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酸的和甜的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通过学习课文,懂得平时做事情要像小猴子一样,不能光听别人的话,而是要多观察、多思考,有时还需要亲自尝。
2.正确、流利第朗读课文。分角色读好文中小动物的对话,并尝试演一演。
3.认识“酸”“葡萄”“狐狸”“迫不及待”等生字、词语。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猴”“串”“兔”等生字。
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再配以连环画,会更加吸引。 故事内容并不困难,加上多幅插图的帮助,孩子们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不会太困难。加之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写字能力,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大胆放手,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的发展。
课文在理解上比较困难的有两点:一、狐狸说葡萄是酸的,是在安慰自己“受伤的心灵”,因为它想尽办法也没吃到葡萄;二、小猴子敢于“大口大口地”吃葡萄,并不是盲目的,而是经过了观察、思考、判断等,这正是值得每个孩子都要学习的做事方法。教学时,我们可以借助插图,联系上下文、比较阅读等,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体会故事所传达的主题思想。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小动物们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怎么想的,达到有感情地朗读的同时,为参与表演做好铺垫。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结合插图,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 通过读课文,懂得小猴子是通过观察、思考、判断等,才“大口大口地吃葡萄”,和小兔子、小松鼠的做法截然不同。
2. 理解狐狸是因为吃不到葡萄,为了安慰自己才故意说葡萄是酸的。
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㈠出示插图,认读词语“葡萄”
1.老师先请小朋友看一幅图。你看到了什么?(葡萄)
2.出示词语葡萄
——自己拼读一下这两个生字。它们放在一起是一个词语,要都成“葡萄”(轻声),大家一起读。
——观察“葡萄”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跟大交流一下你的想法。(字形很像,都是草字头,说明跟植物有关系。)
3.再看看这架葡萄,你还有什么发现?(葡萄成熟了。)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大多数葡萄在成熟后是紫色的……)
4.出示词语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
——指名拼读,指导停顿。
㈡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跟写。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讲的就是关于葡萄的事儿。跟老师一起写课题。(边叙述边板书,强调“酸”的“酉字旁”;“甜”是要用舌头去尝一尝,才知道的……)
2.加上题号,连起来再读课题。
【设计意图】低段学生由于年龄原因不容易马上进入课堂学习,所以在引入部分,第一时间就引发学生的疑问,进而引出课题。在板书课题部分,教师充分利用了板书时间,指导课题中生字、难字的书写,并让学生书空跟写,以达到识字、强化的作用。本课中还出现了“葡萄”“狐狸”等需要注意轻声的词语,在这里利用“葡萄”一词,强调轻声的读法,为后面学生再读到需要轻声的词语,会自觉注意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明确角色。
1.打开书。这是一篇看图学文课,一年级我们已经学过这样的课文了。请你借助图画和下面的拼音提示读一读这个故事吧!
3.故事中都出现哪些小动物了?快找一找,告诉大家……(教师按顺序贴图,分别出示小动物的名字,引导读准字音。)
4.出示狐狸 松鼠 兔子 猴子
——读一读这四个小动物的名字,在字形上你有什么发现?
——这三个字都有“反犬旁”。下面看老师把这三个带“反犬旁”的字写在田字格里。(教师范写:狐 狸 猴)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这个故事。面对这一架葡萄,小动物们是怎么说,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呢?在这几个小动物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三、分段朗读课文,识字学词
1.要求把句子读通顺,边读边思考文中的小动物们做了什么、说了什么?读后标上自然段。
2.订正自然段,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在读清字音的基础上,初步捋清文章脉络。并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初步了解学生的学情。在平时教学中,我采用以三颗星为奖励互评的方式进行朗读评价,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倾听的同时,也学会如何朗读。碰到读得好的同学,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信心倍增;碰到读的还有不足的同学,指出问题,通过自己再展示,强化正确朗读方法。这种评价对孩子的朗读既起到了激发兴趣的作用,又达到了学习朗读的效果。】
品读课文,感悟故事寓意
㈠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狐狸的内心
1.故事是从狐狸开始的,当狐狸来到葡萄架下的时候,做了什么?说了什么?
——出示课文插图,指名朗读
2.狐狸做了什么?你们读懂了什么?
