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花钟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学习并运用“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的写作方法;
2.学会“按时间排句成段”的写作方法;
3.初步感悟拟人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学习并运用“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的写作方法。
1.学习并运用“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的写作方法;
2.学会“按时间排句成段”的写作方法;
3.初步感悟拟人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学习并运用“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的写作方法。
通过句式对比,发现课文描写花开句子的写作方法。
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大家对花钟有哪些了解?
(学生在第一节课学习惯基础上,自由谈对花钟的了解。)
1.初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勾画描写花开的句子。
(1)请1生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勾画描写花开的句子。
(2)生汇报勾画的句子,其他同学订正自己的勾画。
2.句群对比,领悟“有画面、有变化”
(1)把所有描写花开的句子都改成“***开花了”,请生读改后的句子;
(2)一边是课文中的句子,一边是老师改后的句子,你更欣赏谁?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自由汇报。)
A.引导学生试举两三个例句谈一谈、读一读、演一演,让学生明白,课文中描写花开的句子,把开花的画面写了出来,读者一边读,一边就能在脑子里浮现花朵开放的样子。
B.把描写九种花的句子连起来,做为一个整体读,再对比读“***开花了”,让学生体会到当相同意思,如果用相同的句式来表达,读起来单调、枯燥,应该有变化。
C.研读“午时花开花了”和“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体会一味使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同样会让人感觉到“腻”,修辞手法,也要注意变化!
3.配图、配乐朗读,感受文字的精妙。
4.尝试读背。
1.勾画第一自然段表示时间的词。
2.读表示时间的词,你有什么发现?
3.打乱句子的顺序,读一读,思考:这样改写可以吗?为什么?
1.根据板书总结课文的写法;
2.出示更多的花朵图以及开放的时间,让学生观察,并尝试着写出“画面”、“变化”和“有序”。
3.展示学生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