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3.白杨
第一课时
白杨树高15~30米,树冠宽阔,树干白色,树皮白色至灰白色,基部常粗糙。它是西北最普通的一种树,只要有草的地方,就有白杨树的影子。 白杨树是不太讲究生存条件的,大路边,田埂旁,哪里有黄土的地方,哪里就有它的生存。它不追逐雨水,不贪恋阳光,只要能够在哪怕板结的土地上,给一点水分,白杨树的一截枝条就会生根、抽芽。
袁鹰:原名田钟洛,江苏淮安县
人,是当代著名的作家、诗人、儿童
文学家、散文家。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
《第一个火花》《红河南北》《风
帆》,《第十个春天》等;诗集《江
湖集》《花环》(与闻捷合著),儿
童文学作品:游记《丁丁游历北京城》,诗集《篝火燃
烧的时候》、《寄到汤姆斯河去的诗》等;散文集《胡
伯伯向你们问好》,儿歌集《唱一唱北京》。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旧中国留给这片祖国六分之一的土地满目疮痍和贫困。王震将军率领驻疆人民解放军在平暴剿匪、稳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的同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迅速增加了新疆的社会物质财富,赢得了新疆各族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
1954年10月,中央决定驻新疆人民解放军10.5万名官兵集体就地转业,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执行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从此拉开了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的序幕。
50年来,兵团始终奉行着不与民争利的信条,在天山南北的塔克拉玛干、古尔班通古特两大沙漠边缘和自然环境恶劣的的边境沿线,兴修水利,治沙治碱,植树造林,先后治理和参与治理了新疆的数十条河流,修建水库近百座,从亘古戈壁荒原中开发出良田1600多万亩,建成了一个个田连阡陌、渠系纵横、林带成网的绿洲生态体系。
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的一颗人造卫星在古尔班通古特灰黄的沙漠中发现了一个绿色的半岛。联合国派出的17人的考察团实地考察后,不觉惊叹:这是由兵团农八师150团的职工们将沙漠逼退了60公里而形成的一片人造绿洲!
小资料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词语。
2.初步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层次。
学习指导(1):
快速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词查工具书。
2.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晰
伞
抚
绍
疆
陷
我会读:
僵硬
缰绳
渐渐
戈壁 清晰 插嘴 分辩
介绍 表白 新疆 陷入
抚摸 浑黄一体 高大挺秀
我会读:
【戈壁】
【抚摸】
【介绍】
【浑黄一体】
【表白】
【高大挺秀】
【分辩】
蒙古人称沙漠地区为戈壁。
用手轻轻地按着来回移动。
使双方相识或发生联系,引进、带入(新的人或事物)。
指天和地都是黄色,分不出界限。这里讲风沙大,天地间都是黄色。
对别人说明自己的思想。
高大笔直,挺拔秀丽超出一般。
辩白,向别人说出自己的不同意见。
学习指导(2):
1.阅读课文的1-3自然段:用——线画出写白杨树生活环境的恶劣和白杨树样子的句子。并说你你感受到白杨树有什么特点?
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地闪出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
如今,新疆每三亩半耕地中就有一亩是兵团人开垦的。兵团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粮棉油和畜产品生产基地。
新疆刚解放时没有工业。为了兴办工业,兵团人节衣缩食,棉衣换成单衣,两套服装减成一套,甚至省去衣领、口袋、帽沿,还捐出了1500万元的转业费,自力更生生产出了新疆的第一支纱、第一块方糖、第一根钢锭……为新疆的现代化工业行了奠基礼。之后,兵团又两次将已经建成的42家大型骨干企业无偿移交给了地方政府。
新疆与8个国家接壤,边境线漫长,战略位置突出。遵照中央指示,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兵团在长达2019公里、纵深10到30多公里的边境地带建起了58个团场,几十年来没有丢失祖国的一寸领土。
50年过去,如今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经成为一个拥有254万人口和14个生产建设师、186个团场、1500多家工交建商企业的特殊社会组织,成为新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防巩固的一支无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沙漠变为绿洲,戈壁升起了繁荣,边境更加安宁。”上个世纪60年代从上海支边来疆的兵团副政委王崇久这样概括兵团50年来对共和国的贡献。
小资料
3.白杨
第二课时
戈壁 清晰 插嘴 分辩
介绍 表白 新疆 陷入
抚摸 浑黄一体 高大挺秀
我会读: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2.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3.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学习指导(1):
快速朗读课文4-13自然段:
1.画出写白杨树特点的句子,想一想,写了白杨树的哪些特点。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学习指导(2):
快速朗读课文14-16自然段:
1.想一想:爸爸只是向孩子介绍白杨树吗?如果不是,他要表达的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1.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爸爸和白杨有怎样的相似之处?
在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的茫茫戈壁上,白杨树在此生根,并长得高大挺秀,成为毫不动摇的“戈壁卫士”;在经济、文化落后,生活条件艰苦,自然环境恶劣的西部某些地区,建设者们放弃各方面条件相对优越的家乡,代代扎根于此,奉献青春,是坚强不屈的“新疆战士”。他们同样不择环境、不讲条件,哪里需要哪里安家。树似人,人如树。
2.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高大的白杨指爸爸自己,身边的几棵小树即指他的孩子们。
爸爸希望他的孩子也能扎根边疆,成为边疆的建设者。
学习指导(3):
想一想:
1.课文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你还学过那些类似的文章?
2.生活中哪些像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的人?
《帐篷》
艾青
哪儿需要我们,
就在哪儿住下,
一个个帐篷,
是我们活动的家……
换一个工地,
就搬一次家,
带走的是荒凉,
留下的是繁华。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就很快地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 这段话选自课文《 》,作者是( )。
2. 这段话中写了_______这样几种自然灾害,相信你还能写出至少两种来:___________________。
3. 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的三个特点:
(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巩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