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坐井观天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认识“沿、际、信”3个生字,会写“蛙、信、错、沿、抬、际、答、还”8个字。
2.借助随文识字的形式,运用多种方法识字。
3.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而汉字是表意文字,因此学生只有从“音、形、义”三方面着手学习,并达到会写、会用的目标才算掌握。下面以此作标准,对学生情况进行分析:
优势: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较为简单的加一加、减一减等识字方法,逐渐有意识运用形声字等字理方法识字;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词语意思,进行词语积累;在书写时,能够从结构、特点、关键笔等方面入手观察汉字特点。
劣势: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但是在书写时,仅能逐个观察,不能将结构、特点类似的汉字进行总结,缺乏观察、整理、归纳的能力。对于字义的理解,仅依靠生活经验,对一字多义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教学重点:学会“蛙、信、错、沿、抬、际、答、还”8个字。
教学难点:写好“信、错、蛙”等横较多的字;了解“际”的意思;注意“错”中金字旁的竖提要从第二个横起笔。
(一)回顾单元导语,明确学习主题
1.朗读单元导语,回顾本单元学习任务。
2.朗读《识字4》
【设置意图与效果分析】以本单元的一组教材为单位进行教学,让学生明确单元主题及学习要求。通过朗读《识字4》,也让学生体验识字快乐,巩固上节课的学习成果。
(二)营造故事氛围,引入课文学习
1.【师】今天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来到了教室,是谁呀?
【生】青蛙。(贴图)
2.识记:“蛙”
【生1】换一换
【生2】加一加
3.区分同音字“蛙”与“洼”。
4.【师】这只青蛙坐在哪,又在看什么,你能用《识字4》中的一个成语来形容吗?
【生】坐井观天。(板书课题)
【设置意图与效果分析】通过语言与板书营造文本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区分同音字,让学生明白了在学习生字时可以借助偏旁识字,帮助了解生字意思。
(一)初读课文标段,整体感知课文
自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并核对。
(二)再读课文圈画,重点关注生字
再读课文,对照生字表,在课文中圈画出生字并读一读。
【设置意图与效果分析】通过两次朗读,不仅帮助学生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圈画生字的方法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关注所学生字,进而提高识字效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师】小鸟是在哪儿和小青蛙说的话?答案就藏在第一自然段中,快读读。
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生】井沿
【师】谁上台来指指哪是井沿?(学生贴词卡)
小结:井沿就是井的边。
2.识记:“沿”
【生1】换一换
【生2】加一加(提示:右边不是“几”,右边第二笔是横折弯。)
【生3】编故事:三点水表示水,右边的部分就像山,“沿”就是水顺着山流。
3.朗读带有“沿”的词语和句子
沿岸——长江沿岸风景秀美。(配图)
沿线——铁路沿线景色迷人。(配图)
4.北京方言发音补充:“沿”只有一个读音,但是我们学校后面那条街叫前门西河沿街,作为北京人可别读错了地名。
5.把“沿”放回句子中再读一读。
【设置意图与效果分析】通过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找小鸟和青蛙说话的地点,帮助学生提升提取信息的能力。学生在指一指、摆一摆“井沿”的位置,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读一读扩展的词语、句子以及说说带有“沿”的地名等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更感受到了在生活中识字的乐趣。
(二) 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师】看同学们读得这么认真,小鸟和青蛙还给大家带了句子!快读读。
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2.发现“答”、“还”是多音字,并进行多音字组词(教师用ppt输入学生所说词语)
【设置意图与效果分析】学字是为了用。因此在教学中有意识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好习惯。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课中休——快速抢答
【师】先读读屏幕上的词语
管中窥豹 一叶障目 无边无际
徒劳无功 拔苗助长 瓜熟蒂落
抢答:请问哪个词表示“一眼望不到边”?
【生】无边无际
2.朗读句子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3.【师】为了奖励大家,小鸟想带我们到各处去看一看。(出示图片)
这就是无边无际的天空,下面是无边无际的大海。我们又跟着小鸟穿越了无边无际的沙漠。翻过一座座山丘后,看到了无边无际的草原。这些景色是多么的美丽啊!
【设置意图与效果分析】通过边看图边读带有“无边无际”的短语,引导学生在想象画面基础上理解词义,进而有助于识记“际”字。
4.识记“际”并组词。
提示:“际”是左耳刀,第一笔是横撇弯钩,“小耳朵”要写得高而窄。
教师补充词语:边际、国际、交际、星际、无边无际、一望无际
学生朗读词语。
5.识记“错”。
6.再读句子。
(四)学习第六、七自然段
1.【师】在这个故事中还有两个生字朋友也想和我们见面呢,就藏到句子中,快读读!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2.识记“抬”
【生1】加一加;
【生2】换一换:
【生3】形声字
区分同音字“台”和“抬”。
3、小练习:完成学习单第一题(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写,其余学生完成学习单,区分“蛙”、“洼”以及“抬”、“台”)
练习——核对——同桌互查、评价——修改
4.识记“信”
【生1】加一加
【生2】编故事:“单人旁”表示人,“言”表示说话。人说话要讲信用。所以记住了“信”。
【设置意图与效果分析】在追本溯源学习汉字的过程中,学生运用了“形声字”和“会意字”的字理解析,从“音、形、义”的角度学习生字。讲练结合的组词练习能有效帮助学生更牢固地记字。
分自然段朗读全文。
【设置意图与效果分析】把这节课所学的字再带回课文中朗读,学生读得更熟练了,有的孩子甚至读出了自己的感情。这样的做法有助于学生享受识字乐趣,产生学习的成就感,也为第二课时理解课文打下了坚实基础。
1.8个生字按结构怎么分?
【生】“蛙、信、错、沿、抬、际”是左右结构,“答”是上下结构,“还”是半包围结构。
2.左右结构的字,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生1】左窄右宽。“蛙”是左短右长。
【生2】写“信”字的时候要注意横间距一样,横的长短不一样。
【师】对于横较多的“蛙、信、错”,要注意横间距等宽,横的长短要看清。在书写“错”时,要注意什么?
【生】金字旁的第五笔“竖提”要从第二个横起笔。
教师范写“错”。
3.上下结构的字“答”,在写的时候注意什么?
【生】“答”上扁下长,上窄下宽;撇捺要舒展;
教师范写“答”。
4.学生书写练习——展示——评价——修改
【设置意图与效果分析】引导学生自主归纳结构特点,抓住易错点,注意书写细节,有助于学生体会汉字之美,记住汉字字形特点,进而帮助学生感受汉字的魅力。
【师】本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运用了多种识字方法学习8个了生字。那么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坐井观天》,了解故事背后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