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灰雀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知识与技能;
默读课文,知道故事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太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不同的心情,感受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同时产生保护鸟类等动物的环保意识。
本文篇幅较长,难度的句子和词语较多,文章中有几个生字是平常不常见的,很容易读错,部分词语的意思比较抽象,给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增加了难度;列宁的循循善诱学生也不易领会。《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结合我们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此本课的教学着力体现“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积累”的教学理念。通过学生的朗读,读懂词句的含义,读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重点
感受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同时产生保护鸟类等动物的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师:同学们,上个学期我们学习了俄国人列宁的《蜜蜂引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与他的朋友的故事,(出示图片)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动物是什么吗?引出本文题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师朗读课文,学生标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好词好句。并给课文标好自然段。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师生共同学习词语,学生并在课文中画出来。
郊外 散步 胸脯 面包渣 或者 勇敢 可惜 低头 诚实
教师朗读,学生跟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学生齐读课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⑴体会列宁爱灰雀:
①你从哪儿感受到列宁喜爱灰雀的?先读句子,再说自己的体会。
②重点体会以下语句: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抓重点词语“每次”“都要”“仰望”“经常”体会。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呢,希望大家多读词语。
5作业布置:
灰雀究竟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