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活化石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认识“博、珍、孙、悉、绝、肉、史、核、缺乏、稀”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古生物知识,培养保护珍惜生物的意识。
本学期学生已经进入二年级,在校学习已经一年多,有了一定的字词基础和阅读理解能力,为学习《活化石》这一课打下了基础。我校地处农村,相对闭塞,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见识不多,大部分学生没有去过博物馆,对一些自然常识了解较少。但因为现在电视的普及,对于化石,动物,植物个别学生也有一点了解,谈到化石,大部分学生不会感到陌生,这也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了比较有利的条件。但是在查资料这方面,因为大部分学生家里没有电脑,也没有藏书,所以查起资料来比较困难。因此在最后拓展环节,布置学生查找除课文介绍的三种“活化石”之外的其它活化石,期望值不能太高。
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了解古生物知识。
难点:对“化石”和“活化石”的理解。
一、看图引入,揭示课题
1、上课之前,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参观古生物博物馆。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古代生物的样子。(课件播放恐龙骨骼化石,恐龙蛋化石,三叶虫化石等等)
2、刚才,我们看到了一些古代生物的化石。这些古代生物现在已经灭绝了。但也有一些古生物虽然经历了重重磨难却没有灭绝,一代一代生存到了今天,科学家们把这些动物和植物叫做“活化石”。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活化石》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一遍课文,要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
2、开火车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3、课文里的生字词你读会了吗?让老师来考一考你。(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先自己读一读,再指名读。
去掉拼音后你还会读吗?(自己读,指名读,齐读)
4、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活化石?
指名回答并板书: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
三、整体感知
1、了解银杏树(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银杏树段(课件出示银杏树)。为什么银杏树可以被称为活化石呢?(“它是几亿年前的树种,十分珍贵。”)
(2)银杏树还有两个名字,是什么名字?(白果树,公孙树)为什么又叫白果树?为什么又叫公孙树呢?(出示课件)
(3)要看一棵树是不是银杏树,主要看什么?(叶子)。银杏树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课件出示银杏树叶)“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4)课后练习。(课件出示)
一片片叶子 一把把扇子
一块块 一条条
一棵棵 一只只
先指名口头说一说,再在书上填写,最后集体交流,评价,看谁写得最好。
(4)课后练习。(课件出示)
一片片叶子 一把把扇子
一块块 一条条
一棵棵 一只只
先指名口头说一说,再在书上填写,最后集体交流,评价,看谁写得最好。
3、了解大熊猫(第三自然段)
(1)我们接着了解第二种活化石:大熊猫。
大熊猫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动物,长得非常可爱。谁见过大熊猫?是在哪见到的?(课件出示大熊猫)指名说一说大熊猫的样子。
(2)课文又是怎么给我们介绍大熊猫的?指名读。
(3)通过课文介绍,你又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教师和同学们共同补充。
3、了解中华鲟(第四自然段)
(1)指名朗读中华鲟段。
哪个地方最能证明中华鲟是活化石?(中华鲟也是一种古生物,它有一亿多年的历史)。
(2)中华鲟长什么样子?(课件出示)“它身上披着大片的硬鳞,核桃大的眼睛亮晶晶的,一张大嘴又尖又长,样子怪怪的。”
(3)课文里说:一条中华鲟有五百千克重。五百千克有多重?教师解释说明。(大约有四头猪那么重)
这三种古生物都是从亿万以前一直活到今天,难怪他们被称为“活化石”。
4.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齐读最后一段。这些古生物从亿万年前一直活到今天,没有灭绝。多不容易!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保护它们?
可千万不要伤害它们,不然,它们也会灭绝的。
四、朗读感悟。
朗读全文,看看你还有哪些不清楚的地方。
五、课外拓展
回家后查一查资料,看看还有哪些古代生物是“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