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灰雀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知识与能力:
1.会认5个生字,理解“婉转、自言自语、果然”等词语。
2.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朗读感悟,发现交流,感受列宁爱鸟、爱男孩。
2.合作探究,添加提示语,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的表达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真爱,受到知错就改的教育。
本课设计以“爱”的情感为主线,以“发现”为指引,引导学生自读、思考、交流、合作,将听说读写与体验、感悟、熏陶、运用结合起来,教学过程力求突出主体意识和训练意识和互学意识。
1.确定学生主体。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教学设计关照学生的起点,以课后小话筒的发现为切入点来引导学生读书、发现,让学生在由扶到放,由浅入深的读书过程中发现伟大的列宁爱灰雀,爱男孩,有着普通人的情感;而普通的男孩爱灰雀,也诚实,也有着伟大的品质。
2.突出训练意识。能力需要训练,训练需要指导,指导需要找到“点”。本课依据文本语言生动,对话描写含义深刻的特点设计研读对话、理解关键词、添加提示语等活动,促学生深入文本,多元感悟,形成自己的联想与体验,帮助学生把握人物情感,并丰富语言积累,适时、适度得意,得言,得法。
3.体现互学意识。自主探究、合作互动,开放民主,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才能充分激发认知主体发展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火花,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对于列宁不陌生,《诚实的孩子》《蜜蜂引路》中对列宁已有所了解。在阅读方面,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自读自悟能了解课文的梗概,能迅速明白灰雀被小男孩抓走了,但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的能力还较弱,尤其是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内心的更是初次接触,理解列宁的循循善诱会有一定的困难。
重点学习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耐心、得体的交谈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难点是透过列宁和男孩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