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酸的和甜的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2、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不要轻信陌生人的道理。
3、引导学生理解“迫不及待”和“大口大口”这两个词语。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2、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多媒体,动物名称图片,动物头饰。
师:同学们这一串串的葡萄会是什么味道的呢?
生1:酸的
生2:甜的
板书:酸的和甜的。
二、质疑想象,朗读感悟。
1、师:本篇课文谁说葡萄是酸的?谁说葡萄是甜的?
生:小狐狸,小松鼠,小兔子说葡萄是酸的,小猴子说葡萄是甜的。(教师板书把小动物的名字写在黑板上)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为什么这样说呢?
2、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a、找一名学生朗读,
b师:同学们小狐狸想吃葡萄吗?从哪里看出来的?他吃到了吗?
生:从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看出来小狐狸想吃葡萄。他没有吃到。
师:他没有吃到为什么还说葡萄是酸的呢?
生 :他自己吃不到也不希望别人吃到。
3、出示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师:那小松鼠小兔子怎么也说葡萄是酸的呢?(找同学读)
生:小松鼠是听到小狐狸说葡萄是酸的,又告诉了小兔子,所以他们俩就认为葡萄是酸的了。
师:你们想对他们俩说点什么吗?
生1:我想对小松鼠说:不要太相信小狐狸的话,你应该自己去试试。
生2:我想对小兔子说:不能太相信别人。
4、出示课文第四自然段
师:同学们看谁来了(出示图片)小猴子来了,他看见那么多的葡萄是怎么做的?(找学生读这一自然段)
生:迫不及待的爬上葡萄架。从迫不及待看出小猴子特别地想吃葡萄
5、出示五、六自然段。
师:好心的小松鼠和小兔子能让小猴子吃酸酸的葡萄吗?(找学生朗读这一部分)。他们的劝说管用了吗?
生:没有
6、出示第七自然段。
a、师:小猴子没有听他们俩的话,怎么做的?结果呢?
b、生:结果小松鼠和小兔子发现葡萄不是酸的而是甜的。
师:从哪儿看出葡萄是甜的呢?
生:从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7、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师:小松鼠和小兔子不明白小狐狸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你们明白吗?(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师板书:不能轻信别人 ,要敢于自己尝试
三、读读比比
1、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2、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师:同学们看看加上一个词语,你们觉得有什么变化吗?
生1:从迫不及待我感觉小猴子特别地想吃到葡萄。
生2从大口大口的我感觉到小猴子吃到的葡萄肯定特别的甜。
……
3、练习
同学们( )地看书。
小朋友( )地做游戏。
小鸟在空中( )地飞翔。
四、课文表演
找一名叙述者和四名扮演小动物的同学演课文内容。
五、出示顺口溜巩固课文
葡萄大,葡萄圆,
串串葡萄狐狸馋,
摘不到,硬说酸,
松鼠兔子不分辨。
小猴子,不轻信,
迫不及待架上攀,
自己尝试味道甜,
凡事都要亲体验。
亲体验。
六、出示乞讨孩子的图片。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1、出示一张图片,告诉学生这些孩子原本是健康的,是被人贩子为了乞讨而致残的……
2、出示骗子招数图片
3、出示我要这样做图片。教师指导孩子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应对。
68页《用尾巴钓鱼》《小马过河》
八、续编故事
小松鼠和小兔子真不明白,小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
于是他们找到了小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