出示:
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
——预设:
能看出他特别着急,想吃葡萄!
——播放课件,文中插图上的葡萄闪烁,小狐狸不断流口水。
——指名读,教师随机指导
——抓住文中关键标点“!”,明白这是小狐狸在自我安慰,从而有语气朗读。
——带着体会自己读一读。指名读,带动作读,教师随机指导朗读。
3.看看图,能看出他着急吗?请你读出来吧!
4.狐狸这么着急,却一颗葡萄也吃不到,他又是怎样说的呢?
出示:
于是他指着加上的葡萄说:“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5.他为什么这么说呀?你能联系他的做法想一想吗?
——联系图中小狐狸的动作,表情,进行合理想象理解。
——抓住文中关键词语“一颗”,体会狐狸因为吃不到葡萄而安慰自己的心理。
【设计意图:在第一自然段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看图想象,并利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其次,老师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狐狸说话的意图。第三,教师抓住课文中关键的标点符号,加强学生对狐狸这种自我安慰心理的理解,关注标点也是理解课文内容的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㈡学习第二、三自然段,体会松鼠和小兔子的心理
1.狐狸没有吃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还有谁也说葡萄是酸的?课文在哪里提到了?
——学生回答,指名朗读相关自然段。
2.他们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啊?看看图,读读文字,想一想。
出示:
树上的小松鼠听了,心里想:狐狸很聪明,它说葡萄不能吃,那一定是很酸的。
小松鼠把狐狸说的话告诉了小兔子。小兔子一听,心里想:狐狸和小松鼠都说葡萄是酸的,那一定不能吃!
——指名回答。
3.在第三自然段有一个词,我们读一读。
出示:
告诉
——课文里说谁告诉谁什么呢?
——联系上下文,理解“告诉”的意思。
4.这两个自然段都有一个词:一定。为什么两个人的话中都有这个词呢?你再读读他们的想法,读懂什么了?
——结合上下文理解,小松鼠特别相信狐狸的话,小兔子对狐狸和松鼠的话深信不疑。
——抓住小兔子话中的叹号,理解小兔子比松鼠还要更相信他们的话!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教师主要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关键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小松鼠和小兔子对狐狸的话深信不疑!只有学生真正体会了小松鼠和小兔子盲目相信的心理,才能明白“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勇敢尝试”的道理。】
㈢学习四—七自然段,体会小猴子的做法
这时来了一只小猴子,小动物们是怎样做的?怎样说的?自由读课文4-7自然段。
小猴子是怎么做的?谁找到了?
出示:
他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放。
——这段话中有几个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语?找到,圈下来。
——再读,读清楚小猴子的做法。
3.你们听出什么了?
——预设:
他特别想吃。
他特别着急。
4.课文中有一个词就说的是他特别着急的样子,是哪个词?
——找到“迫不及待”,读一读。
——想象小猴子的样子配上动作表演读,师范读,指名读。
5.这时候小兔子可着急了!哪只小兔子快来读读?
出示:
不能吃,不能吃,这葡萄是酸的!
——看,句子的末尾又是“!”,在第三自然段也出现过。你们再读读这两句话,虽然都是叹号,但读起来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出示:
小松鼠把狐狸说的话告诉了小兔子。小兔子一听,心里想:狐狸和小松鼠都说葡萄是酸的,那一定不能吃!
——再读,读出小兔子着急的样子。
6.听到小兔子的话,小松鼠和小猴子又是怎么说的呢?快读读4-6自然段。
——自由读文
——带上动作表演读,分组读,起立读。
7.第一自然段狐狸说葡萄是酸的,话传到了小兔子和小松鼠耳朵里,有了变化,找一找,你发现了吗?
——出示三种小动物的对话,感受从“酸的”到“很酸”再到“酸得很”的变化。
——指名分角色朗读
8.小兔子和小松鼠听狐狸说葡萄是酸的就认为一定是酸的,小猴子可跟他们不一样!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
小猴子听了,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体会小猴子“大口大口”吃得很香!
9.他为什么不听小兔子和小松鼠的劝告,就敢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呢?
