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浅水洼里的小鱼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复习巩固生字,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出对小鱼的怜惜和对小男孩的敬佩之情。2引导学生潜心全文,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及个性化的朗读来感悟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情感,逐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3在感悟朗读中进一步树立保护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我”看见一个小男孩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捡起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我”忍不住劝告男孩。鱼儿成百上千,是捡不完的,再说,谁在乎呢?男孩头也不抬地叨念:“这条小鱼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短短的两百多字,却勾画出一个心地善良,对生命认真到在乎每一条小鱼的小男孩,这是《浅水洼里的小鱼》带来的阅读魅力。故事短小简单,却昭示着一种对待生命的态度。读着这个故事,我们被感动,仿佛所有原本渗入心里的污垢被清除,直到心里只有那孩子捡鱼的身影,直到心里只有那一个信念:“这条小鱼在乎!”“在乎”一词扣人心弦,让我们体会到一种沉甸甸的分量。是啊,茫茫天地间,一条小鱼的生死谁在乎呢?浅水洼里的小鱼在乎。“在乎”在课文结尾处由男孩叨念出,让我们看到一颗对生命的敬畏之心,一种对生命的悲悯情怀。对渺小如鱼的生命给予如此的热情,这本身就彰显出一种人性的纯美。省略号并没有略去千百条小鱼对生命的渴望和在乎,更没有阻挡我们欣赏男孩这执着的“在乎”,这耐人寻味的省略号反让男孩头也不抬地弯腰捡鱼扔鱼的姿势,在我们心中成了一幅隽永的画面。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这里的小男孩已不是单纯的孩子形象,他是一个能听懂生命吁求的意象,是人们心中升起的一种道德律。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男孩爱鱼之情。教学难点是通过品重点句,重点词来挖掘文本所蕴涵的人文精神,让孩子们自然流露出对小鱼的怜惜和对小男孩的敬佩之情,从而树立保护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同学们,森林是小鸟的家,小鸟在美丽的森林里快乐地歌唱,玩耍;大海是小鱼的家,小鱼在蔚蓝的大海里自由地遨游。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小鱼在海底是怎样生活的呢?(播放课件:海底世界)
2、 可是有一天,大海涨潮了,你们知道什么叫涨潮吗?巨浪一层一层阵拍打着岸边,小鱼也被冲到了沙滩上。后来,潮水退去了,可是可怜的小鱼回却留在了沙滩的浅水洼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十八课《浅水洼里的小鱼》。(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 你们知道什么是浅水洼吗?(出示课件:浅水洼图片。)
4、 这些浅水洼里的小鱼,离开了美丽的大海,离开了亲爱的伙伴,它们的命运将如何呢?让我们一起去读读课文。
二、 随文识字,读通课文。
1、 初读课文、交流识字方法。
①翻开书132页,自由读课文,记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做上记号。
②遇到生字,你准备怎样认会它?(提醒学生:①借助拼音认字,这是个很好的办法,要注意将拼音多读读,把字音读准。②问问同学,也是个不错的办法,同学有困难,你要帮帮他,同学读对了,你要夸夸他。)
2、 检查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甚,至,蒸,死,继,乎,叨(领读,开火车读)
出示课件:生词小鱼(甚至,至少,蒸发,死亡,继续,在乎,叨念 )
3、 初步感知课文。
小鱼离不开大海,大海也离不开小鱼。而课文中的小鱼离开了大海,被留在了浅水洼后,发生了什么事?默读课文,想想该怎么讲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词语来巩固生字,为正确流利读课文打下基础,并且根据学生的思维,确立了带动全篇教学的词语-在乎,为深入阅读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 深入学文、感悟真情。
㈠学习第1自然段
1、 浅水洼里的小鱼们在乎什么呀?请读一读课文第1自然段,想一想。
2、 生交流
3、 师小结归纳:
⑴小鱼回不了大海,被困在水洼里.小鱼在乎的是能不能重新回到大海的怀抱里。
① 出示句子:“它们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自读,指读
② 板书“困”,大口框里边的“木”就如那些被冲上沙滩的小鱼,那“木”字外面大大的“口”就是一个个浅浅的小水洼。这时,小鱼的心里会怎么想?
