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找骆驼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的骆驼特点的。
3.培养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喜欢阅读。对于略读课,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虽然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还需要教师的点拨和指导。
从生活经验的角度说,三年级的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乐于探究,乐于发现,已经初步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但如何仔细观察,细致描写,准确表达还缺乏一定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以教材为范例,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语言的魅力,引导学生积累运用生动、准确、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
了解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发现这些特点的。
教学难点:
理解老人为什么能够指点商人找回骆驼。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的骆驼特点的。
3.培养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
了解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发现这些特点的。
理解老人为什么能够指点商人找回骆驼。
1.谈话:同学们,第四单元的专题是“细心观察”。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人们在观察中的发现。我们刚刚学过三篇课文,《花钟》一课写观察鲜花,发现了不同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蜜蜂》一课讲述了观察蜜蜂,发现了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玩出了名堂》一课告诉我们列文虎克在玩耍中发明了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通过这三篇课文的学习,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生回答)
是啊,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板书这三个词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找骆驼》这篇课文也告诉了我们这样的道理。(齐读课题)
师总结:同学们在自学的过程中,每遍的读课文要求是不同的。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再读课文,结合导语中的提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三读课文,理解词句,读中感悟,读出感情。
明确目标: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前的导语,边读边画出本课的学习要求。(指名说。)
(1)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2)老人是怎样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运用略读课的学习方法,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自主学习和交流。
1.出示自学指导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⑴出示本课词语,指名读,纠正错误读音。
⑵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出示课件,完成填空。)
教师点拨:好的,同学们,通过初读课文,我们读准了字音,读懂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2.出示自学指导二:再读课文,思考问题: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样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边读边用不同的符号把相关的语句画出来,然后在小组里合作完成这个表格。
老人的依据(观察) | 丢失骆驼的特点(发现) |
|
|
|
|
|
|
3.同学们先自学,然后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完成表格,教师巡视指导。
㈠交流骆驼的特点,训练朗读。
教师评价:通过再读课文,我们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你们真是会读书的孩子!
2.抓住对话,训练朗读
⑴对于骆驼的特点,老人知道的可真详细!同学们,你是从课文的什么地方找到答案的?
⑵分角色朗读。再让学生自己总结朗读的方法。
你为什么这样读商人的话?指导学生总结方法:抓住关键词,体会到商人越来越高兴的心情。
教师点拨:你真是一个会学习的孩子!你能抓住这几个关键词语,结合上下文理解语句的意思,体会人物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达成了三读课文的目标,你真棒!
再请两位同学读一读这段对话,谁敢来挑战?(指导朗读,读出商人越来越高兴的语气。)
可后来老人说不知道骆驼在哪里,商人怎么说的(请学生读,并问学生为什么这样读。结合上文,理解“愤愤”的意思,指导学生读出商人焦急、气恼的语气。)
教师点拨:你用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自己就读懂了课文,你真了不起!
㈡交流老人的根据,训练朗读。
1.交流表格中第二个问题:老人的根据。
2.品读感悟
⑴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你是从课文的哪一部分找到问题的答案的。
⑵练习表达。老人为什么看到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就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呢?你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一说吗?
老人怎样知道骆驼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老人是怎样知道骆驼少了一颗牙齿的?分别练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话。
⑶指导朗读。把“不紧不慢”换个词,(紧是快的意思)(不慌不忙,胸有成竹),谁能读出老人不慌不忙,胸有成竹的语气。
最后商人找到骆驼了吗?你是通过哪句话知道的?“果然”是什么意思?齐读。
教师点拨:商人通过老人的指点,终于找到了骆驼。我们再来看看老人的这段话,发现这一段的写法,用这样的句式,(我看见……,就知道……。我又看见……我想……。我还看见……所以知道……)说明了什么?对,都是先写观察,再写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一层层,一次次,老人观察得多么仔细,思考得多么认真啊,所以才发现了骆驼的特点。文章语言的表达这么有条理,在下面的小练笔中我们就运用这种方法来写作。
1.小练笔:同学们,老师相信在你们的生活中也有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有所发现的故事。请你学习课文中的表达方法,写一写吧!
2.学生写话,教师巡视指导,之后全班交流。
3.总结: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只要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
同学们,许多伟大的发明和发现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鲁班观察带齿的草叶发明了锯;牛顿观察落地的苹果,发现了地球引力;瓦特观察水烧开后的壶盖,发明了蒸汽机……
古今中外,还有许多这样的故事,让我们通过阅读或其他途径搜集资料,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下节课,我们再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