大熊猫
1、自读关于大熊猫的相关段落,并思考从中获得了什么知识?(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总结,
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完成过程与方法这一教学目标)
2、除了课本的介绍,你还知道关于大熊猫的哪些知识?(生补充古生物知识,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
3、一起去看看大熊猫( 师播放有关大熊猫的图片视频)
4、看完之后,你觉得这是一群什么样的大熊猫?(生自由回答)
5、师总结:大熊猫不但可爱,也是我们国家的国宝,中国特有的动物。这些年,它被送到了很多国家,充当了人类外交使节的作用,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和喜爱,被人们称为“和平大使”。对于我们全人类共同的珍稀动物大熊猫,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们呢?(让学生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
6、请把你对大熊猫的感情融入到课文中,自读第三自然段,指生读。(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
(三) 中华鲟
1、师出示一段关于中华鲟水下生活的视频,并提出要求:看清中华鲟的样子。
2、看完之后,向学生提问:看完视频,你觉得中华鲟长什么样?(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实现过程与方法这一教学目标)
3、课本中是怎样描写中华鲟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生自读关于中华鲟的段落,指生读。(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知识与技能这一教学目标)
4、通过读文,你都知道了关于中华鲟的哪些知识?(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实现过程与方法这一教学目标)
5、让学生扣书,出示从视频中截取的三张图片,让学生用课文中的语言描述一下。(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师总结:今天我们具体学习了三种活化石,但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动植物也被称为活化石。
2、出示问题: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动植物也被称为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