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认识并会写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3.了解诗的意境,感悟诗人流露出的浓浓乡情。
激情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谈话导入,指名读课题
生读课题
给“回”组词,用组词法理解课题中“回”字的意思。
学法迁移,组词理解“乡”
生试着说《回乡偶书》课题的意思
师介绍《回乡偶书》作者背景资料。
诗人贺知章三十六岁时就像你们的爸爸妈妈这么大的时候离开家乡,在外面生活工作了整整五十年,在八十五岁也就是比你们的爷爷奶奶还老的时候才回到家乡,诗人贺知章牵着马,跋山涉水,走到村口时遇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诗人就把写了下来,于是就有了——《回乡偶书》
初读课文,生字过关
生自读古诗
指名读,生评价
小老师带读生字,而后开火车读生字
指名给生字组词,试着用词语说句子。
回顾组词法理解词语意思,重点教学“客”“何”的意思
【过渡】现在请大家跟随生字宝宝的脚步回到这首诗去,请大家再读一遍,这遍请大家读的有板有眼,有高有低。
3、品读诗句,以练代讲
【过渡】同学们请看这个“客和“何”字來自那句詩呢?
(1)先教学第二句诗
课件出示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再读这句诗,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图画上天真可爱的小朋友,你对这个“客”字你还有什么发现或疑问?请用这样的句式来提问。
课件出示小朋友 地问: 。
(3)指名回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从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多个角度回答问题。)
(4)同学们提了这么多问题,那老师也想提一个问题:这个“客”是“客”吗?回答了这个问题,其它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现在请孩子们仔细读诗或观察插图,去寻找答案。(顺势板书)
(5)生读诗句,观察图画
(6)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7)顺势教学“乡音无改”的意思,以生为例,贴近学生实际。
(8)出示图片,对比年轻与年老的贺知章。
【过渡】同学们看,请同学们认真的观察这幅图,诗人的什么变了?而乡音却没有变。
课件出示图片和句式:他的 变 了, 可是他的乡音却没有变!
(9)生说,并顺势指导朗读
(10)生齐读诗句
(11)诗人离开了家乡五十年,五十年来他日日思念自己的家乡,五十年来乡音依旧没有改变,
课件出示:他的头发已经变白了,可是他 没有变,
他的胡子已经变白了,可是他 没有变,
他变 ,可是他 没有变。
(12)生交流
(13)师激情渲染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14)师生合作读。
(15)师渲染情感,进行引读。
(16)尝试背诵。
4、写字教学
【过渡】同学们,诗人贺知章不仅仅是个著名的诗人,还是个著名的书法家,今天他就给同学们出了一个难题,考考大家的写字能力。
课件出示“客、音、何
引导学生读贴
交流发现
师范写,并提点要注意的事项
生描写
展示作品,师生点评
5、阅读链接
【过渡】同学们刚刚写的非常认真,如果让诗人贺知章看到,他肯定会夸你们真是书法小高手啊,贺知章还写了一首回乡偶书呢,还有别的诗人也写了一些思念家人的古诗,想不想看看。
课件出示《回乡偶书二》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生读诗句
(2)诗人离家五十年,天天思念家乡,最后他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可是在以前有很多人为了自己的理想离开了家乡,并没有回到自己的家乡,他们只能在异乡思念自己的亲人,自己的家乡了,同学们请看到这首诗,看看这位诗人他在思念什么呢?
(3)生交流
四、总结
也许有一天你们也要离开家乡到别的地方学习成长,当你想念家乡的时候,你就可以读读这些诗,也可以拿起笔写一写,写下出你的想念,说不定在以后你写出的诗句也会变成别的小朋友学习的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