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的民族小学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 会认“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戴”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并能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且积累好词佳句。 3. 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刚刚进入三年级的孩子们,经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能够独立识字、喜欢阅读、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尝试着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我们的民族小学》是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学生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开始学习的第一组课文,教师首先要考虑的是衔接问题,要通过本组教学,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中年级的语文学习。通过这一组乃至后面一两组的教学,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
~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的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是本课教学难点。
~1.会认识本课词语,会写“蝴蝶”“孔雀舞”5个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读好3个长句子。 3.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一所快乐的学校。
~1.认识本课词语,会写5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的读好3个长句子。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一所快乐的学校。
~一、激趣导入,初识课题 师:同学们,知道这美丽的风景来自哪里吗?(彩云之南) 师:彩云之南,说的是我国的云南省。这里有苍山洱海,有风花雪月。还有一所美丽、安静的学校,那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注意到了哪个词?(民族) 师:你是哪个民族的?(汉族)那你们知道在我国,除了汉族,还有哪些民族吗?(白族、苗族、傣族……) 师:带领学生一边欣赏少数民族图片,一边认读词语,先带着拼音读。 傣族 孔雀舞 景颇族 纳西族 德昂族 阿昌族(各种形式认读词语) 师相机贴出词卡(傣族 景颇族 纳西族 阿昌族 德昂族)“昂”是零声母音节。师举起词卡认读,小组齐读。 师:这几个民族的名字不好读,自己先练习读一读。(生练读民族的名字) 师:谁能把这几个民族响亮地读出来?(指名读) 师:让我们一起亲热地喊喊这几个民族的名字吧!(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风景图片,老师的语言介绍,引导学生了解民族所在的地点——云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再出示少数民族的风情图片,让学生一边欣赏图片,一边在情景中认读词语。】 二、走进课文,学习词语 师:这么多民族的孩子聚集在民族小学,让我们走进学校去看一看吧!打开课文,自由读一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再带着拼音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 【设计意图: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生字的能力。初接触到这篇课文,认读生字是一个重要的任务。放手让学生们走进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文中识字,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的能力。】 三、聚焦词语,学习句子。 师:老师要考一考你们了,认识这些词语吗? 坪坝 穿戴 打扮 招呼 敬爱 飘扬 蝴蝶 摔跤 山狸 边疆 铜钟 枝干 绒球花 凤尾竹 孔雀舞 师:先自己小声练习读一读。(生自己练读)谁有信心当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 (指名一人当小老师带读)。谁能比他读得还好?男女生比赛读一读吧!齐读。【设计意图:在认读生字的环节中,将生字组成词语是学习生字的好办法,并为学习朗读长句子奠定基础。各种形式的朗读词语,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巩固练习的效果。】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篇短语,看看谁能读好了? 欢唱的小鸟 敬爱的老师 飘扬的国旗 古老的铜钟 粗壮的枝干 洁白的粉墙 (自己练读,小老师带读,齐读) 师:把词语送到句子中去,看看谁能把它读好了。 课件出示: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他读得哪里好?哪里还需要改进? 生评议。 师小结:想要把长句读好了,首先要读得正确,不能加字也不能丢字。还得学会停顿,在逗号,句号的地方要停顿,长句的中间也要稍微停顿换气。老师把要停顿的地方用一条斜线标出来了,想不想听老师是怎么读的? 课件出示: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师范读,(生认真听)你听出了什么?(在画斜线的地方停顿了,画斜线的地方稍作停顿,比逗号停顿的时间要短一些。) 师:谁能像老师这样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师:再试着读一读。生朗读,注意读出停顿。 师:真是一次比一次读得有进步!齐读。 课件出示: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师:谁能把这个句子读好了?(指名1——2人读,齐读) 课件出示: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师:自己试着读读这个句子?(指名2——3人读,齐读) 师:看看你们停顿的地方和老师画斜线的地方一样吗?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再次齐读) 【设计意图:从生字到词语再到长句,学生逐步掌握了朗读长句的方法,初步做到了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师:你们可真聪明,这么快就把长句子读得又正确又流利,想不想试着读一读课文?(指名4人分自然段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每一个自然段的内容你听懂了什么?(读书的姿势,拿起篇子) 师:读完第一段,你们听懂了什么?(生自己说段意)师出示课文的叙述顺序很清楚,先写各个民族的同学们来到(民族小学),成了(好朋友), 指名读2、3自然段,你们听懂了什么?(生自己说段意)师出示再写(来到学校),然后写同学们在学校里(上课)和(下课,) 指名读4自然段,你们听懂了什么?(生自己说段意)师出示最后写(赞美我们的民族小学)。 师:把你们刚才总结的每一段的主要意思连起来说一说,齐读: 课文的叙述顺序很清楚,先写同学们走在(上学的路上),再写(来到民族学校),成了(好朋友),然后写同学们在学校里(上课)和(下课),最后写(赞美我们的民族小学)。 师:这样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对于刚上三年级的学生,“段”是一个新的概念。让学生在熟读长句的基础上,尝试着朗读全文,并说一说自己从每个自然段中听懂了什么,其实就是在让学生体会“段意”。将每个段的大意连起来说一说,就能了解课文大概意思,理清文中的脉络。】 五、指导书写 师:你们这么会读书!那你们的字是不是也写得非常好呢? 课件出示: 蝴蝶 孔雀舞 认识吗?读一读。认读词语。 先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再说怎么才能把这个字写好了。 1、结构,2、主笔,3、压线笔。 生一边分析,师一边范写。写完“孔雀舞”生仿写。同样的方法学写“蝴蝶”。 展示评议,同桌互评,前后俩人互评。 【设计意图:新课标对语文课中的“写字”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坐姿和书写习惯,能认真观察汉字的间架结构,独立发现汉字笔画的主笔、占位、变形等,力求书写整洁、美观。】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这所民族小学,认读和书写了生字、词语,还读懂了课文,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在这所民族小学中是怎样快乐学习生活的?下课! 【设计意图:教师用简洁的语言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并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提出要求。 】 七、板书 我们的民族小学 傣族 景颇族 纳西族 阿昌族
《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一篇课文,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美丽的小学,反映孩子们的幸福的学习生活。这里钟声悠悠不绝,影子绵绵萦绕,让人难以忘怀。 我设计的是本课的第一课时教学,教学目标是会认识本课词语,会写“蝴蝶”“孔雀舞”5个字,能够正确流利地读好3个长句子。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一所快乐的学校。所面对的学生是二年级下学期的孩子们,通过一、二年级的学习,他们已经认识了大量生字,掌握了不少识字方法,能读好长句,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他们喜欢在情景中学习,在小组合作的学习氛围中交流、探讨,最终得出结论。口语方面乐于表达,因此也对写话有兴趣,有顺序、有重点、有方法地对他们进行写话训练,为写作打好基础。 在教学本课生字、词语时,我按照由“字”到“词语”到“短语”再到长句子的过程,循序渐进地设计教学过程。通过多媒体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识字、练读,并通过教师范读、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的方式,达到检验学习效果的目的。本课有三个长句子比较难度,尤其是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在刚一接触到这篇长文时,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设计短语时,我将长句子中难读的短语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让学生自由练读,在此基础上,通过指导读准字音、不丢字加字,长句子学会停顿和换气等方法,让学生逐步完成读好长句子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