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活化石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4、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
学生对化石的知识了解不多,但是对银杏树和大熊猫比较熟悉。在学习中要从学生的知识出发,让学生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的同时,呼唤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物的意识。让学生动口、动手、走出教室、走出校门,查阅有关古生物的资料,培养他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课堂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引发他们研究,探索的欲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识字、写字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4、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情分析:
学生对化石的知识了解不多,但是对银杏树和大熊猫比较熟悉。在学习中要从学生的知识出发,让学生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的同时,呼唤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物的意识。让学生动口、动手、走出教室、走出校门,查阅有关古生物的资料,培养他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课堂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引发他们研究,探索的欲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教学过程:
一、播放课件,激趣导入。
1、师述: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组图片(多媒体)。你知道这些都是什么吗?
生:化石。
教师板书课题:化石。
2、师:结合刚才看到的图片和课前搜集的资料,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化石? 你见过化石吗?它是什么样子的?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活化石。板书:活化石。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整体感知。
1、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到书中去找答案。
出示课件(读书要求)自读课文。
教师巡视,看看学生是否能把生字字音读正确;看看哪些学生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随时予以表扬。
2、指名学生读课文,检查是否能正确、流利地把课文读下来。
在指名读的过程中,相机帮助学生纠正生字的读音,理解一些词语(这个环节要完成重点生字词的教学)。
3、交流课文讲了几种活化石呢?(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
(学生回答时,多媒体出示相关图片)
三、熟渎课文,探究语言文字。
师:我们已经知道活化石可以帮助现代的人了解许多古代的知识。那么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收集到哪些有关的信息呢?
1、要求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读书思考,对有关的语句做上记号。
交流:此环节须达到以下目标:
A对相关语段正确、流利地朗读。
B能通过语言文字提炼信息:
银杏树——古生物、珍贵、生长慢(这里要学生理解公孙树名字的由来)叶子像小扇子。(观察图片)
大熊猫——古生物、爱吃竹子,祖先是食肉动物。
中华鲟——古生物、有一亿多年的历史、大、重、怪、少。
C通过观察以上的文字,让学生借助老师提供的关键词依次说一句心理话。
(1珍贵2稀有3保护4缺乏)
学生依次可能出现的语言为:1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真是珍贵呀!
2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是稀有的古生物。
3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是珍贵、稀有的古生物,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
4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是珍贵、稀有的古生物,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如果缺乏保护,它们就会像恐龙一样灭绝。(这里教师可以随机拓展有关恐龙灭绝的文字。)
此环节意在让孩子理解本文出现的重点生字词的意思,并加以运用,同时提炼出本文所要传达的信息——让学生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增强保护珍惜动物的意识。
D有感情朗读全文。
四、实践活动。
1、学生阅读教师事先搜集好的有关古生物的资料,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给大家听。
2、课外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可以是本课介绍的三种古生物,也可以是其他的古生物。但对查阅的内容有明确的要求:将查阅的资料整理好,不一定长篇大论,但必须尽力能流畅地向大家介绍,可以在班级内开一个交流会,让学生充分展示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