[设计意图:“困”像房子的四壁围住了正蓬勃生长的树木,因此树只能无奈地佝偻着;“困”是一道道浅浅的堤,却阻断了小鱼跃回大海的路,小鱼只能“望洋兴叹”。“困”是什么?困是绝境。抓住一个“困”字,就可以理解小鱼的无助和无奈,小鱼的期盼和渴望。]
③ 被困在浅水洼里的小鱼只有一条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出示句子: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
你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鱼的多?
出示:被困的鱼――成百上千 不计其数
[设计意图:抓住“多”字,并进行替字训练,说明遭遇同样命运的小鱼不是一条,两条,而是成百上千,不计其数,为理解下文小男孩不停地捡鱼扔鱼作好铺垫。]
④ 这可是几千条活生生的小生命啊!时间长了,这些小鱼回不了大海,它们会怎么样?
⑵理解最后两句
① 交流 出示――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齐读)
② 这两句中,哪些字词写出了小鱼有生命危险?(吸干 蒸干 干死)
理解“蒸”,下面的四个点就像太阳发出的光,中间的像个水字,一横就是沙漠,火在烤着水。温度越来越高,水分越来越少,这些小鱼就要被活活蒸死,干死了,那会是什么样的滋味呢?(痛苦 难受 活活受煎熬 生不如死……)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朗朗晴天,白天沙漠上的温度一定会很高。“吸干”“蒸干”“干死”这些词语读来让人产生一种揪心的疼,这是多么沉重而恐慌的“干”啊!每一点水分的流逝都将小鱼们更近地逼近死神的阴霾之中。每一点水分蒸发带走的都是小鱼们生的希望。“干”是小鱼的困境,“干”是小鱼的绝境。而绝境的到来,竟“用不了多久”。此时的“蒸”字也已不再是一个平面单调的词汇,它有着如同炙烤的感觉,有着如同触及心灵的痛楚。一个“蒸”字,解读不完小鱼的紧张和忧虑,解读不完孩子们的同情和怜悯。]
③ 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浅水洼里本来水就不多,现在太阳烤,沙子吸,里面的水越来越少,越来越热,小鱼们痛苦地挣扎着。这时,你的心情怎样呢?(伤心)请你带着伤心来读一读。(悲痛)请你带着悲痛来读一读……
④ 齐读,板书:干死。
4、 小鱼们在浅水洼里不停地蹦跳着,挣扎着,美丽的鳞片都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小嘴一张一合,呼吸是多么得困难。孩子们,拿好课本,再一起有感情地来读一读第1自然段。
5、 如果我,如果你,如果我们就是浅水洼里的一条小鱼,这时候火热的太阳就要升起来了,我们会怎么想,又会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要让孩子真正走进故事,就一定要让小鱼先游进他们的心里,让小鱼成为他们抹不去的牵挂――这些小鱼是从哪里来的,它们将面临怎样的命运呢?课文的第1自然段较为详细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情境和起因。阅读这一段的关键是让学生进入文本所描写的世界,去真切体会小鱼的处境。只有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小鱼危险的处境,才能更好地理解小男孩的举动,也才能感受到小鱼生命搁浅迫切需要帮助的内心世界。本自然段的教学采用了语文特有的三种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一是通过引导学生咬文嚼字,通过抓住三个带“干”的词语:吸干,蒸干和干死,来让学生体会小鱼的处境;二是让学生展开形象化的想象,揣测小鱼会怎么说,怎么想,来体会小鱼的心情;三是通过诵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再现情境和表达感情。]
㈡学习2――6自然段
1、是呀,此时浅水洼里的小鱼是多么想有人来救救它们呀!除了小鱼在乎自己的生命,还有谁在乎它们呢?
