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陶罐和铁罐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三年级的孩子比较喜欢读童话故事,《陶罐与铁罐》是一则童话,本篇课文内容简略易懂,对话有趣,学生乐于去读。应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作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的词句,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并要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但是,三年级的孩子在阅读这则寓言时,往往会过于沉浸在故事情节中,而使自己的认识会有偏差,他们会以为陶罐是好人,而铁罐是“不好”的,几乎没有任何可取之处。这种认识上的偏差,需要老师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加以引导。
1.读通课文,认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谦虚、朴素”5个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课文1—9自然段,体会铁罐的骄傲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平和。
3.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9自然段,学会从不同的语言体会不同角色的人物情感,知道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去比。
重点:指导朗读,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2-9节,从不同的语言体会不同角色的人物情感。
1.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为大家请来了一个老朋友,看看,谁来了?出示课件(哆啦A梦图片)同学们认识它吗?多啦A梦带来了它的时光机,想带我们班的小朋友回到那古老而又美丽的宫殿去看看,想去吗?准备好了,闭上眼睛,出发了!(播时光机的声音)(出示宫殿图)呀!多么富丽堂皇的宫殿呀,瞧!对面走来了谁呀?(陶罐)
2.指导书写
师:没错,陶罐正跟大家打招呼呢!【板书“陶罐”】你们也跟它打个招呼吧。(做倾听陶罐说话的声音)刚才陶罐悄悄告诉我说如果你们能把它的名字写漂亮了它会更开心的!能做到吗?(指导书写“陶”)
师:在写之前,我们先看看这个字,“陶”是个象形字,左边是个左耳刀,不过这跟耳朵可没关系,它是由“阜”字演化而来的【贴图】,表示土山。你们知道陶器是用什么做的吗?(泥土)所以,人们利用土山里的泥土,借助工具在容器中制造陶土,这就形成了最初的“陶”字【分顺序贴图】。为了书写更加简便美观,演化成了现在的“陶”字。
师:了解了“陶”字的由来,我相信你们一定可以把它写对了。把手伸出来跟老师一起书写。左边窄右边宽,先写个左耳刀,然后右边是【按笔画边说边写】。
师:现在我们把课文纸翻过来,练习着写两遍,记得“左边窄右边宽,中间一竖不出头。”
师:看看,远处又走来了谁啊?【板书“铁罐”】
师:陶罐和铁罐居住在国王的御厨里,你们想知道它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生:想)那我们就一起去国王的御厨看看,听听吧!
1.师:在学习课文前,老师给你们出个小要求。谁来给大家读一下。【出示自读提示】
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读的同时画出生字新词,并标出自然段。
师:这个任务听明白了嘛?(听明白了)声音真洪亮,听着就信心十足,老师相信你们一定可以完成。
2.检查自读情况,扫清阅读障碍。
(1)【出示第一行】傲慢 轻蔑(miè) 恼怒(nǎo nù) 奚落(xī luò)
师:请第一排的同学依次读一下第一组。 他们读对了么?
“恼怒”两个字都是鼻音,要注意读准确,请再读一读。
(2)【出示第二行】兴(xīng)奋 流逝(shì) 覆灭 掘(jué)开
师:请第二排的同学依次读一下。 这组读的也非常准确,看来你们都有认真预习啊!
(3)【出示第三行】相提并论 翻来覆去 和睦(mù)相处(chǔ)
师:这组难度提高了,我请男生来读一下,一、二... 女生们,他们读的对吗?
(4)【出示第四行】懦(nuò)弱的东西 荒凉的场地 厚厚的尘土
师:最后这组,我请女生来读一下。 这回问问女生们,他们读对了吗?
师:“懦弱的东西”你们在读的时候不但读准了字音,还加入了感情,真棒!大家一起带着感情读一遍。
(5)处(chǔ chù) 兴(xìng xīng)
师:这里有两个多音字,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找到。(说之前要求)说的时候要把话说完整“多音字是哪个,它还读哪个音,可以组词为...”(生回答)
师:老师这里有两组句子【出示多音字】,你们可以把字音放到正确的位置上吗?
(6)师:现在大家一起像读“懦弱的东西”时,带着感情齐读一遍。
(一)整体感知,概括文意
1.师:生字词我们都认识了,把这些词语放到课文里面,我们再来流利的读一读课文。(开火车读,一人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他们读的对不对。
师:现在你们能根据老师给出的提示,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出示PPT】
这个故事主要写了:
许多年以前,国王的御厨里________,________看不起________,常常________。
许多年过去了,陶罐________,铁罐却_________。
师:小组间讨论一下,总结出一个答案。(小组讨论,教师相机指导)
师:哪个小组想要分享一下自己的答案。(生:有两个罐子、骄傲的铁罐、陶罐、奚落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消失了)
师:文章里面说陶罐的样子依旧那么的美丽,而且它还很有什么?(价值)
师:没错,年代久远、价值连城的物品我们可以叫它什么?(文物)
师:陶罐成为了文物,那铁罐呢?(消失了;连影子都没有了)
师:消失的连一点影子、一点踪迹都没有,你们可不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一下?(无影无踪)。
师:太棒了,你们积累的词汇真丰富。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把这个填空完成了,现在来齐读一遍。
(二)朗读品味,读懂性格
1.师:初读课文就能讲出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很了不起,那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到底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一个词概括一下?(铁罐的骄傲和陶罐的谦虚、平和)
师:你抓的真准确。
师:其他同学是不是也跟他们有同样的感受呢?(是)那你们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呢?让我们先仔细地读读2-9自然段,读完以后把你感受很深的地方划下来,划下来后再好好读读,体会体会。
(师巡视后)
师:你们自学的真认真,我都不忍心打断你们了。老师看见很多同学都有了自己的发现和体会。谁来说一说?
