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玩出了名堂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会认6个生宇,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3.体会关键词句的意思,探究玩出名堂的原因,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观察能力。
4.引导学生感悟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的方法,并尝试运用。
三年级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已经初步学会了默读,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但学生阅读经验、方法积累的还不多,他们与文本的对话大多是浅层次,浮于表面。而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词、段的训练。因此在这一学段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层对话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关键。本课通过预习和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对文章内容和玩出的名堂已有初步了解,也扫清了字词障碍,但仍和文中人物有一定的认知距离,对于探究玩出大名堂的原因,感悟写玩中乐趣的方法还存在一定困难。结合三年级学生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具有好奇心、爱探索的心理特点,教学中努力实现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结合补充资料打开通向文本深处的大门,使学生在与文本情感相容,灵动对话中,探究原因,感悟构段方法,实现语言运用。
学会生字,新词,把握主要内容,体会关键词句的意思,弄清列文虎克玩出大名堂的原因 。感悟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的方法,并尝试运用。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三、四段,体会关键词句的意思,弄清列文虎克玩出大名堂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
2.感悟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的方法,并尝试运用。
3.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观察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引导学生在感情朗读中体会关键词句的意思,弄清列文虎克玩出大名堂的原因 。感悟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的方法,并尝试运用。
引导学生在感情朗读中体会关键词句的意思,弄清列文虎克玩出大名堂的原因 。感悟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的方法,并尝试运用。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玩出了名堂”,齐读课题。
1、读儿歌,复习生字
列文虎克爱玩耍,
镜片磨成放大镜。
做出简单显微镜,
能固定,可调节,
最早发现微生物。
皇家学会来聘请,
英国女王来拜访,
俄国沙皇去欣赏,
玩出名堂真是好!
2、完成填空题 ,复习主要内容
课件出示:填一填
列文虎克玩 ,做成了 。
玩 ,发明了 。
玩 ,发现了 。
(一)质疑引探:
在玩中发现了微生物,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真是震惊世界的大名堂。列文虎克到底是怎么玩的?
(二)自主研读:
出示自学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划出写列文虎克“怎样玩”的语句,想一想课文如何写“玩”的。试着写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学生自学)
(三)交流点拨:
◆玩镜片:朗读为主,适度拓展,体会用词之妙
出示:“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放大镜,用来看细微的东西,或者阅读字很小的书籍。”
1、抓住重点词体会:
抓住“磨”,想一想,列文虎克是怎样把厚厚的玻璃的四周磨薄的?(体会列文虎克的认真。)
2、结合资料想象:
补充资料:“ 列文虎克的一生磨制了500多个放大镜,曾经磨出比一粒大米还要小的放大镜。”引导学生结合画面想象开去。
课件出示:
当 ,列文虎克在磨呀,磨呀,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体会他的持之以恒)
3、激疑引思:
既然磨镜片是一件很枯燥的事,而且要花费很多的时间,那列文虎克为什么还要磨镜片呢?(结合上下文体会:持久的兴趣)
4、指导感情朗读:
总结:一个小小的动词“磨”,让我们感受到列文虎克不是普普通通的玩,他有耐心与兴趣。我们在读文章的时候,就要抓住关键词。
◆玩放大镜和显微镜:探究品读,读写结合,学习表达
1、语言引述:
列文虎克在玩中做成了放大镜,玩出了乐趣。那么,他又是怎样玩放大镜发明显微镜的呢?
2、感悟方法:
列文虎克到底玩出了哪些花样呢?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藏着的六个关键动词(玩 想 试 做 观察 发现),体会作者围绕一个“玩”字,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通过写怎样想、怎样做、发现了什么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3、品味词句:
(1)新想法——思考:
出示:“他突然想到: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
指名读。抓住“想”体会列文虎克边玩边思考。
(2)新做法——实践:
出示:“他一试,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
通过角色体验、感情朗读体会列文虎克在实践中有神奇的发现。
(3)唤醒经验——读写结合:
同学们玩过放大镜吗?是怎么玩的?有什么发现?练习用“先想 ,再试,后发现”的形式说一说。
出示一组学生“玩”的图片 ,说一说自己怎样做?有什么发现?模仿课文中的句式写一写。(从说“玩放大镜”,到玩别的花样,读写结合。)
(4)新玩法——实践:
“他越玩越带劲,就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
结合图片,通过做动作体会“固定”“调节”的意思,并指导感情朗读 。
(5)新发现——观察:
①列文虎克借助自已的发明,兴致勃勃地把他所能想的小东西一个接一个地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他观察了什么呢?借助资料指导,在感情朗读中体会:细心观察才会有所发现。
②课件出示句子:
除了我们平时看到的世界,还有一个平时看不到的世界。那是一个“小人国”。“小人国”里的”居民”,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
质疑引探:默读句子,找出两个特殊的词语:“居民”和“小人国”,并质疑。
媒体解难。观看视频 :体会小人国和居民的特殊的含义。
设疑激思:作者为什么用“小人国”和“居民”来写微观世界和微生物呢?(让我们感觉更亲切,使课文更加有趣,更能激发我们探索的兴趣。)
同学们,多么奇妙的小人国的世界呀。通过读展示出来。
1、想一想:列文虎克为什么能够玩出这么大的名堂? (师生总结:持久的兴趣;无比的耐心;细致的观察;用心的思考;大胆的实践。)
2、读第一段,鼓励课后搜集并阅读“科学史上在玩中有所发现或发明”的故事。
1、鼓励学生玩中多一份观察与思考,玩出属于自己的名堂。
2、课下请同学们按照学习的方法写一写在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写清自己在玩中怎样做?怎样想?有什么发现或乐趣 ?
玩 出 了名堂
想 做 发现
兴趣 耐心 观察 思考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