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盘古开天地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2、通过朗读、品味、想象,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盘古的献身精神,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3、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学会复述故事。
1、通过朗读与想象,体会盘古的英雄形象。
2、了解故事内容,学会复述故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谈话导入,学习神话。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神话故事吗?谁来说说你读过什么神话故事?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看看这个故事讲了什么?
2、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3、师释:开:开辟、创造的意思。
【教学评价】:此环节我注重小学生学习兴趣,从兴趣入手,赞扬学生热爱读书、聪明、知识多,学生个性得到张扬,注意力集中,学习热情高涨。我引导的内容自然而然地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了。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
1、自由读文,不懂的字多读几遍。
2、找出生字,画出生词。
3、课件出示:<我会读》。指名读生词,师纠正较难字的读音,易写错字的字形。
【教学评价】:小学生活泼好动,我在此利用了有声的动画播放生词,学生学得很仔细、认真,因此,学生对生字认得准,记得牢。
(三)把握中心,围绕“创造”质疑。
1、师:同学们,我说呀,读课文的时候,有很高水平的人就能把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你们能把它读成一句话吗?
2、指4名学生读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老师刚才提的问题。
3、学生反馈:课文中心句。(课件出示)
(1)全班齐读中心句。
(2)师:同学们,还有人说呀,更高水平的人就是能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哪个同学来说说这个中心句可以用哪个词来概括?
(3)学生反馈:“创造”一词。
(4)师:谁能根据课文内容用“创造”一词提出一些问题呢?(指导质疑)
(5)生质疑:
生1:盘古是怎样创造天地的?
生2:盘古没有创造天地之前是什么样子?
生3:盘古创造天地之后是什么样子?
……
【教学评价】:此环节我用生动的描述,让学生读书有了明确的目的,又加上利用多媒体展示读书结果,学生能大胆探究、质疑,举手踊跃,效果明显。
抓住质疑,研读感悟,体会人物形象。
1、研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个自然段是写盘古没有创造天地时的样子的吗?(第一自然段)谁用讲故事的语气来读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理解:混沌。
(3)文中的“十万八千年”是多长时间?它和“一直”说明了什么?
(4)师有感情范读。
(5)课件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全班学生演读。
2、研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盘古在混沌的世界里睡了很长很长的时间,它醒来后是怎样创造宇宙的呢?
(1)请学生们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2)大家边读边想:哪句话是写盘古开天地的?
(3)学生反馈。课件出示:
师:“抡起、猛劈”是什么意思?谁能上台把这两个词用动作做出来?(生上台演)大家齐读这两个句子,看看把原文这句变成下面一句,变后有什么感觉?你从中体会到了盘古是个什么样的人?(板:抡斧猛劈)
师:盘古力大无比,把天地都劈开了,那你们能把这句话读好,让我好像就看到盘古开天地的样子吗?
(4)能,全班朗读。
师:我听出来了,同学们把“抡起、猛劈”读得很重,很响亮,就能找到盘古力大无比的感觉了。
(5)学生再齐读这句话。
过渡:盘古这猛劈过去呀,只听见咔嚓一声,结果是什么样子呢?
(6)学生反馈。课件出示:
A、学生齐读。师:同学们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找出相反和相近的词后,师播放出来。)
B、学生齐读找出的近、反义词。
3、研读第三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有了天,有了地,盘古的任务完成了吗?(没有)
(1)学生反馈。课件出示:
师:请看这幅图,你们看到他的动作、表情怎样?用一个词来说。(板:顶天立地)谁用这个词说一句话。
(1)男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2)师:听了男同学的朗读,你们从使劲地“顶着天”,使劲地“蹬着地”、“累得倒了下去”这些动作中体会到什么?
4、重点研读第四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盘古累得倒了下去后,把天与地创造出来了,那天地的样子是怎样的?
(1)指名回答。
(2)以读代讲。师:盘古倒了下去后,他的身体变成了世界万物,多么神奇啊!我把课文内容变成了诗歌。我们一起来读,我读上句,大家读下句。
(3)课件出示:(师生互动读)
第四自然段:
(4)反过来朗读(老师读下句,学生读上句)通过师生互动,有感情朗读,同时动画播放‘变成万物’画面,让学生真实感悟盘古创造宇宙的神奇和美丽。
(5)这段最后有一个省略号,是什么意思?
师:盘古的身体还会变成什么?
启发想象,练习说话。
播放出示句式:
(7)课件播放:学生欣赏盘古变成的自然美景图。
5、引读总结第五自然段。
师引:同学们,世界的万物都是盘古的身体变化而来的。多么美丽的世界啊!我们不得不感谢: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师引:同学们,是盘古让这混沌的世界有了光明,是盘古让世上的生灵生存繁衍,是盘古让我们看到了鲜花的美丽和日出的辉煌,这一切都是因为: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师引:多么朴实的一句话,却比任何语言都深情,整句连一个感叹号都没有,却包含了人类对盘古的敬仰与赞叹: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教学评价】:通过抓住重点词句品读,引导学生想象、描述、练说,配有多媒体的形象直观说明,拓宽了学生的思路,积累了语言,同时也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美与课文丰富的思想内涵。
(五)回归整体,升华认识。
1、课件出示:课文段落 重点词语。根据提示,引导学生复述大意。
2、思想升华:呼吁大家关爱地球。
【教学评价】:通过整篇学习,学生把握了文章的线索,了解了故事的思想内涵,能把故事复述出来。
拓展延伸,加深理解“神话”。
1、介绍神话由来。(课件播放)
2、找神话故事读一读。(课件播放)
【教学评价】:老师介绍神话由来,加强学生对这种文学体裁的认识,更激发学生对神话的兴趣及阅读神话的热情,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六、板书设计: 18、盘古开天地
混沌
盘 抡斧猛劈
古
开 (怎样)创造 顶天立地 爱护地球
天 保护环境
地 化作万物
美丽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我首先以课题引出,联系学生的生活积累,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对新的神话人物——盘古的好奇心,也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其次,紧紧抓住神话故事的特点,以学生质疑提出的三个问题:“盘古没有开天地时天地是什么样子的?”、“传说中的盘古是怎样创造美丽的宇宙?”、“盘古创造的天地是什么样子的?”为主线展开教学,在朗读、想象、体验中感受盘古这一神话人物那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和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领略神话故事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在这堂课上,我“以读代讲”贯穿始终,读得充分,读得多样。再次有效合作,激发想象,感受神话魅力。在教学“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变成什么”这节时,我采用了引读、师生分句读,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朗读氛围。同时让学生根据课文仿写了“他的______,变成了______。”由于有课文知识的铺垫,仿写收到较好的成效。最后 ,在学完课文后,我能抓住每段重点词句,让学生根据重点词一段一段复述课文,学生感觉得容易得多,效果好。
纵观整堂课,也有不足之处:课堂容量太大,上课的节奏有些快。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收获了这许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必将磨砺自己,促使自己不断进步。
我叫符小妹,是湛江开发区第三小学的教师。自1992年参加教育工作以来,一直担任语文教学与班主任工作。我思想积极,要求进步,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良好的师德形象,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方法,在广大师生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注:本文于2013年6月在广东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优秀论文、教学设计交流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