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陶罐和铁罐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 会认10个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神气”、“恼怒”、“相提并论”、“理会”、“荒凉”、“惊讶”、“光洁”、“朴素”、“价值”、“兴奋”、等词语。
2. 通过对“奚落”等词的理解品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积累读书方法。
3. 读懂课文,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4. 积累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并迁移运用。
《 陶罐和铁罐 》是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边读边想,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体会课文中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是本单元要求。这篇课文在表达方式上很有特点: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课文中大量描写神态的词语,不同的对话形式,相同的标点符号反复使用,这些因素都是引导学生 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极好的素材。 三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做游戏,爱模仿,敢挑战。他们积累了一定的识字方法,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初步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他们想象力丰富,喜欢读童话,也喜欢编童话,但积累的知识相对较少,阅读和写作能力还有待提高。如何用好文本,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训练,进行个性化表达训练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掘文本内涵,立足读写感悟,引导个性朗读,引导个性表达。在教学中用玩闯关游戏的方法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点拨、训练检测等教学环节中愉快学习,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另外由于三年级孩子对陶罐和铁罐的了解不多,我设计了一个课前活动,让学生观看《远古陶瓷》的纪录片加深孩子们的认识。
通过品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积累读书方法。
通过续写陶罐和铁罐的对话,感悟写作要领。
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1.通过对“奚落”等词的理解品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积累读书方法。
2. 读懂课文,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3. 积累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并迁移运用。
通过品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积累读书方法。
通过续写陶罐和铁罐的对话,感悟写作要领
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打开童话王国大门。快乐的童话之旅开始了,请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读词语,不但要读准字音,还要带上表情。。
板书课题,介绍陶字的来历,生书空。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打开童话王国大门。快乐的童话之旅开始了,请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读词语,不但要读准字音,还要带上表情。。
1.开火车读词语并归类。
傲慢 谦虚 恼怒 轻蔑 奚落 争辩
2.用题目扩充法介绍课文内容。
很多年以前,( )的铁罐_____( )的陶罐。 很多年以后,铁罐_____,陶罐 _______。
1.开火车读词语并归类。
傲慢 谦虚 恼怒 轻蔑 奚落 争辩
2.用题目扩充法介绍课文内容。
很多年以前,( )的铁罐_____( )的陶罐。 很多年以后,铁罐_____,陶罐 _______。
导学过程
预习单上,同学们都提出同样的问题:奚落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跟着陶罐和铁罐一起玩闯关游戏去寻找答案,你们敢挑战吗?
闯关活动一:品读人物对话,积累读书方法
自主学习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1—9自然段,用横线和波浪线分别把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画出来,想想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圈出表示神态的词语,想一想该抓住哪些词语来体现它们说话的不同语气,用“△”把 这些词语标出来。选一次对话完成展示点拨中的填空。
合作探究
1、讨论:“争辩”是否能换成“争吵”?你从文中省略号体会到什么?
2、思考“奚落”的意思,想想铁罐凭什么奚落陶罐?
展示点拔,随文教学生字“谦虚”、“恼怒”等易错字
填空: 我们想读第()次对话。我们想用( )的语气来读铁罐的话,我们抓住文中( )等词语来体现。请听我们读。如果同意我们的看法请做笔记。我们展示完毕请点评。
展示要求
听:看着发言人,边听边思考
说:站姿挺拔,声音响亮、有条理
①“争辩”: “争辩”就是认为别人的观点不全对,亮出自己的看法,就叫“争辩”。
②引导学生注意铁罐说话时候使用的标点符号“!”,4次对话中。铁罐说的话都有“!”,让学生从标点符号中感受出铁罐的自以为是,傲慢无礼,极端地不尊重陶罐。
③“奚落”:从铁罐一次又一次地与陶罐的对话中,现在我们知道奚落就是 ——(用难听的话讽刺别人,挖苦别人,使人难堪。)
④小结,读了这4次对话,相信大家对铁罐和陶罐也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谁能来说一说。
⑤分角色朗读1-4次对话。
小结:在这一活动中,你积累了哪些读书方法?(关注提示语、把握关键词、注意标点,加上自己的理解是读好人物对话的法宝。)
自主学习
1、默读第10至17自然段,画出陶罐和铁罐最后结果,你有什么疑问吗?
2、你知道铁罐到哪儿去了吗?随机渗透“氧化”的概念。
” 十年,铁罐会有什么变化?二十年,五十年……铁罐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它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请你选一种情况讨论讨论。
合作探究
1. 陶罐和铁罐埋在土里这么多年,
2.他们之间又会有怎样的对话呢?想象写话,快把讨论的结果写在达标检测中。
展示点拔
1. 展示写话内容
2. 在这一活动中,你感悟到哪些写作要领?
★总结寓意,赠送格言
1、小结:铁罐虽然坚硬,不易碎,但却会被“氧化”掉,而陶罐虽然易碎,但却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变化。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2、老师送给大家几条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左眼看别人的优点,右眼看自己的缺点
★达标检测
1、我会在田字格里写“谦虚”“恼怒”。
2、我会想象写话。
( )年过去了,铁罐( ),陶罐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温馨提示:
1、每次说的话独立成段。别忘了用上不同形式的提示语。
2、 提示语中别忘了加上神态、动作。
3、 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
1、摘录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
2、把陶罐和铁罐的故事讲给家长听,思考一下自己今后应该如何与同学相处。
3、课文阅读《黄瑞云寓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