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本课的四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诵读课文。
3、体验作者重归故里的情感;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感。
播放音乐《神密园之歌》,朗诵游子思乡的一段话:离乡三年有余,乡愁开始渐渐地在某些个夜深人静的时候悄悄袭来,好似一习凉风掠过荒原,颇让人感伤。记得刚离家时,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固执单纯地认定着自己要走出去,我的未来属于大城市,老家只不过是逢年过节返乡探望的地儿。三年多了,也不知道是经历多了,还是看世界的角度不一样了,当初的誓言已悄然滑落于岁月的风霜里了,游子的思乡情结变得越来越浓郁,越来越香醇。
师:这位游子,他才离开家乡三年,每到逢年过节还回去探望一下,对家乡竟有如此深的依恋:而一个人,如果离开家乡几十年,对家乡的思念又该是怎样的浓烈啊!
课件出示贺知章画像。(配以古典音乐高山流水)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老爷爷,他叫贺知章,这位老爷爷啊活了85岁,相传在他十岁的时候,就和父亲离开了家乡去求学,离开家乡后,和父亲两人生活十分艰苦,但是贺知章克服困难坚持读书,因此他的书读得非常好。八十三岁那年,老爷爷迈着蹒跚的步子,回到了家乡,十分激动,于是就写下了《回乡偶书》一诗。
读了题目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呢?
理解题意:偶,偶然的意思偶书呢,偶然间写下的诗。
偶然间写下的诗常常是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才有了一时的感受,诗人贺知章回家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感受呢,我们来细细地读一读他写的这首诗吧!
二、初读古诗
师:我们先来读读这首古诗,同学们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
生:自由读古诗,划出生字。
师:你们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我不懂“鬓毛衰”是什么?(师:引导理解“鬓毛衰”)
师:老师可要考考大家会不会把整首古诗正确地读出来。(课件出示诗句,学生齐读)大家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这些字。(出示:“客”“何”)读准字音、组词。
师:大家读得真棒,有哪个小组也来读一读。(指两个小组读)
三、品读诗句
过度:同学们真厉害,那么快就能流利地读诗句了。
1、品读第一句诗
师:读了这首古诗,你知道贺爷爷是什么时候离开家乡的吗?
生:年轻时
师:又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呢?
生:年老时
师:真聪明,你们是从哪句诗知道的?
生:“少小离家老大回”
师:真聪明,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课件出示第一句诗句)
2、品读第二句诗
师:(课件出示第二句诗句)大家来看看这句诗,,谁知道“乡音”的乡是什么意思呢?
生:家乡、故乡
师:我们班有谁是离开自己的家乡来这里读书的,请举手。
你的家乡在哪里?你能用你的家乡话说说“大家好”吗?(生说)
你离开了家乡到这里读书,你想念家乡吗?(生:想)
【设计意图:通过让孩子用自己的家乡话说“大家好”活跃课堂气氛。】
师:诗人离开自己的家乡五十多年了,你们说诗人想念家乡吗?(生:想)
是啊,真应了那句“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请同学们带着想念的感情读这两句诗。生:齐读。
3、品读第三、四句诗句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老师请同学们欣赏着一幅图,想想诗中哪句诗讲到这幅图?
生: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师:图中画了哪些人?
生:儿童和老人
师:和爷爷离开家乡时这些小孩子出生了吗?(生:没有)
那么当这些小孩子看到贺爷爷时,认识他吗?(生:不认识)
真是“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师:如果你是这些孩子的其中一个,你会问贺爷爷什么呢?现在老师来当贺爷爷,谁来当图中的孩子?
生问:你是谁?
师:我是贺知章。
生问:你从哪里来的?
师:我从京城回来的,这里是我的家乡。我家就住在村头,你们认识村头的贺老伯吗?他就是我的弟弟。你们可知道我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训练说话能力。】
师:如果我是贺知章,我会这样想:我离开家乡几十年了,想家想了几十年,现在终于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乡了,但家乡早就不是我记忆中的家乡了,唉,这怎能不然我感慨万端啊!(老师带着思乡伤感的语气诵读全诗。)
【设计意图:老师起示范作用、让学生从老师的感情中更加容易理解当时诗人的感情。】
4、多种形式读诗句
师:你们能感受到我的心情吗?你们想来读读吗?(生:想)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老师想听听谁最有感情读。(学生自由读)
师:老师请同学们来读一读。(全班读、小组读、男女对读、个别读。)
四、趣味朗读
师:同学们都成了一个个小诗人了。古诗我们除了有感情地朗读,还可以诵,有谁能背出这首诗?(请3个学生背)
师:同学们真厉害,老师这里有一种很有趣的读法,你们想来看看吗?
【出示视频http://v.ku6.com/show/HczKUTqZ3To2FQSn.html】(学生跟读)
师:古诗除了读和诵,我们还可以唱出来的。
【出示视频http://www.56.com/u36/v_NDgzMTgwMDI.html】(师生同唱)
【设计意图:丰富诗歌的不同读法,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唱歌、韵律读帮助学生记忆诗句、背诵诗句。】
5、课外延伸
师:贺知章爷爷进了村子后还看到了许多事情,在很多亲朋好友家里了解了近70来年一些人和一些事的变化,他再提笔写下第二首诗:回乡偶书二首
你们想看看吗?(课件出示《回乡偶书二》)大家自己读,不会读的字可以拿字典出来查一查。(学生齐读)
《回乡偶书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
6、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感受到诗人那种热爱家乡、思念家乡之情。其实,热爱家乡、思念家乡这千古不变的情怀还体现在许多的古诗当中,同学们回家后可以运用互联网去搜索更多的思乡古诗或者关于贺知章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