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红领巾”真好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 认识“叽.喳”等8个生字,扩展认识“喵、咯、呱” 等字,会正确书写“领、跃、蹦”等4个字,理解“蓬松”“梳理”等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
3.激发孩子们爱鸟、护鸟的情感。
二年级的学生处于汉字习得的“初期累积阶段”,但是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有简单的生活经验,喜欢读一些简短有趣的故事,诗歌,可对字义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本课的教学能够结合字的特点,引领探究汉字密码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同时根据儿童诗的特点,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在情境中理解、积累新词;采用多形式、有情趣、有画面地读文,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激起孩子们爱鸟护鸟的情感,突出了“保护自然,爱护鸟类”的单元主题。
识字、写字和有感情读课文。
让学生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1.齐读课题。
2.复习“领”字。它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3.回忆带有页字旁的字归类。
4.师范写“领”字提醒、生书空。
【设计意图:在本课要会认的、会书写的字中,形声字占绝大部分。以熟字“领”为例,重温形声字构字规律,复习形声字的学习方法,为下面系统学习形声字打好基础。】
1. 课题中的“红领巾”加了双引号,指谁呢?
2. 是谁夸“红领巾”呢?(贴小鸟图)
3.出示生字课件,指名学生读,开小火车读等。
4、出示词语认读。(字音重点:“喳 、巢、崭”是翘舌音;“篷、棱”是后鼻音;“棱”在“扑棱棱”一词中变读为一声;指导读好AABB式词语:“叽叽喳喳”“蹦蹦跳跳”,感受叠音词的读音特点。)
【设计意图:这一设计与导入的问题相衔接,显得自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从感知文章的语言符号—文字开始。认识生字、生词是顺利进行阅读的前提。所以学生学习课文的第一步就是认读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型。为了避免学生学起来枯燥,要采用多种形式来认读。指导学生感受叠音词的读音特点,为把诗歌读得活泼、有情趣做准备。】
1.自读课文,相机正音。
2.字文结合,走进文本。
(1)学习第一节体会小鸟的快乐。
a.识记 “叽、喳”,类比拓展,认识带有“口”字旁的字。
出示:喵、吱、呱等认读。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小游戏“我问你答”:小猫小猫——喵喵喵;青蛙青蛙——呱呱呱等。
【设计意图:类比拓展,“学好一个带领一串”,不仅增加了识字量,还迁移了形声字的学习方法,培养了自主科学识字的能力】
b.学习“蓬”字。引导学生根据“艹”理解“蓬”字本义及“蓬松”一词,联系生活事物直观感知“蓬松”,理解、运用“蓬松”一词:你还知道蓬松的什么?图片展示,感受小鸟梳理过羽毛的变化。
c.抓住韵脚指导朗读。
师:读诗歌要像唱歌一样,有快慢、轻重的节奏变化,这样才好听,读诗歌还有个讲究,要把押韵字读清楚。(引导学生找到第一节的押韵字“鸟、跳、毛”,归纳韵脚是“ɑo”。师范读,生练读。)
【设计意图:鉴于学生生活经验的不足,“蓬松”的词义较难准确把握,先具体分析“蓬”字,由“艹”旁引出“蓬”的本义蓬草,再将引申义“蓬松”运用到诗歌语言中学习,从而将识字析词与阅读理解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在引导朗诵第一节诗歌中,传授诗歌押韵的知识,将拼音学习与体会诗歌韵律美结合,以提高学生朗诵和欣赏诗歌的能力。】
(2)学习第二节体会小鸟的勤劳。
a.感知小鸟的活跃、忙碌。
老师也介绍几只会捉害虫的小鸟和大家认识认识。(黄鹂、杜鹃、喜鹊、燕子等)生把小鸟名加进诗歌改编。
【设计意图:将几种鸟名加进诗歌,引导小学生在模仿中创造,提高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b.朗读、读准韵脚,建议加上表情和动作,读一读这节,并试着背诵。
(3)学习第三节感知少先队员的爱鸟情感。
a.自读第三节,思考“红领巾”为小鸟做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词语“崭新的木牌”“鸟巢”,正音。
b.音、形、义结合认识“崭”字及理解、运用新词“崭新”。
c.同法认识“牌”字及“片”字旁,练习正确运用“牌”字。
d.图、字结合,指导抓住象形字的特点形象生动地认识“巢”字。
e.创设情境,朗读第三节,提示读清楚押韵字朗读第三节。
【设计意图:本节诗歌共出现“崭、牌、巢”三个要求会认的字,其中“崭、牌”是形声字,在教学中通过实例继续有意识地给学生讲清各常见偏旁(即形声字的形旁)的来源、类属意义,在形声字表意上的主体作用等常识。“巢”字是象形字,教学中图字结合,凸显了象形字从图形到文字的有趣演变过程。结合 “巢”字形象地将雏鸟在巢中盼母归的画面展示在学生面前,引发学生对幼鸟的怜爱之情、争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豪情,帮助理解课文。】
3.深入文本,感情朗读。
1.出示 “捉、蹦、跃”,生认读组词。
2.引导发现这三个字的特点,并指导书写。
①交流左窄右宽字的书写规律,并找到要注意的笔顺
②重点指导“蹦”字的书写。
3.描写,临写,然后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选择这三字一同教写,在直观对比中不仅精确理解了“捉、蹦、跃”三个字的相同点和差异处,而且有效地降低了错误率。】
1.认读生字、词语。
2.作业: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动物的资料,或把诗歌读给家人听。
【设计意图:开放的作业,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