出示:
他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放。
——抓住“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体会小猴子是因为仔细观察葡萄熟了,才敢大口大口吃起来。
——总结:所以,光听别人说不行,要自己去观察、思考,勇于尝试。
10.小松鼠和小兔子又是怎么做的呢?读句子。
出示:
小松鼠和小兔子见他吃得这么开心,也尝了一颗。
13.这又有一个叹号,你体会到什么了?
——预设:
特别甜,还体会出小松鼠和小兔子高兴、惊喜等心情。
——师范读,自由读。
㈣学习第八自然段,理解故事寓意
1.这时候小松鼠和小兔子又产生了一个疑问!读读这个自然段!
出示:
小松鼠和小兔子真不明白,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
——“硬”,读准字音。
——换个词代替“硬”,理解“硬”在这里的意思。
——说说小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
2.那狐狸知不知道葡萄是甜的呀?
——再读第一自然段,看图联想。
——看第二幅图和第三幅图,想想小兔子和小松鼠有没有看到紫红色的葡萄?它们为什么不知道葡萄是甜的呢?
3.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话想对小松鼠和小兔子说吗?
——预设:
你们不认真观察、思考,也不能勇于尝试,肯定吃不到甜甜的葡萄。
【设计意图: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抓住表示小猴子动作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小猴子“迫不及待”想吃葡萄的心情。其次,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还关注了三种动物语言的变化,从“酸的”到“酸得很”,体会谣言就是越传越偏离事实,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小兔子和小松鼠的盲目相信,也为后面学习,理解故事寓意做了铺垫。另外,这
一环节教师还特意抓住小兔子的心理感受和语言,进行感叹号的前后对比——体会标点符号的作用。】
回读全文,再次感悟故事寓意
同学们,我们以后遇到事情要先观察,再思考,还要勇于尝试,这是多么有趣的故事啊!我们再来分角色读一读吧!其他同学,我们来看图听他们读。(配乐朗读)
【设计意图:回读全文采用分角色配乐朗读,更加突出三种小动物不同表现的不同心理,让学生再整体感受课文中三种小动物的心情,动作等,进而再次体会课文中的道理。】
五、指导书写“猴”
㈠整体观察生字,了解左右结构字的书写特点
1.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课后需要我们会写的8个生字,自己读一读。
2.请你仔细观察,在这些生字中,有三个特殊的生字你发现了吗?
——找出三个带反犬旁的生字。“狐”“狸”“猴”。
——左右结构的字在书写上有什么特点吗?
——预设:左窄右宽
3.指导书写“猴”
——把“猴”字放在田字格中,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
——师范写
——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4.学生评价:学生以三颗星为奖励进行互评。
【设计意图:8个生字中,“猴”字的笔画较多,所以教师在课堂上重点指导书写。在书写过程中,教师采用观察结构,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看范写,描红,书写,评价六个步骤来完成,让孩子在有效的时间内,不仅学会“猴”字的写法,更学会如何通过观察将生字写规范。】
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㈠出示插图,认读词语“葡萄”
1.老师先请小朋友看一幅图。你看到了什么?(葡萄)
2.出示词语葡萄
——自己拼读一下这两个生字。它们放在一起是一个词语,要都成“葡萄”(轻声),大家一起读。
——观察“葡萄”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跟大交流一下你的想法。(字形很像,都是草字头,说明跟植物有关系。)
3.再看看这架葡萄,你还有什么发现?(葡萄成熟了。)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大多数葡萄在成熟后是紫色的……)
4.出示词语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
——指名拼读,指导停顿。
㈡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跟写。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讲的就是关于葡萄的事儿。跟老师一起写课题。(边叙述边板书,强调“酸”的“酉字旁”;“甜”是要用舌头去尝一尝,才知道的……)
2.加上题号,连起来再读课题。
【设计意图】低段学生由于年龄原因不容易马上进入课堂学习,所以在引入部分,第一时间就引发学生的疑问,进而引出课题。在板书课题部分,教师充分利用了板书时间,指导课题中生字、难字的书写,并让学生书空跟写,以达到识字、强化的作用。本课中还出现了“葡萄”“狐狸”等需要注意轻声的词语,在这里利用“葡萄”一词,强调轻声的读法,为后面学生再读到需要轻声的词语,会自觉注意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