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陶罐和铁罐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任何事物的方法。
3.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语,积累语言。
本班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勤于动脑,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敢于质疑和乐于释疑的习惯,自主求知的欲望和能力都比较强。但在创新能力、概括、思维方面存在不足,如想象力会不自觉地受到思维定势的约束,在感情朗读的同时不能完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等。
教学重点:
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理解为何要正确看待人和事物
1.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2.课文主要讲了:铁罐常常奚落陶罐,但多年之后,陶罐依然存在,价值更高,而铁罐早已不见了。
3.板书:铁罐 奚落 陶罐 不见了 价值高
(一)通过神态描写感受铁罐性格特点
1.自由读课文,把描写铁罐奚落陶罐的语句画下来,再小声读一读。
2.学生反馈陶罐的语言。
3.再读这些语句,思考铁罐是怎样说这些话的,你是从句子中的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4.提取“傲慢、轻蔑、恼怒”。
5.结合你的理解说一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小结: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人物表情的词,像这种词我们称为神态描写。准确运用这些描写神态的词语可以把人物当时的情况描刻画的更加生动。
6.抓住这三个词语回到铁罐奚落陶罐的语句中,体会它说话的语气有什么变化?
7.铁罐之所以敢一次比一次恼怒地奚落陶罐的原因使什么?(板书:坚硬和易碎)
评价:确实,铁罐就是占着坚硬的优势,所以才敢变本加厉地奚落陶罐。如果是这种心理,在这句没有加入神态描写的语句中,铁罐会怎样说?
出示:铁罐( )地说:“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走着瞧吧,
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过渡:现在你们就当铁罐,我们一起读一读铁罐奚落陶罐的语句。
出示:铁罐傲慢地问:“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铁罐更加轻蔑地说:“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铁罐恼怒地说:“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
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铁罐( )地说:“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走着瞧吧,
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8.梳理学习方法:在学习描写铁罐语言的内容时,我们是按什么方法做的?
(1)找到描写铁罐语言的句子。
(2)标出句子中的重点词语。(神态描写)
(3)结合句子体会一下标出的词语的意思。
(4)根据体会感受铁罐的特点
(5)带着感受朗读描写铁罐的语言
过渡:接下来就用刚才总结出的方法去体会陶罐的性格特点。(投影出示学习方法)
(二)利用学法合作学习陶罐性格特点
1.出示学习提示
(1)找到描写陶罐语言的句子。
(2)标出句子中的重点词语。(神态描写)
(3)结合句子体会一下标出的词语的意思。
(4)根据体会感受陶罐的特点
(5)带着感受朗读描写陶罐的语言
2.学生反馈读,出示:
陶罐谦虚地回答:“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争辩说:“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
并不是互相碰撞的。说道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 )地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3.朗读预设:
预设一:全部把争辩的语气读正确时,点评:我听出来了,你真是谦虚地陶罐。
预设二:全部把争辩的语气读错时,点评:如果照这样争辩,你俩非得打起来。回第一句看一看,它刚才是怎么和铁罐说的。
预设三:两种情况全有时,点评:他在心平气和地讲道理,他都想和铁罐打一架。你们觉得哪个的语气更符合,为什么?(让读错的再读一读)
4.反馈读
(三)分角色表演
过渡:因为这是一个童话,所以我希望你们能把这个情景编个剧本演一演。
1.出示表演要求:
(1)小组内分角色演一演,表演时要注意神态,也可以根据想象加上动作或语言。
(2)演好后,选好代表上台表演。
三、感悟道理
过渡:你们把人物揣摩的真生动。铁罐就是靠着坚硬的资本一次次奚落陶罐,拿自
己的长处跟别人的短处相比,那是无法比较的。而且最终的结局也是出乎意
料的,铁罐没有了,陶罐却价值更高了。这也是我们上节课留下的一个疑问,
你们查出为什么了吗?
1.学生反馈原因(教师协助)
2.易碎的陶罐成为了古董,坚硬无比的铁罐却腐烂了。此时,你想对铁罐说些什么?
3.学生反馈。
总结:其实你们对铁罐说的也是我们做人的准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板书:
各有所长)我们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所有的人事物。
抄写本科描写神态的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