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金色的草地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读出文字所描绘的画面,读出画面中蕴藏的情感,了解“我”的情感变化过程。
2、唤醒儿童并对自然的亲密感,引导儿童用心观察自然。
对于少数民族,学生也有所接触,一般象维吾尔族、白族、苗族、蒙古族都能说上一些。其中,凤尾竹、山狸这些东西学生也没有见过,需要老师在教学的时候给予一定的图片和讲解介绍。比较难的是缩句,这是我们第一次遇到这样的练习,学生对于这个练习可能需要多加训练。
读出文字中蕴藏的情感,了解“我”的情感变化过程。
一、 激趣导入,认识一个美丽的名字——蒲公英。
1.出示蒲公英的成长过程图。了解蒲公英的花瓣落了,花托上就能长出洁白的绒球。教师板书“绒”字,提醒右半边不要写成“成”。
2.揭示课题。师描述:这节课,我们要阅读的文章就跟蒲公英有关,读一读课题。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大声地说一说他的名字。以后,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念一念作者的姓名。
二、整体感知,读出文章所描绘的画面。
1.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谁来读读课文?学生展示朗读,一人读一小节。教师相机提醒 “假、朝”的读音。
2.作家普里什文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发现,一切事物都美丽如画,而我又没有绘画的习惯,于是我就运用词语和句子,正如绘画时运用颜料和线条一样。
3.那么在这篇文章里作者用文字画了一些什么呢?自己再读读,然后跟你的同桌聊一聊,请看要求: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幅画说一说,这幅画上画了一些什么?想一想文中的哪几小节写了这幅画。给这幅画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4.师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学生取出的画面名称。
三、读活画面,体会画面中的情感。
好玩的花
1.刚才我们在文字中找出了画面,现在我们要读好这些画面。邵老师有个建议,要想把画面读得活灵活现,就要先找出藏在画里面的心思和情感。
这是题为“玩蒲公英”的画,自己在心里读一读,体会体会。
2.这里所说的“蒲公英盛开”其实指的是——(蒲公英成长过程图中的哪个环节?结果,长出白绒球的时候)
3.这画里面藏着“我”和哥哥的哪些想法呢?我们来看一看哥俩玩蒲公英的情景。
通过追问,引导学生悟出画面中的情感,指导朗读。
这样的调皮,这样的好玩,男生一起读。
4.此时,文中的我对蒲公英的印象如何?(板书 随便玩玩)一个小孩子很轻松的口气,女生一起读一读。
好看的花
1.当春天来临的时候,草地上第一个开花的就是蒲公英。谁来读一读这段文字。
2.这画面中藏着“我”怎样的情感呢?(喜欢 赞美)把这样的喜欢、赞美读出来。
3.这就是窗前的那一片草地。出示图片。
刚才有同学不由自主地发出了惊叹,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
这样的金色,这样的亮黄,不是一朵两朵,而是满眼都是,是一大片,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4.教师引读:看到这满眼的金色,普里什文会说——
谢廖沙会说——
谁见了都会说——
5.教师描述:作家用文字带给我们一场视觉的盛宴,当我们被蒲公英这样的美丽所震撼所陶醉的时候,作者又告诉我们,这种美丽还是会变化的。
会变的花
1.出示第5小节的第一部分,谁来读一读。
“我”发现了什么?(草地的颜色是会变化的) 当时的我,会是怎样的心情?(惊奇 好奇)把这样的心情读出来。
2.草地的颜色为什么会变化呢?出示第5小节的后部分。你来读。在这里,普里什文用了一个非常可爱的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
3.出示图片,现在你们知道草地的颜色为什么会变化了吧。看着图谁来说一说。
4.引导发现其中的变化,勾画变化的过程图。
4.出示变化过程图,引读。
5.一起读一读这一小节,遇到红色的字体加上我们的手掌动作。
6、大自然就像一个神奇的万花筒。出示图片,了解向日葵、晚饭花的变化,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植物写一写他的变化,最好能用上一个可爱的比喻,把它跟我们小孩子联系起来。
7.文中的“我”发现草地会变色的秘密后,从那天起,蒲公英就成了他最感兴趣的一种花儿。(板书 最感兴趣)从这句话中,你又读出了怎样的情感?
8.现在请大家再来看一看整篇文章,把这几幅图串联起来的一条线是什么呢?(“我”对蒲公英的情感)孩子们,最美的画面可以没有色彩,但绝对不能缺少情感。
四、拓展延伸,感悟文字背后的眼神。
1.透过《金色的草地》,你看到了普里什文有一双怎样的眼睛?
讲述:普里什文的故事。
2.出示:普里什文说:“我笔写出来的是大自然,而心中想着的却是人。”
3.教师小结:今天,当我们与普里什文的金色的草地相遇,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将这样的灿烂收藏在内心。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用亲人般的目光去关注这一朵野花,那一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