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听听,秋的声音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童话般的诗境。
2.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品字、品词、品句并体会诗的轻、柔、美。并在朗读中展开想象,通过小组合作与同学交流体会。
3.说一说,秋天听到的其他声音,并仿照第一、二小节写一写秋天的声音,体会童真、童趣。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依然以感性思维为主。因此,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另外,这个阶段的学生阅读方面虽然有了一定的方法和速度,但阅读理解和感悟能力还不够,他们对秋天声音的直观感受不强。
教学重点
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在朗读过程中能展开想象,体会到诗歌遣词造句的韵味。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意,仿照诗歌的形式,说一说,写一写。
1.欣赏秋的图景,描绘秋的美景。
小朋友们,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片,请你们一边看,一边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季节?
(出示图片,播放背景音乐)
学生自由地描绘秋的美景。
【设想:欣赏秋的图景着重从秋天的动物、秋天的果园、秋天的花园、秋天的田野这四方面切入。让孩子既能赏秋、知秋,又为学习《听听,秋的声音》一文奠定基础。】
2.细读课题,以美入文。
小朋友们,秋天不仅有缤纷的色彩,香甜的气味,它还有好听的声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听听,秋的声音》,谁来读课题?(板书:听听 秋的声音)
再一次听的时候可要轻一点;注意题目中少了什么?是啊,这个逗号提示我们要仔细去听;听听,秋的什么?(生:秋的声音)听听,谁的声音?(生:秋的声音)
【设计意图:通过细读课题这一环节,孩子们就能知道题中“听听”的读法,且抓住了课题中的重点词“秋”和“声音”,还故意疏漏课题中的“逗号”,让孩子们发现、思考、关注题中逗号的妙用。这样读课题有实效。】
1.初读课文,检查字词。
秋天多美啊,请小朋友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读读课文,注意把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好的小朋友们就微笑地看着我。
看到那么多快乐的笑脸,老师知道大家都已经读好了,下面我要检查一下,你们是不是已经读准了这些字词:
手臂 刷刷 蟋蟀 口瞿口瞿 匆匆 歌韵 叮咛 掠过 歌吟 辽阔 音乐厅 绽开(带拼音)
小朋友真能干,现在,我把词语送进句子里了,看谁最厉害了!
大树抖抖手臂——刷刷,
蟋蟀振动翅膀——口瞿口瞿,
大雁匆匆,撒下叮咛,
秋风掠过,送来歌吟,
谷粒绽开,唱起歌韵,
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
(1)学生逐句读:指名学生一句一句读。
(2)师生合作读:我们不光要读准字词,还要读出点韵味呢!我读前半句,你们读后半句。
2.接读课文,思考:在秋的音乐厅里,你听到了谁的声音?
现在我们就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听听,秋的声音,谁想来读读课文?(5人接读课文,第6小节一起读)其他小朋友们认真听,想一想:在秋的音乐厅里,你听到了谁的声音?
【设计意图:这一板块中,我先出示了文中带拼音的12个词语,通过学生自读课文后检查词语。然后把这12个词语编织成了一首小诗,引导孩子们读准,读出韵味来,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1. 交流:你听到了谁的声音?
你听到了谁的声音?(生回答:大树 蟋蟀 大雁 秋风 )(师板书)
这些都是秋天特有的景象,秋天特有的声音,所以,题目是——听听,秋的声音。
2. 小组合作学习,感受秋之韵。
还等什么?我们赶紧和小伙伴一起走进这秋的音乐厅,去读读、听听、看看、想想、说说吧!谁帮我们读一读合作学习要求?
(1)合作读诗,每人读一小节。
(2)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声音?自己练习读喜欢的声音,读出韵味。
(3)把你最喜欢的小节读给你同组的伙伴听,并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学习细化环节,让学生有序有目的地进行合作学习。这样使合作学习的任务就变得明朗化、清晰化了。】
A 大树
你最喜欢哪种声音?(生:大树的刷刷声)(课件出示第1节)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预设:(我仿佛看到了一阵阵秋风吹来,大树抖动着树枝,一片片小黄叶像一只只蝴蝶一样从树上飘落下来。)
①“刷——刷——”,风吹树叶,多有意思啊!(生读)
② 风吹过来喽,谁来读一读。
③ 大树妈妈正抖抖手臂呢,你们也抖抖手臂读读。
④ 小黄叶啊,你们随着风儿轻轻地飘荡,你们准备怎么和大树妈妈说呀?(课件出示:小黄叶说:
“ 。”)
预设:
(小黄叶说:“再见了,妈妈,我要离开你了。”)
(小黄叶说:“再见了,妈妈,我会掉在地上给你做肥料,让你长得更好。”)
(小黄叶说:“再见了,妈妈,您别伤心,来年春天我还会回来的。”)
(小黄叶说:“再见了,妈妈,我要去寻找秋天,我要去旅行。”)
这些都是小黄叶道别的话音啊!(板书:话音)
小黄叶们,让我们一起和大树妈妈道别吧!(生齐读)
【设计意图:孩子们通过边想象情境边朗读;读好“刷刷”这一象声词;还让他们做做动作体会大树妈妈“抖抖手臂”的样子;设置情境让孩子们置身于小黄叶的角色想象说话,并自然引入“话音”一词。】
B 蟋蟀
除了风吹落叶的“刷刷”声,你还喜欢哪种声音?(课件出示第2节)
小蟋蟀,那就请你来唱唱这首歌吧!(生读)
小蟋蟀们你们都在唱些什么呀?
