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知识目标:学会生字,了解古诗大意。
能力目标:理解领悟诗意,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情感目标: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体会作者忧伤之情。
学生具有初步的识字能力和观察图画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利用图画理解字意和诗意。
了解大意,把握作者的思乡之情,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一,以图导入。
出示图片,看图片学生配以古诗,感受到图和诗的和谐。
每一首古诗都讲述了一个故事,都可以配以优美的图画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它又讲述了什么故事。
二,学习古诗
出示古诗,板题。指名读,纠正读音,注意停顿。
解释题目(采用扩词,换词的方法理解)
介绍作者。(从家乡,创作,性格,交友等方面介绍)
检查词语读音,(出示投影)采用多种方法读。同时质疑,解答
(一边读一边理解词义,同时运用到联系生活,联系资料的方法)
小组合作,理解诗意。
共同交流诗意。作者回到家乡心情如何?(高兴)指导朗读。
深入理解,了解诗的意境。
故事配图,图中描写的是哪句古诗?图中有谁?古诗中是怎么称呼他的?称谁为客?
理解“客”,指导书写,板书。
称贺知章为客人对吗?(对,结合图画和古诗说理由)(不对,也结合图画和古诗说理由)
明明不是客人,孩子们却称她为客人,他的心情如何?(无奈 ,伤心,酸楚)
指导朗读,读出内心的悲伤。
检查背诵,看谁背得快。
扩展
贺知章离乡五十多年,回到家乡物是人非了。心情很复杂,激动的同时加入了无奈和伤感。他还写了回乡偶书(二),一起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