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陶罐和铁罐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以及说明的道理。
2、 理解“奚落、傲慢、轻蔑”等8个词语。学会运用多种方式理解词语。
3、积累语言。
三年级的孩子比较喜欢读童话故事,《陶罐与铁罐》是一则童话,本篇课文内容简略易懂,对话有趣,学生乐于去读。应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的词句,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并要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但是,三年级的孩子在阅读这则寓言时,往往会过于沉浸在故事情节中,而使自己的认识会有偏差,他们会以为陶罐是好人,而铁罐是“不好”的,几乎没有任何可取之处。这种认识上的偏差,需要老师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加以引导。
能抓住句中描写人物神态或动作的关键词,感受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从而有感情地朗读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
孩子们请看这是什么?(板书:陶罐、铁罐)谁能说说陶罐和铁罐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我们要读的这个童话故事就是发生在陶罐和铁罐身上。齐读课题
1、请大家打开书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并用你喜欢的方式记住它。
2、出示生字词:读读这些词语,看看他们你都认识了吗?谁来读?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读的准不准确。
3、词语跑到课文里了,你能把课文读的既正确又流利吗?谁来读?(指读课文,老师帮助订正读音)
4、下面大家都练习读一读吧!
1、孩子们,下面老师和你们一起走进这个童话故事,一起去认识一下陶罐和铁罐。(板书:铁罐 陶罐)
老师导读: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接着读……
A、 什么叫奚落?(解释奚落)你是怎么知道的?(查字典)
B、 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那我们不查字典,接着读课文也能知道奚落的意思,不信我们接着读(学生接着读)
C、 “傲慢”你们会吗?做个傲慢的动作表情。(找其中一个比较到位的学生演示,问 :看看他这个样子什么感觉?)这就叫“傲慢”。
D、 引读:铁罐傲慢的说……
老师接:不敢,铁罐兄弟。真是一群傲慢的铁罐。跟铁罐比起来,你觉得陶罐怎么样?(谦虚)
D、咱们班级有谦虚的同学吗?为什么说她谦虚?不骄傲就叫谦虚,谦虚的反义词是骄傲
E、面对谦虚有礼的陶罐,铁罐改变态度了吗?它是怎么说的,接着读……
你为什么这样读?轻蔑就是瞧不起
F、陶罐是懦弱吗,什么叫懦弱?陶罐也不同意铁罐的说法,所以他争辩道:……
J、住嘴!铁罐恼怒了,接着恼怒……“你是陶的一摔就碎,我是铁的坚硬无比。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没法比。所以不能(相提并论)”。接着读……这时候陶罐却说……铁罐说……
H、齐读: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陶罐,你怎么不说话了?(生回答。)我看你是不敢说了,没话说了吧。
I、孩子们。铁罐这样对待陶罐,用书中的一个词形容就叫——“奚落”。
(板书:奚落)
你读懂奚落的意思了吗?说说看。
读课文的时候遇到不明白的词语还可以用这种联系上下文的方式来理解
四、老师过渡读第10自然段。铁罐就这样奚落这陶罐。许多年代过去了。有一天,指读……
板书:光洁 朴素 美观
(评价语:这么多年了,没想到你的个性一点也没改,还是那么谦虚友好。)
接着读……连影子也没见到,用一个成语形容就叫……(无影无踪)。孩子们,你们知道铁罐哪去了吗?
四、下面大家快速读读课文,结合老师的板书说说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说的非常好,下面我们来看看这节课要写的字。相信大家也会写的很好。
出示:陶 嘴 感 荒 捧 值 受 朴 素
先仔细观察,看清他们每一笔在回田格中所占的位置
试着在本上写一写,同桌之间互相评一评
你们觉得哪个字最难写,或者最容易写错?
老师板书写一两个字。
再来试试看。
展示
1、体会运用动作神态表达人物情感变化。
2、积累语言。
正确流利朗读有感情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和说明的道理。
理解词语。体会人物情感变化。
1、 陶 嘴 感 荒 捧 值 受 朴 素
同桌互批。错的改过来在写几个。
2、再来看看这节课我们要写好哪些字?出示
谦 虚 吵 恼 怒
自己边观察边书空。然后在本子写几个。
你认为哪个字写起来有困难?老师和你们一起写。
自己练一练。
3、孩子们,看到这几个字你想到了课文里的哪个情景?
1、默读课文,看看从哪些句子可以体会出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让呢?
2、用横线画出描写铁罐的句子,用浪线画出描写陶罐的句子。
3、再好好地读一读这些句子。
1、 谁来说从哪些语句中你体会出了铁罐的傲慢无礼?那从哪可以看出陶罐的谦虚有礼?
学生读句子,老师出示。
2、 读描写铁罐的句子,说说铁罐的情绪有哪些变化?
谁来说?结合学生回答,要求用“越来越()”回答。
用句子中的关键词说——刚开始是“傲慢”——读。
问:铁罐这么傲慢,你们猜猜铁罐此时此刻心理会想些什么?
正是因为铁罐这样想所以他才会自以为是的说……
所以他才会傲慢自大的说……
傲慢过后,接下来是“轻蔑”再读。想想刚才你傲慢的感觉,现在是更加强烈。怎么读?
从你的朗读中,我看到了你的不屑一顾,再读,真是目中无人。我是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道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来,铁罐。铁罐你怎么了?(恼怒”)为什么呀?(因为你和我顶嘴了 )加上动作读。
何必这样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想一想这时铁罐会怎么样的说?
铁罐是这样,而陶罐呢,他怎么样?(一直都很谦虚友好)
3、 自己读一读陶罐的话,体会一下他的谦虚。老师读铁罐的话,学生读陶罐的话。想一想这时陶罐会怎么样地说?
4、 铁管傲慢时,陶罐很谦虚,铁管轻蔑他,陶罐很有礼,铁罐恼怒了,陶罐还是很友好,尽管铁管越来越凶,咄咄逼人,可陶罐依旧这样,这才叫真正的谦虚友好。即使很多年过去了,陶罐被人们从堆积物中挖出来的时候,他第一个关心的仍旧是铁罐(出示陶罐的话)可是陶罐却消失了。
5、 采访:孩子们从陶罐和铁罐这个小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四、
读了一个小故事我们却明白了这么多道理。我建议下面我们就分小组把这个故事表演一下好吗。注意表演的时候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添加一些动作或语言。
评价:谁来说说他们表演的怎么样?
带着动作和表情说话,我们就更能感受到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平时我们在写对话的时候也要注意不仅要写出他们说了什么,还要写出他们是怎么说的。
8、这边陶罐和铁罐在对话,听——那边狮子和蚊子在干什么。
读读他们对话的内容,想一想他们说话时会有什么样的动作或者表情呢?
学生读小故事,想想添加什么修饰词
加上这些词后,我觉得这头狮子是越来越恼怒,而蚊子真的是得意忘形
孩子们,你们知道狮子和蚊子这个小故事是在哪本书里吗?出示书,这本书里有好多有趣又蕴含着深刻道理的小故事:你想知道:
1+1为什么大于2,想知道黑猫捉了一只老鼠为什么又放了?想知道狼为什么不想要过狗那样吃好喝好的生活吗?那就赶紧读读这本《小故事大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