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掌声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教学分析:
本课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了生活的勇气,走出了困境,打开了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扉,变得乐观开朗。伴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描写人物外表的语句,我们可以体会到他们情感的变化,进而感悟到“掌声”的情感体验中去感悟语言,在品味中学习语言,在实践中发展语言,从而促进学生语言与情感的同构共生,实现文心与人心的谐和交融。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
2、能根据课文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他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导入】、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师: 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欣赏同学们上课,作为主人你们想用什么行动来欢迎老师们的到来呢?(全班鼓掌欢迎)
掌声这么热烈,真是一群热情好客的孩子。
2、能和同学们一起上课,老师心里特别高兴!可老师有点紧张!你们想用什么方式来鼓励我呢?(掌声)
师:谢谢你们的掌声,有了你们的掌声,老师已经不紧张了。掌声代表着欢迎,饱含着鼓励。这不仅改变了老师刚才的心情,它还改变了一个小女孩的命运。多神奇的掌声啊!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掌声》,走进英子的内心世界。
3、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一)前后对照,感受英子的内心变化。
1.精读第1自然段,感受英子的忧郁、自卑。
(1)用你喜欢的读书方式读第一自然段,可以大声读,可以小声读,也可以同桌合作读-----
质疑:原来的英子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
通过谈话交流引出:“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一句体会英子的内心情感。
(2)课件出示:
“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他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3)品读感悟,指导朗读:
a、“默默地”是什么意思?英子的心情怎样?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
b、对这句话,谁还有不同的体会?带着你的体会再读。
c、看来,同学们都很理解英子。那时的她不爱说话, ,多么可怜!每个同学都试着读一读,读出她内心的痛苦和孤独。
d、指名读,谁还想读?举手的同学一起读。
过渡:那时的英子是痛苦的,对生活也失去了信心,那现在的她呢?
2、赏读第4自然段,体验英子的“自信、开朗”。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4自然段,看看现在的英子是怎样的?指名说。
(2)真替英子的变化感到高兴,带着你的感受一齐读,读出她的快乐、活泼。
(3)英子原来那么痛苦,现在如此快乐,前后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男、女生赛读(女生读第1自然段,痛苦的英子,男生读第4自然段,快乐的英子。)
(一)领悟两次掌声的内涵。
1、一个忧郁、自卑的小女孩变得开朗、自信了。是什么给了她力量,让她有了如此大的转变呢?
生:掌声。
师:掌声真的有那么神奇的力量吗?让我们再次走进那天的故事会吧!
师: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同学们送给英子掌声这件事呢?
师: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的2、3自然段,想想掌声在课文中一共响起了几次?把描写英子动作、神态变化的句子用直线画出来。在特别有感触的地方写上自己的感受。
2.体会第一次掌声的含义。
(1)抓关键词“骤然间”体会掌声含义。
(2)请学生在“掌声”处填白。借“在掌声里,你想对英子说什么?”一问,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掌声的含义,相机指导朗读。
3、体会第二次掌声的含义。
利用填白的方式,帮助学生体验第二次掌声的含义。
(二)体会两次掌声给英子带来的变化。
(1)比较两次“一摇一晃”的不同。
(2)指导朗读。
【课件出示】
英子的信
(1)齐读,让生再次领悟掌声的深刻含义。
师:同学们爱的掌声改变了英子的一生,(看板书:师生同说)她由一个自卑忧郁的人变成了一个自信开朗的女孩。
(2)孩子们,在你们的生活中,别人给过你掌声吗?或者说一说你给过别人掌声也可以。
师:孩子们说得真好。掌声是什么?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掌声的小诗的前几句。
(3)掌声还可以是什么呢?让我们用我们的爱心一起来续写这首掌声的小诗,好吗?谁先来说?(抽几生说,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等多种形式。)(4)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上课表现太棒了,让我们为自己今天出色的表现鼓鼓掌!(生鼓掌)也把这感谢的掌声送给后面的听课老师吧!(生鼓掌,台下老师鼓掌),让我们把掌声献给别人,献给自己,献给多彩的生活吧!
掌声
自卑 鼓励 自信
忧郁 赞赏 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