2.生:我从“‘你敢碰我嘛?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这句话中感受到铁罐非常傲慢。【如找到其他的句子,适时引导按顺序来。】
【出示第一次对话】师:铁罐称呼陶罐为什么?(陶罐子)多狂妄的铁罐啊!那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这句话呢?我来找一找!哪个是傲慢的铁罐?
师:你的语气能再傲慢点吗?
师:嗯!你的语气傲慢了,我还想从你的神态中感受到傲慢,可以吗?
师:真聪明,一点就会。现在我不仅想从语言、神态中感受到铁罐的傲慢,我还想从铁罐的动作中看到傲慢!谁还想当这个傲慢的铁罐?
师:太精彩了,好一个傲慢地铁罐!
师:铁罐明明知道陶罐不敢碰它,却偏要抓住陶罐的弱点进行发问,可见铁罐的傲慢、看不起人。
师:对于这样的铁罐,陶罐是怎么回答的?能从中看出陶罐怎样的性格?(生读。他不但不生气,反而称铁罐为“兄弟”,由此可见陶罐的性格真是谦虚、善良、大方)
师:英雄所见略同,看来你理解了陶罐的心情。
师:现在同桌间一个扮演陶罐,一个扮演铁罐。你们把旁白的部分变成表情和动作,再来读它们的第一次对话。(请一组同学)
3.师:面对如此谦虚的陶罐,铁罐反而更看不起他了。【出示第二次对话】请学生分角色朗读,注意提示词。
师:轻蔑是什么意思?(看不起)你们能用个近义词小伙伴来解释一下么?(轻视、蔑视)文章里面还有一个词语也能表达出这个含义,你们能找到么?(奚落)
师:没错,奚落就是用尖酸刻薄的话揭人短处,使人难堪。所以当我们在以后的学习或者课外阅读中发现不会的词语时,我们除了可以查工具书之外,还可以怎么样理解?(联系上下文)
师:那么陶罐真的是懦弱么?
生:陶罐不是懦弱,只是说实话,都是罐子就应该比盛东西,干吗要互相碰撞。
生:陶罐的确是易碎的,陶罐敢于承认自己的弱点这不叫懦弱,反而是勇敢的。
师:是啊,陶罐的争辩只是在陈述事实,他并非是怕了铁罐,而是不想与他计较,真是个“谦谦君子”。 铁罐这一次可是(生:恼怒了)
【出示课件】“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请学生来读一读。
4.师:同学们,不知你们有没有注意,陶罐和铁罐前几次说话的提示语里都是怎么说的?(陶罐:谦虚地说、争辩说;铁罐:傲慢地说、带着轻蔑的神气、恼怒的说。)可是它们后面的对话却却没有任何提示了。【出示课件对话】大家想一想,这一次陶罐会怎样说、铁罐会怎样说?(陶罐:心平气和、不紧不慢、温和、和善;铁罐:火冒三丈、大发雷霆、怒气冲天)(学生说出神态,就让他带着这种神态读一读。)
生:陶罐心平气和地说。师:你就是心平气和的陶罐,来劝劝铁罐吧。
生:铁罐火冒三丈地说。师:好!请你把这种火气发泄出来。
5.师:此时的铁罐已经火冒三丈了,陶罐只好不再理会他了。现在你们就是陶罐和铁罐,同桌合作读读它们的话,注意去掉提示语。【出示课件】
(请两组学生读一读)
师:同学们的朗读, 让我们仿佛真的看到了国王御厨房里的那两只罐子。
(弹性时间)【再次出示生字词】
师:看,这些生词小朋友又出来了,它们给我们出了个小难题“谁能用上我们里的一两个或者更多的小伙伴,说一说我们今天认识的这两位新朋友陶罐和铁罐。”
(生自由造句)
师:你们用上了这么多,真厉害,看来你们已经对谦虚的陶罐和傲慢的铁罐非常熟悉了。那么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之后,它们之间又会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和变化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27. 陶 罐 和 铁 罐
奚落
谦虚 傲慢
1.预习课文的后半部分,想想铁罐到底去哪里了。
2.积累描写神态的词语。
这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故事中的陶罐和铁罐个性鲜明,铁罐傲慢无理,说话咄咄逼人,而陶罐谦虚容忍,态度温和友好,这从他们彼此的对话中鲜而易见。作为第一课时,我在引导学生自学,理解字词的基础上,把抓人物性格作为学习的主线,让学生在寻找人物神态,反复朗读对话的过程中加深对陶罐和铁罐的印象。
在指导朗读时我主要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学生在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等多种方式下,产生了极大的乐趣。通过品读、比较、分析,学生自己就能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点,再一次激活学生思维、训练了学生语言概括的能力,对事物的不同感受能力及情感表达能力。这样以读带悟,以悟促读,在读中体验、揣摩角色的性格特点,提高思想认识,为理解寓意作铺垫。
但是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明显存在许多不足,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在时间的安排上显得前松后紧,以至于对话部分的体悟朗读匆匆忙忙,犹如蜻蜓点水,不够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