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酸的和甜的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认识我会认的生字和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3、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4、引导学生理解“迫不及待”和“大口大口”这两个词语。
低年级的学生都很喜欢可爱的小动物,本课描写的正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动物的故事。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并且,本单元的前4篇课文都是寓言故事,孩子们已经学到了一些“怎样看问题、想问题”的知识。对理解这类寓言故事,已经有了一定的能力。再加上本文还配有精美的插图。可以让学生结合插图,观察动物动作,猜猜他们的心理,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以达到体会深刻道理。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2、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孩子们,今天老师邀请了4位小朋友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他们都是谁呢?让我们快快去看大屏幕吧!(出示狐狸)这是谁啊?(狐狸)请大家跟老师一起读这个词。(出示猴子)再看看这又是谁啊?(猴子)请你和我一起读。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三个蓝色的字,(狐,狸,猴)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了么?(都是带有反犬旁的字)(出示反犬旁)带有反犬旁的字一般都与动物有关系。(出示兔子)快看看谁蹦蹦跳跳的上来了?(兔子)兔字的最后一笔就像小兔子身体的哪个部位啊?(小尾巴)孩子们,我们在写的兔字的时候千万别丢掉这个点儿啊,否则没有尾巴的小兔子会很伤心的。(出示松鼠)最后一位是谁?(松鼠)孩子们,在这四个小伙伴之间曾发生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酸的和甜的”(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课题入手,质疑激趣
1、孩子们,看看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
设想:a.什么是酸的?什么是甜的?
b.都是谁说的?
c.他么是怎么知道的?
d.结果怎么样?
2、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让我们携手走近这个有趣的小童话故事吧!
三、组内合作,读文认字
1、出示组内合作学习任务。(1)读文。(2)读词。(3)给生字注音。
2、指名读组内学习任务。
3、组内合作学习。
4、汇报反馈
三、朗读感悟,读中悟情。
1、孩子们,刚才大家在组内学习的非常认真,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大家提出的问题吧!谁来说说课文里的“酸的和甜的”指的是什么?(葡萄的味道)(板画葡萄)那么,文中谁说葡萄是酸的啊?(板书狐狸)
2、课件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插图,狐狸看着葡萄架上的葡萄,口水都流出来了,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狐狸现在的心情么?(馋,着急)那狐狸吃到葡萄了么?我们一起来玩双簧的游戏,老师读课文,同学们根据老师读的内容即兴做动作?(师读第一自然段,学生表演)现在,老师采访一位小狐狸,说说你现在的心情?(伤心,着急,不想让别人吃。)它吃不到就说葡萄是酸的,这真实一只狡猾的小狐狸啊!(板书:狡猾)
3,除了狐狸还有谁说葡萄是酸的?(松鼠,小兔,师板书)
4、他们又是怎么知道的呢?师生合作读2、3自然段(他们是听狐狸说的,他们相信了狐狸。)傻小兔,傻松鼠轻易相信了狐狸,上当了,(师边说边板书:轻信,上当)课件出示课文第2幅和第3幅插图,重点品读松鼠和小兔子心里想的话。
5、前边的三个小动物都说葡萄是酸的,那谁说葡萄是甜的呢?(板书猴子)
6、课件出示默读提示。默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找一找,小猴子看到葡萄后做了什么?用------标出来。(聪明)聪明在哪儿呢?
7、指名回答。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课件出示第4幅插图)
8、“迫不及待”这个词让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名说)生活中你也曾有过迫不及待的时候么?练习用迫不及待说话。
9、现在你们就是文中的小兔子,当你们看到自己的好朋友小猴子,就要把酸酸的葡萄放进嘴里了,你会怎么做?(快点阻止它,不让它吃。)课件出示小兔子对小猴子说的话,指名读。
10、小猴子听了小兔子的话,他又是怎么说的呢?
11、男女生合作读第5、6自然段。
12、我们再来瞧瞧小猴子是怎么吃的?(课件出示第7自然段)生找出句子读一读,并做做动作,然后师用课件出示: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让学生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并练习用“大口大口地”说话。
13、小猴子是怎么知道葡萄是甜的?(板书;亲自尝)它很聪明。(板书聪明)
14、小兔子和小松鼠看到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葡萄,他们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做动作品尝葡萄,葡萄的味道是?(啊!真甜!)
15、小兔子和小松鼠尝到了甜甜葡萄、他们又会想些什么呢?请孩子们听听(出示课件播放第8自然段)学生齐读第八自然段。
四、拓展迁移,揭示主题。
1、 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你能帮他们想想原因吗?出示课件:因为-------------------,所以狐狸硬说葡萄是酸的。学生练习表达自己的想法。
2 、今天,四位小动物都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你想对哪位小动物说点什么呢?出示课件:我对--------说:--------------------------------------。学生各抒己见。
3、师总结: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向小猴子那样,遇到不了解的事物一定要亲自尝试一下,做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