预设:
(生:小蟋蟀在唱着:“再见了,感谢你一直以来照顾我!”)师:小蟋蟀还唱着感恩的歌呢!
(生:小蟋蟀在唱着:“再见了朋友,冬天快要到了,我要走了。”)师:原来,你要过冬去了,难怪你要和阳台告别呢!
(生:小蟋蟀在唱着:“再见了朋友,明年我再来看你。”)师:多么舍不得啊!(生读)
我们一起来听听小蟋蟀的歌声(播放蛐蛐声)小蟋蟀们,我们也来振动着翅膀唱一唱吧!(生边做动作边学蛐蛐声)多么美的歌韵啊!(板书:歌韵)(生齐读)
【设计意图:由于本节诗中“歌韵”一词很难理解,所以,我就用“小蟋蟀们,你们都在唱些什么呀?”引入,再加之以“小蟋蟀还唱着感恩的歌;依依不舍的歌;动听的歌呢!”这样评价语,紧随其后的是课件播放小蟋蟀的清脆悦耳的声音,最后让他们也当回小蟋蟀学学唱唱,这样孩子们就深刻地感受到了“多么美的歌韵”。】
C大雁和秋风
“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口瞿口瞿”是小蟋蟀告别阳台的歌韵。你还喜欢哪种声音?(生答)(课件出示第3节)(生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大雁
① 大雁就要离开它的朋友们飞往温暖的南方,它深情地对青蛙说:“ ” ;对蚂蚁说:“ ”,对喜鹊说:“ ” ,对小朋友们说:“ ”……
情境创设: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大雁对小朋友们说:“ ”;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大雁又对小朋友们说:“ ”;寒风刺骨的冬天就要来了,大雁还对小朋友们说:“ 。”
瞧,多么温暖人心的话语,这就是暖暖的叮咛啊!(板书“叮咛”)
【设计意图:创设“大雁对小朋友们说话” 这一环节,孩子们就能层层递进地读懂“叮咛”一词。】
秋风
② 秋风姑娘来了,她掠过田野,看到了什么呀?
预设:(我看到了一望无际的稻田;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涨红了脸;一根根金黄的玉米……)
好一派丰收的景象啊!
听到了,我听到了秋风姑娘送来的丰收的歌吟。(板书:歌吟)
【设计意图:调动孩子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让他们自由地说说“秋风姑娘来了,她掠过田野,看到了什么呀?”引出“丰收的歌吟”。】
3. 一、二、三小节的感情朗读。
在秋的音乐厅里,秋的声音编织了一首首动听的歌,多么让人陶醉啊!我们也学着它们的样子,去唱唱秋天的歌。(课件出示1-3节)(齐读)
【课件说明:A大树 B蟋蟀 C大雁和秋风 三个环节是随机的,可以依照学生的回答而随机出示。】
4. 感悟第五小节
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秋的声音,在……(老师引读,生接读)
这些声音呀都很轻很轻,要我们用心才能听到,所以我们要轻轻地读。(师生再次合作读第五小节:师读第一行,生读后四行。)
赶紧在6人小组说一说:秋天的声音还藏在哪里?(让孩子自由说说,引导“在每一 ” 露珠、果子、小溪……)(课件出示:在每一 )
【设计意图:秋的声音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听的;一类是隐而不露,需要孩子们用心发现的。而第五小节就是后一种,所以我利用小组合作说一说,引导孩子们用“秋的声音,在每一 ”这样的句式寻找、发现秋的声音。】
1. 原来,秋的声音藏在了秋的每一个事物里,听听,请你仔细地听听,你还听到了谁的什么声音?和小组里的伙伴细细地交流交流。交流完了微笑地看着我。(生说,教师引导说的形式)
【设计意图:我以“你还听到了谁的什么声音?”引发小组交流,引导说的形式,为书写秋之声做铺垫。】
2. 秋姑娘听了,她情不自禁地来了,还为我们送来了许多美妙的声音呢!(学生自由地读读)(课件出示)
“沙沙” “咔嚓” “唧唧” “嘎嘎” “呼呼” “噼啪” “哧溜”
“哗啦哗啦” “滴答滴答” “丁丁冬冬” “嘿哟嘿哟” “丁丁当当”
【设计意图:每个班级都有学困生,基于此,我创设了“秋姑娘送秋声”这一情景,让学习有困难的孩子借助这些大自然中秋的声音来想象说话,为写诗打好基础。】
3.秋的声音实在太丰富、太美妙了,你能仿照着课文第一、二小节的样子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的方式写一写吗?(课件出示1.2小节)
4.小组合作:写完了吗?把你写的小诗有感情地读给小组里的伙伴听听!不满意的地方可以改一改。
5.请3位同学上台展示。
听听,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地来,(3位学生接读自己写的诗。)
评价预设: 多么有意思的小蚂蚁呀!
秋的声音多美妙!
多么富有诗意的话语呀!
“嘿哟嘿哟”,是蚂蚁准备冬粮的号角。
“滴答滴答”,是雨点问候大地的琴声。
6. 配乐朗读全文。
孩子们,在秋的音乐厅,我们欣赏了那么多美妙的声音,也写下了属于自己的诗篇。秋的美好、秋的绚烂,就这样随着秋的乐章轻轻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就让我们再一次去:听听,秋的声音……(伴乐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在音乐声中全班朗读诗文,回味秋的声音。】
7.教学板书:
听听,秋的声音
大树 话音
蟋蟀 歌韵
大雁 叮咛
秋风 歌吟
听听,
秋的声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