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窗前的气球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复习巩固“科、亚”等7个生字,会写“病”“床”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科利亚心情的变化,感受同学间的友爱。
3.通过创设情境,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重点语句的意思。
为了了解学生原有认知,准确把握教学起点,实施有效的教学过程,我设计了如下4道前测题目。第一题考察学生认读字的字音掌握情况;第二题是为了了解孩子书写上的困惑;第三题是考察学生在语境中积累词语的能力。第四题旨在考察学生提取信息、形成解释以及初步感知结构段主要内容的能力。
教学前,我对6个班进行了前测,特别是对上课班进行了充分前测,并进行分析。从前测中获知,有99.7%的学生对本课书的生字读音已经基本掌握。只有0.3%的学生个别字存在读音上的困难。本节课中,我不再作为教学重点内容。在写字环节中有98%的孩子认为“病”这个字书写有难度。92%的孩子认为“周”这个字难写。因此在第一课时中,我指导书写了“周”这个字,这节课我重点指导“病”这个字的书写,分散了写字的难点。第三题旨在考查学生在语境中理解积累词语。其中22%的学生选择A选项,30%的学生选择B选项,48%的学生选择C选项。看来学生在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能力还有待加强。(2)题,42.5%的学生选择图一,他们只是浅显的理解了字面的意思,而不能结合语境想象画面理解词语。(3)在词语积累上,我发现32%的孩子答出“马上”,“立刻”“立即”,22%学生答出“突然,”学生基本上理解了“一下子”的意思,并能调动已有的词语积累加以表述。但仍有23.5%学生答出“很快”。22.5%学生答出“一会儿”。第四题在考察学生提取信息、形成解释以及初步感知结构段主要内容的能力。从学生反馈的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到99.8%的学生能够完成第一、二个填空,具备了提取简单信息的能力,第三、四个填空有20%的学生还是在利用文本信息加以提取。80%的学生能通过自己的阅读实践形成解释。最后一道题考查的内容是理解文章主旨。我运用SOLO分类评价法,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分析:题目中三个选项分别代表3个水平的反应。其中有2.5%学生选择a,说明学生根本没有读懂文段的意思,他对于文段的理解是处于前结构的,也就是学生不明白,科里亚看到“笑脸”高兴的真正原因。25%的学生选择b,由于选项中的句子就是文段中的原话,那么可以说明学生只注意到了文段中的一个方面,并没有对文段形成整体的理解。学生在这道题目上的反应说明他在整体感知这个能力上所处的水平是单一结构的。72.5%的学生选择了c,学生对文段的全部内容都进行了很好的整合,真正理解了文段的内容。学生的这个反应说明他在整体感知这个能力上所处的水平是关联结构的。
1.复习巩固“科、亚”等7个生字,会写“病”“床”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科利亚心情的变化,感受同学间的友爱。
1.复习巩固“科、亚”等7个生字,会写“病”“床”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科利亚心情的变化,感受同学间的友爱。
3.通过创设情境,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重点语句的意思。
1.复习巩固“科、亚”等7个生字,会写“病”“床”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科利亚心情的变化,感受同学间的友爱
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感。
2.体会“科利亚望着窗外那张逗人的小脸,高兴地笑了”这句话的意思。
一、复习词语,指导书写生字。
(一)复习巩固字词
猜\清\请
2.静静地 呆呆地
3.摇摇摆摆 叽叽喳喳
4.一(角)天空 一(个)气球 一(张)小脸
5.开始 科利亚 病床
(二)指导书写“病”
1.观察“病”和“床”两个字,发现特点。
2.认识“疒”字旁。
3.指导书写“病”和“床”字
(1)教师范写“病”字
(2)书空“病”字
(3)自己写一个“病”字。
(4)自己写一个“床”字
3.读课文中含有“病”字的词语,理解:传染病
(1)出示词语:病房、病床、传染病
(2)什么是“传染病”
二、精读课文,感知关爱。
(一)自由读全文,并在文中找出含有这些词的句子。
这些词语出现在文章的什么位置呢?请同学们马上打开书,读一读,边读边画出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
1.学生自由读文。
2.学生反馈读句子。
3.试着用这个句式概括一、二自然段的内容。
设计意图:“病”字是个要求书写的生字。而“病字旁”是要求学习的一个新的部首。课堂上抓住这个“病”字来展开教学,从病字旁的演变到找到含有病字词语的句子,让学生试着来说说课文一、二自然段的内容,初步感知概括大意。这样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由句到段这样一个学习,使学生把识字与学文很好地结合起来,与小主人的情感产生共鸣。
(二)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医院的规定。
(1)出示句子:了解医院有什么规定?
(2)指导朗读:把医院的规定读清楚。
2.出示图片:情景再现,抓住文中词语:“静静地”、“呆呆地”走进孤独的科利亚。。
3.联系实际,对比不同生活,走进可怜的科利亚。
早晨,当我们迎着朝阳走进学校时,科利亚在干什么?
在学校内,同学们在认真听讲,课间在愉快的游戏时,科利亚又在干什么呢?
晚上,回到家,我们在和爸爸妈妈讲述学校一天有趣的故事时,科利亚呢?
这就是科利亚一天的生活啊,他觉得——真没意思。
设计意图:三次情景回读,使学生走进科利亚,感受她内心的孤寂,深切体会她内心的感叹“真没意思”。
3.科利亚为什么会感到真没意思?板书:真没意思。
4.师生问读1、2 自然段,感受一下这没意思的生活
(三)学习三、四、五自然段
1.突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你们看。这是怎么回事呢?同位子2个人互相来读读,一个读第三自然段来问一问,一个来读第四自然段告诉我们答案。
同桌互读
(2)思考:怎么回事?
2.读第四自然段:理解“准是”的意思。
(1)什么叫“准是”米沙想的招?(一定、肯定……)
(2)为什么这么肯定?
3.出示句子:“他好像看见米沙拉动拴着气球的绳子,几个同学站在四周,叽叽喳喳地指手画脚。”
看着这可爱的小脸,他的眼前出现了一幅画面,谁来读读这句话。
(1)指名读句子。
4.情景再现
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我就是米沙,你们就是站在我身边的同学们,我们一起再现一下当时的情景。
设计意图:采用最简单的教学资源---手,代替课件的使用。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叽叽喳喳”、“指手画脚”的意思,通过做动作理解“摇摇摆摆”、“一上一下”的意思。
5.理解:“叽叽喳喳”、“指手画脚”
6.回忆刚才放气球的情景,再来读读这个句子。
7.你们知道我为什么选择了这个办法了吗?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我们的心思没有白费,科利亚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
1.对比句子体会“一下子好了许多”。
板书:好了许多
2.“一下子” 还可以怎么说?
3.指导朗读。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1.齐读第五自然段。
2.看到这逗人的小脸,科利亚好像看见了什么?
3.总结板书
4.想一想,文中还会有谁高兴得笑了?
三、读写结合,表达关爱。
1.科利亚看到小脸,知道同学们来问候她来了,他又仿佛听到了些什么呢?拿出老师刚才发的纸卡,把同学们想对他说的话写在上面,可以是祝福,可以是愿望。
五、作业
1.继续完成写话练习。
2.把这个故事讲个其他的人听,从故事中学会关爱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