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汪伦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认识“赠”等6个生字,用自己的方法识记字形。
2.会正确书写“乘、汪、舟”三个生字,结构匀称、美观。
3.在故事补充中体会诗人与好友间的真情。
4.有感触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收集更多的送别诗。
《赠汪伦》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25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是一首千古传颂的送别诗。在课程整合的当下,我将诗人李白诗中内容与诗外的故事整合,由此送别诗延伸到更多的表达类似情感的古诗,在巧妙的情境中体会诗人与好友之间的真情与厚意。实现了学习古诗的内容最大化,理解容易化,能力提升化,学习快乐化。
随故事理解重点词句意思,真正体会诗人和好友间的真情,感悟珍惜友情的重要。
1、课前小游戏:同学们,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你们一定会背诵很多古诗吧?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场诗歌竞赛。老师说上句,看哪个孩子能对出下句来,好吗?
夜来风雨声,( )。小荷才露尖尖角,( )。
举头望明月,( )。儿童散学归来早,( )。
2、孩子们表现真棒,古诗一点都难不倒你们。那写这些诗的大诗人你们又知道多少个呢?(生自由说)
3、是呀,唐代大诗人“李白”是我们最熟悉的了。
4、李白一生留下了近千首诗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赠汪伦》。
1、跟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解释“赠”。我们以前也学习过一首题目中有“赠”的古诗。(生回忆《赠刘景文》)生答:“赠”的意思就是“送”。
3、汪伦是一个人的名字,是安徽泾县桃花潭附近的一位村民。
4、孩子们,真挚的友情是人生路上最值得珍藏的一段记忆,生性豪放的李白究竟写下了一首怎样的诗来赠送给汪伦呢?(板书:李白 汪伦)(李白肖像,附李白简介)
1、自学提示:(1)画出生字词,通过拼音认读。(2)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诗。
2、孩子们,请你们根据提示,捧起书,自由自在地读,无拘无束地读,摇头晃脑地读,注意一定要把字音读准哦!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同桌讨论讨论,也可以做上记号待会儿和大家共同解决。(生自由地读诗)
3、师:好,现在让老师检查一下你们的自学成果。指名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
4、学学写本课2个生字,舟、 乘、 汪。课件出示生字和组词,师在田字格中板书。生写在生字纸上。
5、全班带着节奏齐读全诗
6、指名读全诗,及时表扬鼓励
7、全诗附带注释。(播放视频理解)
9、你能根据老师给出的注释把这首诗大概的意思说一说吗?(一边看课件一边说)齐读。
1、师:同学们,李白和汪伦能成为好朋友,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故事呢!你们想听吗?师讲故事。
2、你从哪句诗句中体会到了李白与汪伦的深情厚谊呢?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桃花潭水真的有千尺深吗?理解深千尺:虚指,夸张的写法。说明桃花潭的水很深。
(2)同学们,汪伦虽是用计将李白骗来的,但两人却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然而,相聚的日子总是过得太快,李白不得不离去了。站在船头,那湛蓝的桃花潭水,更是触动了诗人的离别情怀。于是,李白情不自禁地用水深来比喻情深。(板书:水深 情深)李白哪里是想说水深,他分明是想说……是啊,纵然桃花潭的水再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意深啊!真是水深,情更深。(板书:更)
(3)是呀!深深的桃花潭水怎么能比得上汪伦前来送行的情意呢?引导读,指导读。(用上“即使......也......,哪怕......也......,虽然......但是......,尽管......还是......”这些关联词)
3.情境导读全诗,熟读成诵。
一首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此时,你就是李白;此刻,你就站在船头,让我们把对好友的深情表达出来吧!
(1)一读:想象一下,此时,你就是一代文豪李白,你就站在船头,望着踏歌赶来相送的汪伦,你不禁脱口而出……(请一男生读全诗)
(2)二读:是啊,相聚须尽欢,分别不忧伤,李白和汪伦都是豪爽之人,就让这首诗挥去那淡淡的离愁别绪吧!……(请一女生读全诗)
(3)三读:对,这就是“诗仙”李白,就让我们再次吟诵起这首流传千古的《赠汪伦》……(齐读全诗)
4.一首诗还是一曲动人的歌,用唱的形式背出来吧!播放儿歌《赠汪伦》
1.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除了这首《赠汪伦》外 ,李白还写有的另外一首送别诗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课件出示)
2.欣赏其他的送别诗:(课件出示)
(1)高适《别董大》)
(2)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展开想象 仿写古诗
下课了,老师觉得很舍不得离开,所以也仿写了一首这样的诗送给你们,同学们,你们能不能用脚打拍配合一下接受呀?
(1)小练笔:生踏脚打拍,师读仿写的诗
(2)作业:生课后试写。
六、板书:
赠汪伦
李白 汪伦
水深 情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