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一次成功的实验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认识“锤、堵、获”3个字。会写“育、瓶”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成功、实验、教育家、绳子、代表、茶杯、危险、顺利、如实、不假思索、激动、获得”等词语。会运用“不假思索、毫不犹豫”两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话部分能读出不同的语气、语调。
3.读懂课文内容,领悟小女孩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品德,培养学生善于合作,遇到危险能有序逃离的意识及能力。
这篇文章叙述顺序清楚、结构明晰,可分为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三部分。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不仅贴近小学生的生活,还给学生以启迪。三年级学生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对于做实验更是感兴趣,因此实验的过程,学生能饶有兴趣地通过自读大体可理解。但是由于年龄小,认识、理解能力有局限,很难明白实验成功的多个原因,因此应在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基础上,找准切入点,并加以引领、提升,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1、通过动作和对话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2、指导学生理解文本后,进行个性化的朗读。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特别要读好小女孩所说的话。
2、重点理解课文部分词语的意思,如:不假思索等。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小女孩在遇到危险时,沉着冷静、先人后已的精神,并能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1、通过动作和对话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2、指导学生理解文本后,进行个性化的朗读。
1、领会课文的主旨,能谈出自己对实验能取得成功的原因的不同看法。
2、体会小女孩在遇到危险时的沉着冷静,并能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了解“实验过程”:
( 演示实验失败)
1、其实教育家做这个实验做过许多次了,出示最后一段教育家的话:“这个实验我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结果铅锤都堵住瓶口,一个也拉不出来。”
2、读教育家的话,以前的孩子是怎样做这个实验的?结果怎样?
3、分析为什么没有成功?
(演示实验成功)
1、学生快速自由读4-6小节,明确结果:成功、找出相应的句子出示:“三个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
A、从哪个词知道这个实验成功?(结合有感情地朗读)
B、说说顺利的意思
C、平时你做过哪些比较顺利的事,用“顺利”说一说
D、 实验做得快,做得顺利,还可以从哪里看出?(“刚、、、、就、、、、”)
E、仿说:a、今天,刚出门,我就
b 、 刚 ,就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三个同学顺利地完成了实验,心里十分高兴。高兴读
校 长和老师为自己有这样的学生而感到自豪骄傲。自豪读
教育家这一次实验成功了,他显得十分激动。激动读
3、分析实验成功的原因?
明白实验成功主要“原因”
1、谈谈这个实验今天为什么会成功?你觉得主要原因在谁身上?(小女孩)
2、快速自由默读4-10自然段,用“~~~~~~~”找出描写小女孩的句子,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3、检查、交流
结合重点讨论:
(1)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 “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a.从女孩的话中体会实验成功和有序、处事不慌、先人后己分不开。
b.指导朗读
(2)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a.教育家问了什么问题?
b.“不假思索”是什么意思?
c.为什么小女孩想都没想就这么快的回答?从这个词能体会到什么?(“为人着想的精神扎根心底”)
d.有感情朗读句子
e.仿说“不假思索”
4、了解原因你想对小女孩说什么?
总结全文: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不可预知的危险,学了这篇课文,我们今后该怎么做呢? (生自由说)
看图片:师解说(如果公交车上你我谦让,尊老爱幼;如果上下狭窄的楼梯能 看图片: 看图片 井然有序,文明懂礼;如果拔河时大家能同心协力,一切都将变得和谐成功。 )
1、把课文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2、将课文中令你感动的句子写下来。
板书:
实验准备 沉着冷静
女孩 先人后己
30、一次成功的实验 实验经过 语言 讲求秩序
简洁 团结合作
实验成功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后反思
张志霞
《一次成功的实验》讲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学让三个小学生做“逃生”游戏。这个实验已经做过多次都没有成功,而这一次却获得了成功。教育家的实验目的其实是对学生品行的考查,三个小学生,尤其是小女孩经受住了考验,从她与教育家质朴的对话中,让我们感受到她那临危不乱,处事果断,先人后己的高尚品质。
课文内容乍看简单易懂,但细细咀嚼,却觉得很难落实课文的重点难点。“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这是文中的小女孩不假思索说的话,其实也是她内心世界真实的想法,如果她当时有丝毫的犹豫,那么实验的结果便是失败的,这是多么高的境界啊。钻研教材,学习课文,结合实验,我让学生先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分析实验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在学习课文时,通过分析品读描写小女孩语言的句子。让学生着重抓住“不假思索”体会女孩内心的想法,感受她沉着冷静,处事果断,先人后己的高尚品质。引导学生理解了“不假思索”,并让学生用“不假思索”练习说一句话,做到了读写结合,口书并重,工具性与人文性两元统一。
阅读在学习中,尤其是三年级这个中低年级过渡阶段是至关重要的,对于理解文意、了解作者思想感情和积累词句方面都有很深刻的意义。个人感觉本课的朗读指导还算得上是一个亮点,课上的阅读做到了有目的、有层次、有针对性,引导了同学们在“读中感悟”。
最后一个环节,总结归纳,学习表达:看图片(生自由说),我个人感觉时间过于仓促,没有达到预期的表达效果。
对电子白板的操作使用上还欠流畅,个人觉得电子白板的圈点批注功能对语文教学的辅助功能还是很有帮助的。今后还要多学习并达到熟练使用。
课后,我也在思考,像《一次成功的实验》这样的课文绝不能上成思想品德教育课,语文课一定要在表情达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上多下功夫。在这一节课中是否就是以学生为本了呢?作为执教教师的我自己的话是不是过多了呢?教为学服务,课堂是学生的课堂,一切为了学生。课堂上、要把学生放在首要地位,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不管怎么说,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对象是学生,是活的,是能思考能活动的,教师传授的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才能转化为他本人的财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有加入他们的世界,融入他们的情感,才会拥有学生一样的快乐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