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活化石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一、教学目标:
识字。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树立保护动植物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
1、识字。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同学们,你们都知道恐龙吧!从哪知道的?现在还有恐龙吗?既然恐龙已经死了亿万年,现在的人类又是怎样知道它长什么样的呢?科学家通过一块块化石,就能看到亿万年前的动物、植物。
出示课题(出示课件)解释“化石”。
什么是化石?你们见过化石吗?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认识几种“活化石”。
1(出示课件)要求会认的字,学生读。
2去掉拼音读。
3游戏“走迷宫”识字。
4认读词语。
5自读课文,思考:1、为什么要叫活化石?它跟化石有什么区别?2、书上介绍了那些活化石?
6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第二自然段(课件)让学生观察树的特点和树叶的形状。
(2).齐读划线句子。回答( )像( )。再读:一片片叶子 ,一把把扇子。
(3)再读课文,说说银杏树在生长上还有什么特点。(看图片)
(4)教师讲述银杏树的其他用途,特点。
(5)指导朗读,注意重点词语。
7学习第三自然段。
说谜语“圆滚滚的身子黑白配,爱吃竹子、爱爬树,是我们的朋友,是国宝。”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动物。(熊猫)
(出示课件),让学生说说大熊猫的外形特点及对大熊猫的了解。
老师介绍大熊猫生长时代及以前的生活特点,以前大熊猫是吃肉的。
学生朗读,带着喜爱的语气。
8学习第四自然段。
(1)(出示课件)认读“鲟、鳞、核、缺、稀”这些字形较难的字。
(2)出示课件,学生观察它的样子。
(3)出示问题学生找一找,读一读,从问题的解答中学生增加对中华鲟的了解。
9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都是“活化石”,对研究生物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
10介绍其他活化石的资料,激发学生对地球生物的保护意识。
齐读课文,注意生字字音及标点符号的停顿。
范读课文,读出感情,学生自由读。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几种“活化石”,谁来说说它们各自的特点。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娃娃鱼等这些动植物,他们都是从远古时代活到今天的生物,科学家把它们叫做“活化石”。它们都十分珍贵,我们都要好好保护它们。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其它一些活化石和珍惜动植物,请小朋友们课后去看看课外书,查阅资料,会了解到更多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保护这些珍贵的生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