2、小男孩也在乎。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细读2-6自然段,边读边用笔划出这些句子。
句一:他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个小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⑴你从哪些词中体会到的?(走得很慢:不想放过一个水洼,不想漏掉一条小鱼。不停地:抓紧时间,鱼很多。用力:把鱼送回大海,不然会被海水冲回来。)
⑵理解“扔”:小男孩不是把鱼捧着放进大海,而是扔向大海,这怎么能看出小男孩在乎小鱼呢?(为了能救更多的鱼,因为太阳渐渐升高,不快点捡,用不了多久,小鱼就会被干死。他在乎每一条小鱼的生命。板书:在乎生命)
⑶是啊,用不了多久,小鱼就会被干死,那到底是多久呢?浅浅的水洼,成百上千的小鱼轻轻一次呼吸,也许绝境的到来只有五分钟:再过五分钟,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浅浅的水洼,干燥的沙粒轻轻一吸,也许绝境的到来只有一分钟:再过一分钟,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救会干死;浅浅的水洼,太阳升起,阳光越来越炽热,水分迅速蒸发,也许绝境的到来就在十秒之后:再过十秒钟,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他走得很慢,因为水洼太多,被困的小鱼太多,他怕走快了遗漏了哪一条小鱼;他不停地弯腰,即使累了也不停下来。他要赶在太阳升起之前,在小鱼被蒸干之前,将小鱼送回大海;他用力地把小鱼扔回大海,他知道,如果他用力太小,小鱼还是会留在沙滩上。这样的动作要重复多少次呀,想象一下,小男孩在捡鱼扔鱼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
⑸是呀,因为他在乎每一条小鱼的生命,所以,即使太阳炙烤着沙滩,即使汗水不停地流淌,即使已经筋疲力尽了,他仍然不停地捡呀,扔呀,多么感动的一幕,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吧!
[设计意图:“走”“弯”“捡起”“扔回”这四个动词写出了小男孩全神贯注和不遗余力的情状。“用不了多久”原本是个模糊的时间概念,通过“五分钟”“一分钟”“十秒钟”三个假设赋予其实实在在的,可以看得到的时间精度,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男孩扔鱼不是他不在乎小鱼,而恰恰相反,正因为他在乎每一条小鱼的生命,明知救不了全部,却仍然不遗余力地捡着,不停地扔着,只为了一个信念,“救活一条小鱼,就是救活一条生命”。在男孩的心里,每一条小鱼都是独立完整的生命个体,都和人一样有生存的权利,有获得同情,关爱和帮助,呵护的需要。生命无论大小,不分贵贱,都值得我们去珍视。哪怕它小到一棵草,一朵花,一只鸟,一条鱼,只要是生命,都有他存在的意义。]
句二:“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头也不抬:抓紧每分每秒去救小鱼。)
句三:“这条小鱼在乎!”小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小鱼扔进大海。他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⑴一边-一边:为了赶在太阳升起前救出更多的小鱼,连说话时也没有停下来。两个不停地:写出了小男孩明知捡不完,依然不放弃。叨念:写出了小男孩对小鱼的怜惜,呵护。省略号:说明小男孩在乎的小鱼太多,不是一条,两条,三条,而是每一条。
⑵小男孩在乎每一条小鱼的生命,而每一条小鱼也都在乎自己的生命。谁能把这个句子读得更好。(指名读,齐读)
3、如果此刻那位劝小男孩不要捡鱼的叔叔就站在我们的身边,他说:“水洼里有成千上百条小鱼,你是捡不完的,你为什么还在捡?谁在乎呢?”让我们一起来回答他——“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4、 读2-6自然段,感受小男孩用心挽救生命的执着。
[设计意图: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生的希望。可有谁在乎这些生命,有谁在乎这些生命的渴望,有谁在乎这些垂死挣扎的生命的“在乎”?本四个自然段的教学,通过几个重点词语的理解,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小男孩对小鱼的在乎是发自内心的,没有太多的言语,没有太多的矫揉造作,寥寥几笔却在不经意间告诉我们:尊重生命无需太多的理由。不要放弃,不要抛弃,因为“这条小鱼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四、 深化情感,拓展延伸
是啊,小男孩很善良,有一颗爱心,他在乎的是每一条生命。这个故事我们读完了,你想想:除了故事中的小男孩,还有谁会在乎大千世界那些活生生的生命,那些值得我们珍惜的东西?
每天清晨,当我们听到小鸟在唱歌,那有多好;
每到河边,当我们看到小鱼在嬉戏,那有多好;
每到之处,鲜花盛开,小草翠绿,那有多好;
生命只有一次,小鸟在乎,小鱼在乎,花儿在乎,我也在乎。
[设计意图:通过说话训练和朗读小诗,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从而树立起保护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