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盘古开天地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 认识十个生字,会写十四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一些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课外阅读基础。而本课又是孩子们喜欢的神话故事,文中神奇想象的语句,很容易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生动准确的语言表达是学生理解学习上的重点、难点,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
孩子们,你们知道哪些我国的神话传说故事呀?(生回答:《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等)孩子们真是见多识广呀!这些故事中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其中的人物都非常了不起。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盘古开天地》这个故事,(板书课题)共同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和故事中人物的了不起吧!
1、出示课件,边听故事边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让学生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最后一句话),重点学习“创造”一词。创造很难,需要力量,需要勇气,需要行动。盘古是怎样创造宇宙的呢?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了解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过渡:读了一遍课文,许多同学就有些神奇的感觉了,想仔细体会盘古开天地的神奇吗?
1、(小组合作学习)思考:盘古没创造宇宙之前,宇宙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句子一:“宇宙混沌一片,盘古沉睡。”
2、精读第二段,思考盘古醒后,他是怎么做的?
指名读相关句子。
出示句子二:“…抡起…,…猛劈……”
体会人物动作:为什么抡起和猛劈读得这样重?再次指名读,再用力,看谁力量大。
过渡:就这一猛劈,宇宙发生了巨变。
出示句子三:“清而轻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引导读:师读上半句,你注意听,老师将哪些词语稍稍强调了一下,你读时,把下半句相应的词语强调一下。(师读上半句,指名读下半句,生读正确后找出四对反义词和一对近义词。)
师与全体学生对读,带手势。
男女生对读。
3、(小组合作学习二)学习第三段。过渡:天地就这样分开了,接下来呢?指名读句子,教师随即出示句子四:“盘古怕天地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实践体会人物,想不想当一回了不起的盘古?一起来试试,站起来,怎么顶?师读句子,师生一起做动作,师注意观察用力同学的表现。相机问特别用力的同学,“盘古”为什么腿蹬得这么直?脖子怎么伸得这么长?眼睛为何瞪这么大?你们都和盘古一样,用尽力气顶住天,蹬住地。坚持住,“一、二、三、四、五、停”,有什么感觉?
引导猜想:只是十几秒啊!盘古呢?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猜想多少年?
师引读:十年过去了,生:盘古怕….
一百年过去了,盘古怕……
一千年过去了,盘古怕……
一万年过去了,盘古怕……
十万年过去了,盘古怕……
师:直到天地逐渐形成,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此时你想对倒下的盘古说些什么?
(生自由发表看法)
过渡:是啊,他太累了,太不容易了,这么多年,一直头顶着天,脚蹬着地,他就是这样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将“顶天立地”四个字端端正正地写在盘古身边。板书顶天立地。
4、学习第四段
读文:英雄盘古倒下去了,更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请认认真真读第四段,一定会发现更精彩、神奇的画面,将你看到的神奇画面画下来。
生自由读,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完成题卡。
指名读,把看到的巨大变化,神奇的画面读出来。
集中指导背诵;(逐句出示本段的排比句)
师引读: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同步操作:师读前半句——点击“变成了”——出图画——出字——生齐读。逐句进行,学生自主看图说文字,齐读。节奏紧凑。
课件出示全段,齐读感受神奇的变化。
激发想象:表达神奇画面难道仅仅是文中写的吗?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大胆想象。
出示句式:他的( ),变成了( )的( )。每人想一句,一会儿挨着说。预设:头发---树林;牙齿---宝藏;鼻孔---山洞;手指---五峰山…
激情过渡:是啊!盘古的一切都化作了万物,这就是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化作万物的盘古,面对这样的一位英雄,你还想说些什么?课件出示盘古图
(师)是啊,盘古的确伟大,盘古,你确实了不起,是你,用大斧头劈开了天地;是你,用自己的身躯顶住了天地;是你,把自己的全身化作了宇宙的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板书创造宇宙)如果没有你,就没有美丽的宇宙,让我们带着对盘古的佩服、感激之情,齐读最后一段。
《盘古开天地》是一个感人的神话故事,在我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还有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你还知道哪些? 师出示图画,学生看图猜神话名字。(出示:夸父追日、女娲补天、八仙过海、精卫填海、后羿射日、神农尝百草等图片)
课后每人精读两篇,会讲一篇神话故事,在语文活动课上讲给大家听。
本课板书
盘 开天辟地
古 天地 顶天立地
开 创造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