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植物妈妈有办法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我班有24名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已经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并搜集了有关植物传播的方法的资料。北方农村孩子经常在田间地头戏耍,对植物的种子司空见惯。他们在野外收集观察的基础上,交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肯定兴味盎然,本课教学主要考虑怎样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各种语文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体现语文教育的特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2、3、4自然段内容,让学生了解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1.通过字词多种形式的复现,使学生巩固本课词语,正确书写“纷、经、如、好、娃、洼”6个字。做到书写规范,注意间架结构,写字姿势正确。
2.通过图文结合、自由读、表演读、比赛读等方式,使学生了解薄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通过搜集资料、比赛、观察实物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理解课文2、3、4自然段内容,让学生了解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了解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环节一 词语复习,导入新课
出示生字词语和文中重点词语
生:开火车读
环节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词语都会了,现在请你自由读课文,回忆:课文写了哪几位植物妈妈?他们都是用什么办法传播种子的呢?
学生自由读课文,指生回答,教师板书。(都有哪几位植物妈妈)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3课《植物妈妈有办法》。
环节三 精读课文,入情悟趣
1.学习第一小节
师:课文中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找到吗?谁找到了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第一小节)
回答问题:是呀!植物没有手脚,靠的什么办法来传播种子呢?那么你喜欢哪种植物的方法?就去看一看。
2.回答问题相机理解、感悟、指导朗读2、3、4小节。
(1) 指导朗读第二小节。
师:既然你喜欢这一小节,那么你能不能带着对它的喜爱把这一小节读给大家听呢?
A 理解“降落伞”。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降落伞吗?谁能说一说他是什么样的?看看老师准备的图片(出示降落伞的图片)谁能说一说一般在什么情况下用到它?也就是说降低了危险,可以让人安全着陆。可见蒲公英妈妈多么爱自己的娃娃呀!
谁能用“准备”说一句话?
你们的妈妈在你们出生之前就给你们准备好衣服被子,小床呀,小推车呀等等,蒲公英的妈妈也和你们的妈妈一样,在孩子未成熟之前,就准备好了降落伞。光有降落伞行吗?蒲公英妈妈靠什么传播种子?(板书:风吹))“纷纷出发”是什么意思?
B 理解“纷纷”读后两句。
师:那你们见过蒲公英以及它的果实吗?它是什么样的?(生回答)(评价:你可真是个细心观察的好孩子。)今天蒲公英妈妈也带着她的宝宝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让大家一饱眼福。
教师引导:
师:看它的果实还真是毛茸茸、圆乎乎、轻飘飘的,多可爱呀!他们的种子就藏在这毛毛里。当微风吹过的时候,这些种子就会怎么样?(生答:飞走了)是怎么样飞走的?(生答:一个接着一个)用诗歌中的一个词是——纷纷。还有见过哪些景物是纷纷落下的?(落叶、雪花)分别用“纷纷”说一句话。(评价:同学们我们平时就应该象这两位同学学习。不仅要学会学习知识,还要学会运用知识。)
C 练读.指名读,齐读
师:同学看,小蒲公英撑着妈妈为他们准备的降落伞在蓝蓝的天空里自由的飞呀飞呀,他们是多么的自豪啊,就让我们把自己当做小蒲公英,读出他欢快自豪的心情。注意“微风”与“纷纷”读的要轻一些,柔一些体现种子轻柔,自豪、愉快的感觉。(评价一下或再指点一下)
教师提问:请小朋友仔细看,想一想,假如你就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妈妈给你们准备了降落伞,微风一吹,你就飘啊、飘啊,你能飘到哪儿?
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思维。
D背诵
师:听到你们的读,老师感受到你们很喜欢这首诗歌,那就让我们把这一小节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吧!
尝试背诵
(2)苍耳。
师:还有谁喜欢其它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那么就请你带着喜爱之情把这一小节读一读。其它同学可以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相机交流“全身武装”、“凯甲”以及“山洼”)
解答同学质疑。
师: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文中的含义,我特地采了几颗苍耳放在了你们的桌子上。(同时出示苍耳的实物)请同学来摸一摸它,同桌互相说一说它的样子。(生回答)对!壳很硬。课文中的哪个词告诉了我们它的外壳很硬?(凯甲)以前指的是古代士兵打仗时穿的衣服。苍耳穿上这样一件凯甲,对它有什么帮助呢?你把他放在你的身上试一试。还会粘在什么上?会把它带到哪里?还会走到哪?(森林、小河边、田野、菜园)他们走到哪里就会在哪里安家,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四海为家。
过渡:多么巧妙的方法呀,不仅可以保护孩子,还能使孩子挂在动物的身上四处安家。谁还能带着这种喜爱的心情读一读这第3小节。
背诵:苍耳妈妈真了不起,我们是不是应该记住他,试着带着动作背一背。
学生尝试背诵
(3)豌豆
师:谁喜欢豌豆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请你读一读。
师:孩子们你们觉得豌豆妈妈的办法怎么样?(很有趣)有趣在哪里?
生:太阳晒后就会炸开。就会“啪”的一声炸开。
师:“啪”是个拟声词,表示当时发出的声音。我们读的时候应该干脆一些,把这句话读读试试。教师引读(读第三句话)齐读。
师:豌豆宝宝们离开妈妈时心情怎么样?从哪看出来的?那就请你读出豌豆宝宝那种欢快的心情?(评价)
师:我也很喜欢这位妈妈,因为他让自己孩子保持愉快的心情,跟我有同样感受的同学我们一起来背一背。
3.学习第五小节
(1)同学们,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需要我们怎么做才能发现呢?是不是所有的小朋友都能得到这些知识呢?齐读最后一小节,回答问题。(需要我们仔仔细细地观察,粗心的小朋友得不到它。)
(2)怎样的小朋友能得到他呢?(细心)
师:植物妈妈(对照板书总结)
4.赏读课文
接下来,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次整体感受植物妈妈们的用心和聪明。
5.背诵积累
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然后按学生的兴趣分小节背诵,再集体背诵全诗。(背诵积累是学生积累优美词句,为今后写作打下基础的有效手段,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环节四 指导书写,培养习惯
出示“纷、经、如、好、娃、洼”
1.观察结构,提醒注意:
预设:
生:他们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经”要注意,第五笔从横撇的撇起笔。
2.范写,书空,组词
3.描红,书写,师巡视,观察问题(字和姿势)
4.展评,修改
【设计意图:对字词多种形式的复现,改善了低年级学生容易忘的现状。打牢了识字的基础,做到了识用结合,为本节课的阅读教学做好了准备。】
环节五 深化内容,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学生分别交流在课前收集、了解到的资料,及自己平时观察到的。然后模仿这首诗歌的写法,编一编儿歌。
(这一环节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并且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中的“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这一要点,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同时,激发了学生观察、探索奥秘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