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一分钟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知识目标: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由于二年级的学生还比较小,时间观念不强,对于如何珍惜时间缺乏感性认识。本文是一篇十分优秀的文章,教学时可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创设情境,在读中感悟,从中体会元元的焦急与尴尬,也使这件事成为宝贵的教训,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对自己严格要求,珍惜时间、科学利用时间。
1、识字与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2、在朗读中体会元元的心情,感悟时间的宝贵。
知识目标:认识9个会认字,会写4个会写字。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识字与写字。
识字与写字。
一、游戏导入
正式上课前,全体同学一根手指顶书,看谁能坚持一分钟。然后让同学谈感受。
是啊,一分钟对于我们来说可以说很短,也可以说很长;我们要坚持一分钟做一件事情也是很不容易的。我们今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
【设计意图:授课伊始,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新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人情,同时让学生感受一分钟的长短,利于学生很好的把握文章蕴含的道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准字音,画好停顿,
2、生自由读课文,圈画会认字,标段落序号,同桌之间考一考会认字。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对文章的朗读有整体了解,同时认识会认字,为尽快把握本文内容奠定基础。】
三、学习生字
1、分自然段指名读文,出示带拼音的会认字,指名认读
2、去拼音认读会认字:开小火车
3、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从什么渠道或用什么方法认识的。如:
(1)加一加:钟、零、闹、哈、迟
(2)熟字换偏旁识字:快一决、海一悔。
(3)猜谜语识字:“大门里边是市场’’(闹)。
4、巩固识字
(1) 我会拼,巩固学生对生字的识记。
(2) 出示“红黄灯”的小牌,让学生抢答会认字,同时让学生组词,并说一句话。
(3)出示小故事《不听话的小红》,检查学生的认字情况。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课程标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本环节的设计重在培养学生掌握主动识字的方法,以便能逐步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进而促使独立识字的能力能自然而成,同时,将生字置身于新的语言环境,进而巩固了对汉字的识字。】
四、指名读文,让学生整体感知,想一想:听了同学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主要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大概的了解,为今后更好的把握课文内容作铺垫。】
课间操:儿歌《拍手歌》。
【设计意图:针对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持久性不长的特点,在教学内容进行到一多半时,教师带领学生放松律动,这样放松了学生的心情,让学生很快地把精神集中起来,同时儿歌的内容将本文的主题简单趣味化,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五、写字指导
1、出示“欠”“元”“包”“钟”四个会写字,认读字并组词。
2、观察这几个字的字形结构,说一说需要注意的笔画。
3.教师重点示范,学生书空、描红、练写。在示范的过程中对重点的笔划做以强调。如:“钟”字金子旁的最后一笔不能穿过上横等。
【设计意图:示范时演示笔势走向,学生就有了一个直观感受,看透每个笔划的起笔、运笔、落笔的全过程,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不仅认识基本笔画,重要的是对笔划的练习有严格的指导,为今后学好规范字做铺垫。同时让学生欣赏感受到汉字的形体美。】
4.学生互相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注重激励性的评价,这也是符合低年段孩子的身心特点,尽量站在学生的书写起点进行客观分析评价,这样以学生带动学生,形成良好氛围,是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会欣赏,在相互交流中得以提高。】
六、板书设计:
7一分钟
懒床一分钟 迟到的后果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体现在板书中就是要求打破教师“一手包办”现象,所以我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讨论,让学生参与板书的设计。同时这样的设计把课文的主要内容一目了然的呈现出来,便于学生的理解。】
知识与技能目标:会写4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在朗读中体会元元的心情,感悟时间的宝贵。
(一)、复习巩固
(1)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活动:“一分钟”读词语、用“找找说说”中的偏旁和字组成新字,比一比,看谁组得多。
(3)“一分钟”猜谜。我把生字编成谜语让学生猜一猜。
【设计意图:问题的设计,利于学生快速的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游戏的设计,既巩固生字识记,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在活动中体会“一分钟”时间的意义,一举多得。】
(二)、初读课文
大屏幕出示问题:一分钟等于60秒,可今天,我们的元元同学却让一分钟等于了20分钟,这是怎么回事呢?
引导学生进一步细化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板书:懒床一分钟
【设计意图:想一想的设定,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便于对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使学生能宏观的掌握全文,便于下一步的教学的开展。】
(三)、细读课文
首先抛出问题,指名读第一段,说一说一开始,元元懒床一分钟时他是怎么想的?这里引导学生体会元元觉得没什么大不了时的句子的读法。
其次提出问题:当元元错过红灯、没赶上公交车时,他的心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你是怎么知道的?
自由读二、三自然段,找出元元说的话,生汇报,大屏幕出示元元说的两句话的幻灯片。在这里,重点指出“叹”字,让学生用两个字表达一下它,在学生很容易的回答出“叹”字的组词后,让学生体会“叹气”是什么样的语气,让学生表演一下,引导总结出伤心、难过、后悔、遗憾、自责的语气。让学生带着焦急的心情读读这两个自然段,然后指名读一读,学生评一评,教师再加以补充。
第四自然段,朗读时要注意抓住“等呀等”、“一直”等词语,让学生想象一下元元步行上学的情景,来体会元元的焦急心情。
对于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的学习,我准备师生合作读。引导学生想象当元元迟到20分钟时他会想些什么呢?让学生板书:迟到20分钟。 同时让学生总结出在元元身上你知道了什么?教师板书:珍惜时间。
【设计意图: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强调拓展语文教学的外延,不应仅满足于帮助学生理解文中之道,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学有所得。《语文新课程标准》又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抓具体语句来说一说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品味、感受园园一路焦急地等待和不停地叹息、步行的辛苦、脸红的尴尬、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气氛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故事,了解“一分钟”,珍惜“一分钟”、科学利用“一分钟”。】
课间操:读儿歌,忆主题。
【设计意图:针对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持久性不长的特点,在教学内容进行到一半时,教师带领学生读1分钟有趣的儿歌,这样放松了学生的心情,使学生很快地把精神集中起来,又巩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既注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写字指导
1.出示要写的字“闹、哈、迟、叹”,认读字音。
2.观察这几个字的字形结构,小组讨论要注意的笔画。
3.教师重点示范,学生书空、描红、练写。在示范的过程中对重点的笔划做以强调。如:“闹”字的“门”要写得稍大一点,给里边的“市”留出足够的空间;“迟”字的走之旁的平捺要写舒展。
【设计意图:示范时演示笔势走向,学生就有了一个直观感受,看透每个笔划的起笔、运笔、落笔的全过程,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不仅认识基本笔画,重要的是对笔划的练习有严格的指导,为今后学好规范字做铺垫。同时让学生欣赏感受到汉字的形体美。】
4.学生互相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注重激励性的评价,这也是符合低年段孩子的身心特点,尽量站在学生的书写起点进行客观分析评价,这样以学生带动学生,形成良好氛围,是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会欣赏,在相互交流中得以提高。】
(五)、课外链接
有关珍惜时间的小故事。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安排,目的是通过课外阅读,进一步丰富阅读感受,延伸并深化阅读感悟。】
六、板书设计
7.一分钟
多睡一分钟 迟到 20 分钟 珍惜时间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体现在板书中就是要求打破教师“一手包办”现象,所以我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讨论,让学生参与板书的设计与书写。让板书在动态中生成,学生在合作中发展。同时这样的设计把课文的主要内容一目了然的呈现出来,便于学生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